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博士養成的困境

/詹益鑑

要改善台灣高學歷失業與產學脫節,關鍵有三,一是減少近親繁殖與一路直升, 一是增加高教人力背景與資源多元性,同時大幅開放產學間的職涯限制。

身為本土培育的博士(俗稱土博),並踏上少數土博走上的產業與創業之路,在今年出訪多國、跟各地洋博交流就業創業心得與將來返台的機會時,相較於台灣近年的博士失業潮,心中百感交集。

這些洋博多數都曾在台受教育,那為什麼出了國就比較接地氣,不會只往學術界發展,許多都進了產業或當上創業者?不說產業成就,八成土博在台進入學界後的研究成果,似乎也落後一截。是環境還是腦袋的差別?

若說是環境差異,即便是全球排名居前的哈佛、劍橋、史丹佛,有些設施甚至比不上台灣學研單位裡的昂貴先進,顯然硬體非唯一關鍵,人跟制度才是重點。

我認為要改善高學歷失業產學脫節現象,關鍵只有三個,一是減少近親繁殖與一路直升模式;一是增加高教人力的背景與資源多元性;並大幅開放產學間的職涯限制。

產學脫節是台灣體制教育的通病,只是多數人到了大學後才格外有感。原因很簡單,因為多數教授只有研究專長與教學經驗、缺乏產業經歷,但多數學生不會走上學術之路,這根本不符合供需比例原則。

而台灣學界一方面不鼓勵教授兼職或創業,二方面多數經費來自政府部會,除了與產業需求疏離,更大的負面效應是為了搶錢搶人而近親繁殖。反觀歐美學研機構,教授的經歷背景與參與產業方式極為多元,經費更有相當比例來自產業,除了讓產學接軌,也因為專長互補的分布,能降低同質競爭、提高跨領域與單位內合作意願。

除了提升師資與研究經費的多元性,更重要的是確保學生的主動性與品質。在我看來,決定學習成就動機跟社會適應能力的關鍵點不是畢業後,而是入學前。

與其讓更多博士出國,不如讓更多孩子在念博士甚至進大學前,就有產業經驗跟國際觀。評論家楊照曾說:「在一般職場上,尤其是需要與人互動合作、需要應付反覆程序的工作,博士並不具備任何優勢。」希望有一天我們在意的不再是學歷有多高,而是經歷有多少。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

更多今周刊文章

重創新與眾創新

更多論壇文章
台獨卻赴中做生意?不是太有正義感而是太缺現實感
檢察機關不該對起訴案發新聞稿
網紅閣員,請講講外銷接單大衰退
賴清德的台獨蓄勢待發!
善政啊!你是真的待過宏碁跟GOOGLE嗎?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