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透視】高規格製作《台灣男子葉石濤》 藝術跨界轉譯文學經典

片中以舞台劇展現小說《葫蘆巷春夢》,導演許卉林安排演員莊益增戴上豬頭套,產生文本以外的視覺衝擊。(茂樹電影提供)
片中以舞台劇展現小說《葫蘆巷春夢》,導演許卉林安排演員莊益增戴上豬頭套,產生文本以外的視覺衝擊。(茂樹電影提供)

近十餘年來,作家紀錄片在台灣逐漸受重視,不但拉高製作規格,超越傳統靜態資料、訪談記錄,進而以傳主和作品為本,開發多元表現形式,吸引觀眾。

林靖傑監製、許卉林執導的《台灣男子葉石濤》,以影像描繪重量級作家葉石濤波折起伏的生命,並力邀舞蹈、劇場、動畫、落語等藝術家轉譯文學經典,展開生動的跨界對話。

監製林靖傑(左)與導演許卉林(右)耗費近4年籌備攝製,以影像為葉石濤作傳。
監製林靖傑(左)與導演許卉林(右)耗費近4年籌備攝製,以影像為葉石濤作傳。

 

為文學家作傳 林靖傑輔大大傳系畢業,曾獲聯合文學短篇小說獎首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代表作:2022年 監製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
2022年 導演紀錄片《他還年輕》《大俠胡金銓》
2011年 導演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
2007年 《最遙遠的距離》獲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

創意描寫傳主 許卉林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導演組畢業代表作:2022年 監製紀錄片《大俠胡金銓》《他還年輕》
導演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
2014年 導演《公視人生劇展—浪子單飛》入圍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11年前,導演林靖傑以《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的王文興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入圍台北電影獎、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那是台灣第一次用電影規格製作文學家紀錄片,不同導演卯足勁拍6位文學家,形成良性競爭。因作品成功,不知不覺走了10年、3個系列。」這段期間,林靖傑常希望有機會以影像為已逝文壇大老葉石濤作傳,沒想到高雄市文化局在2019年提出拍攝葉石濤紀錄片的邀約,「一切都是機緣,當下覺得當然要做。」

接下邀約時,林靖傑與工作夥伴許卉林剛籌拍另兩部紀錄片:一部是《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的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一部是國家影視聽中心發起的《大俠胡金銓》。因前兩部都是林靖傑導演、許卉林監製,而許卉林也對葉石濤紀錄片躍躍欲試,所以就由許卉林執導、林靖傑監製。

重量級作家葉石濤寫作生涯跨越一甲子,並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茂樹電影提供,攝影林柏樑)
重量級作家葉石濤寫作生涯跨越一甲子,並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茂樹電影提供,攝影林柏樑)

 

林靖傑坦言,投入拍片其實很累,但此次在4年中幾乎同時拍3部紀錄長片,就是希望有足夠的經費支撐,組成長期合作的團隊。

「這樣攝影師、助理等人不必為了生活不停接案,能固定下來,專注於性質相近的人文傳記紀錄片,風格調性也能一致;另一方面,因受訪者多是鏡頭素人,需要時間熟悉鏡頭與工作人員,如果每次都見到相同的人,也較自在、有安全感。」每次出機至少4人,包括:導演、攝影師與2位助理,執行製片常兼攝影助理或收音助理,以維持基本的製作品質。

具有創作者與評論者等身分的葉石濤著作等身。(翻攝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臉書)
具有創作者與評論者等身分的葉石濤著作等身。(翻攝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臉書)

 

葉石濤具創作者與評論者身分,著作等身,從日治末期以小說嶄露頭角的紅顏美少年,到戰後面臨語言文字轉換的障礙,又受白色恐怖迫害入獄停筆,重新出發後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並以《台灣文學史綱》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性。為深入了解傳主,導演許卉林大量蒐集閱讀葉石濤著作,以及關於他的各種論述,也多方請教台灣文學史專家。

許卉林表示,「因傳主已不在人世,所以有關文學創作或私領域資訊,要借重親友、文學界人士,提供想法與線索。」全片受訪者約30多位,有葉石濤的兒子葉松齡回憶父親日常樣貌;請舞蹈家林懷民談葉石濤對於他早年小說創作的提攜;並邀作家賴香吟、朱宥勳,從年輕世代觀點講述葉石濤作品的獨特。

舞蹈家林懷民早年從事小說創作時,受到前輩作家葉石濤提攜。(茂樹電影提供)
舞蹈家林懷民早年從事小說創作時,受到前輩作家葉石濤提攜。(茂樹電影提供)

 

由於葉石濤後半生定居高雄,受訪者中,以同住高雄的文學評論家彭瑞金、詩人曾貴海、陳坤崙與鄭炯明,和他有最多互動交集。他們比葉石濤小20多歲,彼此以文會友,走過戒嚴年代,出版文學刊物,形成如家人、戰友般的關係。因此許卉林與林靖傑不只多次拜訪、還細讀4人作品,經由認識他們,追尋這群文友與葉石濤走過的足跡,深入他的生命核心。

葉石濤之子葉松齡在高雄蓮池潭回憶父親當年與他的互動。(茂樹電影提供)
葉石濤之子葉松齡在高雄蓮池潭回憶父親當年與他的互動。(茂樹電影提供)

 

作家紀錄片一定有訪談與作家的作品,但轉譯作家文本的部分最能發揮創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了更立體的呈現葉石濤作品,許卉林藉戲劇、舞蹈、動畫、落語等藝術形式重新詮釋。她透露,「作家紀錄片一定有訪談與作家的作品,但轉譯作家文本的部分最能發揮創意,也是整部片非常重要的一環。我接拍時就對這部分格外興奮,一直思考要用哪些藝術形式轉譯。」

舞蹈家蘇品文以充滿生命力的舞蹈轉譯小說《西拉雅末裔潘銀花》。(茂樹電影提供)
舞蹈家蘇品文以充滿生命力的舞蹈轉譯小說《西拉雅末裔潘銀花》。(茂樹電影提供)

 

林靖傑補充:「轉譯其實很困難,導演與藝術家先要閱讀、分析、理解葉石濤的文本,再從中擷取片段,進入各自擅長的創作形式思考,一起工作,找到共識。站在監製立場,我一方面鼓勵導演盡量展現想法,另一方面卻因篇幅和預算有限,要不斷把導演拉回來。」

不過許卉林說,合作的藝術家即使知道限制,仍全力投入,激盪新的火花。例如:片中以落語形式改編葉石濤小說《群雞之王》時,雖已選好摘錄的段落,但戴開成與曾伯豪2位表演者顧全整體的表演流動性,全篇改編,讓導演選取。

監製林靖傑(右1)與導演許卉林(前右)在《文學台灣》編輯室訪問詩人陳坤崙(左1)。(茂樹電影提供)
監製林靖傑(右1)與導演許卉林(前右)在《文學台灣》編輯室訪問詩人陳坤崙(左1)。(茂樹電影提供)

 

另外,小說《葫蘆巷春夢》以舞台劇展現時,文中提到臭味與養豬,許卉林安排演員戴上豬頭套,最後更摘下頭套,戴在飾演葉石濤的莊益增頭上。這個動作不在文本裡,卻產生視覺的衝擊,是神來之筆的意象,彷彿隱喻葉石濤寫作生涯被套上豬頭。影片裡每種藝術形式轉譯,許卉林都全程參與,直到完成,再準備下一種形式的改編。涉入之深,讓林靖傑認為,此片中許卉林已不只是一部紀錄片導演,而是好幾個作品的導演。

葉石濤寫作生涯跨越一甲子,攝製團隊蒐集爬梳歷史資料是一大工程。許卉林表示,素材使用原則以影片優先,但影片價格多半遠高於照片,有時因影片價格不符效益,只好換成圖片或剪報,重新洽談版權,過程來來回回,非常磨人。

監製林靖傑(後右)與導演許卉林(後左)出席台南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講座活動。(翻攝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臉書)
監製林靖傑(後右)與導演許卉林(後左)出席台南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講座活動。(翻攝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臉書)

 

至於紀錄片攝製資金,雖有高雄市府的「高雄人」投資出品,獲得第一桶金,但不足金額仍得想辦法籌募,許卉林更把導演費全數投入。林靖傑坦言,葉石濤文壇地位崇高,但一般人仍然陌生,增添籌資困難。所幸各界幫忙,又獲文化部紀錄片製作補助,不少單位也配合發行放映動員,包括台南的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舉辦講座,高雄文學館還主動規劃「文學走讀」系列活動。

遭天譴被摧殘、蹂躪下,葉石濤仍保有珍貴的初心,奮力創作,以生命為我們示範。

吳識鴻透過版畫質感的動畫,重現葉石濤筆下白色恐怖的陰影。(茂樹電影提供)
吳識鴻透過版畫質感的動畫,重現葉石濤筆下白色恐怖的陰影。(茂樹電影提供)

 

耗時近4年完成《台灣男子葉石濤》,許卉林對傳主名言「文學是上帝給特定人物降下的天譴」有感而發地說,這是很殘忍的現實。林靖傑則從另一角度回應,「遭天譴被摧殘、蹂躪下,葉石濤仍保有珍貴的初心,奮力創作,以生命為我們示範。」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搜集資料重建場景 台灣紀實漫畫細膩敘事
【娛樂透視】《尋人啟弒》帶入獨立製片經驗 片山慎三跳脫框架雕琢畫面
【娛樂透視】《台北大空襲》耗資千萬改編桌遊 二戰電玩IP化強攻國際

今日娛樂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