好死不願歹活:除了安樂死,我們還有其他選項嗎?

文:梅緣緣

「無法靠自己進食,大小便也難以自理⋯每天的生活僅剩無止境的苦痛。當寶貴的生命淪為苟延殘喘,你還願意繼續這樣活著嗎?」

安樂死,長久以來都是難以達到共識的議題。除國內外各式論辯與新聞案例,先前上映的電影《死亡醫生的遺產》,同樣也以安樂死作為主題,探討對於末期臨終或罹患不治之症的患者,是否有主動選擇死亡的權力。

寧願好死也不願歹活

雖然死亡無可避免,但是否能在自己可選擇的情況下,終結自己的生命,一直是社會大眾與哲學倫理學中,具有高度爭議性的討論。

安樂死(Euthanasia)由古希臘文演變而來,直譯即為「好的死亡」。讓安樂死浮上檯面的情境通常為:一位身患重病且難以被治癒的病患,與身旁因照顧此病患而被拖垮的家人;經疾病經年累月的摧殘,患者與家屬的身心靈瀕臨崩潰,加上長期累積的可觀醫療照護費用等,成為了全家肩上再也無法承受的負擔。

在這種情形之下,迫於無奈的家屬或患者本人,便可能在腦中閃現安樂死的想法。

一般對於安樂死的執行手段,大略可分為三類:

自願的主動安樂死:當事人經理性思考,決定由醫護人員注射致命藥物。

自願的被動安樂死:當事人經理性思考,借他人之力去除生命維持器,使其自然死亡。

協助自殺(PAS):當事人經理性思考,在醫護輔佐下自行服用致命藥物。

據安樂死討論組織Euthanasiadebate.org統計,全球安樂死及醫師協助自殺(PAS)兩者皆合法的國家,截至2020年僅有盧森堡、荷蘭、加拿大、澳洲維多利亞省及西澳大利亞,其餘比利時、瑞士、法國、芬蘭等國僅部分允許(如開放安樂死但不開放醫師協助自殺等)。針對預防非自願安樂死的狀況發生,以澳洲維多利亞省為例,除欲執行安樂死患者,須在該省待超過12個月外,也須符合神智清醒、患者三度向相關醫生提出安樂死的要求,及通過特別委員評估後才可執行。

有鑒於他國先例,葡萄牙國會今(2021)年初也決定跟進,於1月29日通過安樂死合法化議案,核准18歲以上患有無可治癒疾病,且飽受長期難以忍受痛苦折磨的民眾要求安樂死。通過的安樂死議案已呈交至總統德索沙(Marcelo Rebelo de Sousa)待其簽署後生效,但目前尚未執行。然而不同於荷蘭等安樂死合法化國家,葡萄牙通過的相關法律條文,規定僅對該國公民有效,境外人士無法透過入境葡萄執行安樂死。

在安樂死及協助自殺討論上的支持方認為,若可預知罹患的疾病,將使患者在受盡身心折磨後死亡,又或隨病程進展,患者的生活缺乏尊嚴等「生不如死」的情況下,應該提供安樂死的選項。相較於支持者的「消除折磨與增加尊嚴」的論點,反對實施安樂死的聲浪,多半是來自於「殺害無辜者是不正確的」普遍信念、害怕主動非自願安樂死的發生機率,以及防範自殺等原因。反對者們往往擔憂,若他人未經當事人同意,就使當事人服用或注射致命藥物後死亡的行為,將涉及蓄意謀殺,因無法得知當事人的真實意願究竟為何。

整體來說,對於安樂死的恐懼,其實是來自於對主動與被動安樂死之間微妙的道德差距。而被動安樂死之所以較容易被接受,主因當事人本身生命的維持,即須仰賴生命維持器(ECMO、呼吸器等)的運作,若先前即缺乏相關維持器的協助,當事人恐早已死亡。相反的,如果是尚且能正常行動,但可預知再過不久將面臨死亡的重症患者,選擇協助自殺或主動安樂死時,則較有討論空間。

除了安樂死以外,我們還有其他的選項嗎?

相較於具爭議性的安樂死,近年來針對癌症末期或其他難以治癒疾病的患者,放棄一般積極性治療,轉往安寧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已成為現今新趨勢。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在其「安樂死及醫師協助自殺」立場聲明書中,明確定義安寧緩和醫療,不刻意延緩或加速病人的死亡過程。同時在醫療過程中,醫師所提供的醫療照護,並非執行安樂死或協助自殺。因此,不同於安樂死的主動或被動執行方式,安寧緩和醫療旨在提供臨終或末期病患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讓他們以舒服、平和、有尊嚴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如果你對於死亡的看法其實全部都是錯的呢?」

—《With the End in Mind》

美國安寧緩和醫師Kathryn Mannix所著的《With the End in Mind》一書,推開了大眾忌諱討論的「死亡」之門。Mannix將她在執業生涯中遇見的各種病患,以溫暖卻不失幽默詼諧的筆觸,將臨終關懷的議題帶入你我再日常不過的生活之中。

該書其中一章描繪一名名為艾瑞克的教師,自得知自己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ALS),至他安詳離世的過程。在春天時罹患漸凍症的他,害怕最後是以「嗆死」的方法死去,便計畫趁著自己還有行動能力時早早自我了斷,或前往其他國家尋求安樂死。

不過,當艾瑞克意外將自己的計畫透露給Mannix知道後,Mannix向他解釋了漸凍症患者的死亡過程,也向他說明安寧緩和醫療預計將透何種方法和手段,協助他走完生命的最後幾哩路。藉書中帶出的幾個案例,也點出人們若對死亡有更正確的認知,便可避免因為未知而產生的恐懼。

在死亡面前以患者的角度一起面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安寧療護為針對治癒性治療無反應之末期病人,提供積極的全人化照顧。以疼痛控制、減緩身體不適及哀傷輔導為首要任務,維護患者臨終前的舒適度及尊嚴。衛福部國健署106年的統計顯示,國內癌症病人死亡前一年的安寧療護利用情形由民國89年的7%提升至近70%。

「品質是安寧療護的根本,沒有品質就沒有安寧。」

—監察院監委

然而,相較於英國等國外安寧療養院所(Hospice)體系,台灣雖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安寧緩和條例》的國家,但在安寧照護的人力和設備上仍有改善的空間。於2018年出版《安寧伴行》、身為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就曾指出,安寧緩和觀念的不盛行、部分安寧病房品質良莠不齊與未達規定護病比等缺失,是台灣安寧醫療體系急須改進的地方。

2019年監察院江綺雯、瓦歷斯貝林、田秋堇三位監察委員也一致認為,國內現行的安寧療護政策不符合國際趨勢,有待逐步改革。

當我們直視死亡,無論是安樂死還是安寧緩和醫療,病患的舒適與尊嚴才是最重要的前提。回首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的進展,雖然仍有須改進之處,但在各界推手的努力之下,大眾對相關議題的認知已有所增加。而這對於未來的安寧療養發展方向,甚至到安樂死合法化與否,都能因此而有更加充足且完備的規劃。

延伸閱讀
苦尋不到合適員工?五個網路招募訣竅讓對的人主動找上門
出國留學英文卡到撞牆,該如何突破?不要怕講錯,就怕你不敢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