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應假新聞?媒體從業人員交流分享 共創優質閱讀環境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高速無線網路普及讓資訊真偽辨識越來越不容易,面對疑似假新聞事件如何因應?19日舉行的「新聞的真與假,如何因應假新聞?」視訊會議,透過媒體從業人員交流分享,就近年國內外疑似假新聞事件案例分享等主題進行理論分析講解。尤其媒體是公認的「第四權」,昐手握這權利的當下,不論處理任何類型的新聞事件,都應該本著良知善用公器,謹慎多方求證,客觀報導。

這場媒體從業人員交流分享會由台灣好報主辦,台灣好報社長宋智忱擔任主持人。邀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教授林如森、佛光大學傳播系教授宋銘,以及線上媒體記者經驗分享,包括旺報王雅芬、臺灣人民報社長巫月樺、台灣電報社長江文賓、台灣導報蔡淑娟、台灣導報林獻元、臺灣好報鄭儷絲、台灣華報王雅君、指傳媒張世昌、民生好報廖宥婷、藍雀新傳媒社長許永傳等受邀參與。

目前大部分對於假新聞的處理方式,不外乎是刪除或是標註警告,兩者都是消極的處理方式,並不能對受內容影響的人們有任何幫助。媒體做為第四權,在快速傳播的網路時代中,每個新聞事件的真相跟政黨無關,不必特意仇商或仇富。謹守對事不對人,才能遇到訊息時理性判斷與思考、進一步小心求證,平衡多方立場,不要隨意轉發沒有根據的留言,成為製造假新聞的幫兇。這場分享會透過媒體人的力量,讓新聞事件以真相呈現,共同讓閱讀環境更優質。

會中探討案例包括BBC報導英國母親指稱女兒及其澳洲籍男友,遭要求在台灣居家檢疫14天,卻嫌環境差「像監獄一樣」,但經過求證將檢疫環境照片公布後,根本像民宿一樣舒適。BBC未經求證與平衡的報導引起強烈反彈後,官方網站才撤下原報導,並且做出新的平衡報導。

還有今年4月,一則BBC有關記者來台的新聞聲明引起國內外網民關注,主角是記者沙磊(JohnSudworth)駐地從北京轉移至台灣。在這條聲明中,BBC自詡「揭露真相」而受到不公平對待,但鑒於BBC過往對台灣多則有失偏頗的新聞報導,反而引來不少反駁和質疑?台灣網友對於沙磊來到台灣的新聞,或以揶揄或諷刺或警告方式提出看法。

網友的回應像是「台灣還在收洋垃圾」、「以前在大陸製造假新聞,現在是打算來台灣製造假新聞嗎?」台灣網友對任何不利台灣的言論一向團結對外,期望BBC記者沙磊在台灣期間務必嚴守媒體人的職業道德操守,不要像新疆棉花採收方式或新冠病毒病疫情的相關報導歪曲事實,為了增加新聞能見度而混淆及模糊「關聯性」及「因果關係」,將不相關之事串聯導致聽閱人之誤會,任何媒體的報導需做查核與平衡報導,否則很難逃過網民檢視。

主辦單位認為,BBC作為國際知名和最具權威性的公共電視,被台灣新聞界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模範生,卻在報導事件中被狠狠打臉。雖然該篇報導現在已經下架,但是在網路時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即使已刪了新聞,也擋不住網上的轉載和批評。「查證」、「平衡報導」是中外新聞學教科書的第一課,受過專業訓練的從業人員不可能不懂。但即使如BBC,一樣可能陷入假新聞的風暴中。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禮!孕婦即起可接種疫苗 現階段具這身分才可AZ、莫德納擇一

北農爆發群聚「急打疫苗」降溫? 陳時中:打疫苗是預防、非治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