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芒果乾」只是在強調「憂患意識」

蔡總統出席玉山論壇(2)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芒果乾」最近成為臺灣政治市場上最夯的話題,它是「亡國感」的諧音。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批評蔡英文總統在選前拿此操弄人民的恐懼,即以掩飾執政無能來騙取選票;蔡英文則重砲回擊,說當初種芒果的人是馬英九,是馬執政時對中共的步步進逼採步步退讓,才會使人民產生亡國的感覺。

蔡總統沒有說明,馬執政時在哪些方面做了退讓;至於人民的感覺為何,恐怕不是任何政治人物可以越俎代庖,說清楚、講明白的。芒果無辜,竟成亡國的代罪羔羊;如果以芒果乾來影射憂患意識,則在中華民國慶賀建國108週年前夕,也能產生自我警惕的作用,大家就不必為這個名詞大做文章了。

「芒果乾」在臺灣會有市場,是因為臺灣今天面臨的生存危機,而這個生存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對岸的中共政權。但這個建政已七十年的全世界最大共黨政權,日前才以盛大閱兵歡慶其七十歲生日,隔天卻立即在中共黨刊《求是》雜誌上,刊出了習近平一篇充滿憂患意識的文章。這篇題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的文章,是習近平2018年1月5日講話的一個重要部分。習在文中列舉太平天國、蘇聯等中外實例,說明為何它們都未能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悲劇。習認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強調「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第二人」,結論是「要把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辦好」。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Minxin Pei)9月20日發表文章〈中國一黨體制即將到來的危機〉(The Coming Crisis of China’s One-Party Regime),列舉中共經濟的持續下行和中美關係的日增緊張,將使2021年的中共百年黨慶蒙上陰影,中共的一黨專政體制甚至無法存活到2049年。類似裴敏欣這種「唱衰」中共的言論,過去也曾見諸於華裔美籍學者章家敦(Gordon Chang)於2001年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一書,但章當時所預言中共短則五年,長則十年必將崩潰的狀況,並未成為事實。

至於裴敏欣的預言是否成真,還有待長達三十年時間的考驗,但中共政權目前確實處在內憂外患當中。身為中共的領導人,習近平已認識到他今天面臨的困境,雖然他提出的辦法未必能解決問題,但至少他知道癥結在哪裡。反觀我們自己,我們知道臺灣的問題出在哪裡嗎?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又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

中華民國建國逾百年,但時至今日,所謂「國家認同」危機,還是國人心中一個驅之不散的夢魘。有人把「正名」視為畢生奮鬥的職志,認為如此即可「名正言順」,取得在國際社會發聲的機會。其實,大家都知道對岸是阻礙臺灣在國際活動空間的主要來源,但對中共的瞭解有多少?冷戰時期我在美國從事蘇聯研究,為了認識美國當時眼中的頭號敵國,我發現校園中的美國學生把研究蘇聯當成是一門顯學,爭相選修相關的課程。臺灣以對岸為敵,但對敵人卻是一知半解,學校的大陸研究所招生不足,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也不大,書本和媒體上有關中國大陸的報導斷斷續續,有時基於政治考量,甚至還會出現刻意扭曲事實的偏見。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臺灣面臨的最大問題,追根究抵就是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父母在家教育子女,會強調在成長過程中應學習和周遭不同的人物相處;但無論視對岸為敵或為友,年輕人出了家庭進入學校或社會,並沒有獲知應如何和對岸相處,而以臺灣所處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環境來說,具備與對岸相處的知識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習近平的眼中,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這個變局也同樣呈現在我們面前,而臺灣受到的挑戰,更甚於對岸的中共。就以裴敏欣文中所論,中共面臨的中美關係和經濟問題而言,臺灣都無法置身事外。中美雙方無論是在從事短期的利益競合,或是長期的權力爭霸,臺灣都是首當其衝,必須知道如何趨吉避凶。

美國軍事學者易思安(Ian Easton)日前表示,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美日臺有許多可以合作之處,第一步或許可以從聯合軍演開始。試問,這就是臺灣獲取安全保障的最佳選擇?我們已目睹日本安倍政府為走一條自己的路,正努力改善與中共的關係;至於美國,川普在商言商。美國華府研究集團Cowen公司分析師施威澤(Roman Schweizer)指出,美方預定售臺的M1戰車等,甚至可能因美國與中國大陸在貿易及經濟議題達成廣泛協議而暫停。

再談經濟問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也會影響臺灣的經濟處境。遠的不說,若兩岸關係繼續惡化,對於大陸方面是否可能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問題,我方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已表示關切,強調政府不樂見陸方以政治因素片面停止執行兩岸協議,因為這對陸方的國際形象也有負面影響。

ECFA是兩岸雙向經貿的交流合作,兩岸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下簽署,列入早收清單的項目可以相互減免關稅或開放市場。在兩岸缺乏協商管道的情况下,ECFA確有「無疾而終」的可能。

親美不等於反中,反中不等於就能解決臺灣今日面臨的當務之急。2020年的總統選舉,不該淪為一場親美或親中的選擇,而是一場考驗未來臺灣如何應變的選擇。政治人物必須提出各自的應變之道,而不是在一些重大問題的枝微末節部分,大逞口舌之能。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請政治人物以蒼生為念,不要再進行無謂的口舌之爭了。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沒有人味的柯文哲
天災出勤是宿命,還是歹命?!
當港府禁蒙面、港警開槍變武警,一國已無兩制
論「芒果乾」:誰造就了亡國感?
立志當老闆娘的女生清醒吧!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