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以前叫姮娥,改名就為了避皇帝的諱,中國古代為了避諱做到什麼誇張地步【牛虻專欄】

【文/莊智程】

每年八月十五,正是秋節團圞之時,一輪圓月高掛夜空,召喚著流浪在天涯海角的每個倦客騷人,他們的眼神在一片霜白的光彩中被串聯起來,將亙古以來所有寄託於明月的詩篇洞穿。自古以來,月亮吸引了多少人們對於神秘的崇拜,千萬個詩人在同一個月亮下,譜寫了多少哀嘆的、思念的、纏綿悱惻的文學。這顆地球孤單的衛星,承載著人類歷史與文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意義。

即便今日,偶然望著天上那帶著淡淡灰色的月亮,我們也不禁遐想,那裡是否有隻兔子、有棵桂樹、有座廣寒宮,淒冷的宮中獨坐著一個勾魂攝魄的倩影,絕美的容顏看不出一絲一毫歲月摧殘的痕跡。

沒錯,廣寒宮中的那位主角,正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嫦娥。現存的文獻裡,嫦娥的故事在漢朝就有記載,他竊取了西王母給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結果飛奔月球。《淮南子》這麼說:「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中國早期的神話文獻非常簡略,故事通常只是粗陳梗概而已,嫦娥的神話也不例外。等等,你注意到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了?《淮南子》裡面說的明明不是「嫦娥」,而是「姮娥」!所以難道說「姮娥」指的也是「嫦娥」嗎?是嫦娥有兩個名字,還是有人叫錯了?

我們沒有要和大家故弄玄虛,「嫦娥」確實等於「姮娥」,一模一樣。之所以會有兩個不同的名字,理由很簡單,但說出來只怕你一時間會有一萬個黑人問號。答案就是我們今天真正要談的主題:避諱!

皇上面前嫦娥也得低頭

事實上,「嫦娥」原本的名字是「姮娥」,「姮」讀作「恆」,而漢文帝的名字剛好叫作「劉恆」。大家可能感到疑惑,一個是「姮」一個是「恆」,難道同音不同字也要避諱嗎?

一個可資參照的例子是關於秦始皇嬴政的避諱,根據《史記索隱》,正月因為「正」與「政」同音,於是改稱「端月」,若所說為真,這種改法是很高明的,因為「端」既有「正」的意思,也有「開端」的意思,用來表示一月非常恰當。更有甚者,如果改字不行,還能改音,根據《史記正義》的說法,為了避諱秦始皇的名字,「正月」的「正」就改成了一聲。但陳垣先生在《史諱舉例》中駁斥了這種改音的說法,指出「正」在更古以前本來就有一聲的讀音。在後面我們還會遇到其他例子,也不排除一個詞彙原本存在兩種以上的說法,只是為了避諱而避免使用其中一種。

管你古代文獻照樣改

把「恆」改成「常」的例子,更有名的就是《老子》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根據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版《老子》,這句原本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因為帛書《老子》的年代在秦漢之際,所以當然不會迴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

同時,帛書《老子》有甲乙兩個版本,也能互相參照。以現行版本《老子》編排中的第六十五章為例,甲本作「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在乙本中,「邦」全部改成「國」,很顯然是為了避漢高祖劉邦的諱。

中國古代喜歡亂改文獻的做法不絕於此,避諱以外還有很多例子,這造成了後代考據上很大的困難。此外,除了亂改文獻,古人連天干地支都能改,唐高祖李淵的父親叫作李昞,同樣是因為音同而避諱,天干中的「丙」就被唐人改成「景」了。

你的名字不是你的名字

古人的名字如果不幸與皇帝相同,那麼他的名字基本上必改無疑,但如果是姓與皇帝的名諱相同,那麼很抱歉,你連姓都得改。至於那些已經作古的人,「死者為大」這句話毫無用武之地,他們的姓名照樣得改,只是不用勞煩他們從墳墓裡爬起來,史學家會幫他們把事情妥妥貼貼地辦好。只是一不小心,名字被改了之後,如果沒遇上好的考據、訓詁學家,可能就永遠回不來了。

舉例來說,漢明帝叫作劉莊,很不好運地,姓莊的有一大票人,如果本文作者生在當時,估計也要遭殃。當時姓莊的人改成姓什麼呢?答案是「嚴」,覺得「嚴」和「莊」八竿子打不著?想想看,不是有個詞叫「莊嚴」嗎?這兩個字其實是同義詞,所以這種改法類似前面的「邦」改成「國」。

在班固的《漢書》中,姓莊的古人一律都自動校正成姓嚴,例如有個叫「莊助」的,他就改名成「嚴助」,然後國君諡號「莊公」的都改成「嚴公」,莊子也搖身一變成為「嚴子」。更有一種說法,現在姓嚴的,都是來自東漢姓莊的所改姓。

但《漢書》裡頭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沒有改,〈藝文志〉中就直接稱「莊子」。而唐代顏師古在註解《漢書.藝文志》時,就發現一句「常侍郎莊忽奇賦十一篇,嚴助賦三十五篇。」前後句出現「莊」和「嚴」,顯然是出現了一些錯亂,要麼是班固眼花沒注意到,要麼也很可能是後人傳抄時抄錯了。有些人寫避諱而改的姓寫習慣了,還會順手把沒有避諱的古書一併改了,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指出:「《史記》之稱嚴安,後人所追改也。」嚴安本名莊安,《史記》完成時漢明帝根本還沒出生,所以《史記》中避諱的說法顯然是後人所改。

神明和神獸也無從倖免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例子,觀世音菩薩因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所以才改稱「觀音」,不過根據考證,在李世民以前就已經有「觀音」的稱呼,但當時的人們依舊可能在舊有的不同說法中,挑選沒有冒犯皇帝名諱的那個來使用。還有一種民間傳說,唐太宗的妻子長孫皇后是忠誠的觀世音菩薩信徒,所以唐太宗才特別下詔無須避諱。不論事實如何,這都顯示神明迴避皇帝名諱並非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關於唐太宗另一個有趣的避諱是關於官署的名字。我們現在常常在古裝劇裡面聽到的「戶部」,其實以前叫作「度支」,隋朝時改稱「民部」,但這就剛好撞上了李世民的名字。因此,唐太宗以後,民部改稱「戶部」,之後也習慣這麼稱呼了。

除了神明以外,神獸當然也要避諱的。宋朝皇帝的祖先是道教的仙人趙玄朗,「玄武」為了避諱,只好改名稱作「真武」,「玄真」是道教常用詞彙,這種改法也有跡可循。

說到趙玄朗,他的故事就真的玄了。趙玄朗是秦朝人,經商致富,後來修道成仙,今日已演變財神趙玄壇。宋真宗有一天夢到趙玄朗託夢,說玉皇大帝要授予他天書,真宗高興的不得了,馬上追尊他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廟號「聖祖」。說到底,趙玄朗就是一位道家民間信仰的傳說人物,和宋朝皇室有沒有關係都還不知道,可能一切都是宋真宗自己幻想出來的。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名字是玄燁,玄武於是又得改名了。紫禁城的北門當初叫作玄武門,因為玄武本身就是北方的象徵,自康熙以後,玄武門便改叫作「神武門」,直到現在也沒改回來。

結論

以上所列舉的,僅是中國古代避諱傳統的很小一部份,但已經足以讓現代人瞠目結舌。避諱造成的社會成本是很高的,文獻可能被竄改,很多人可能需要改名,而且講話要非常小心以免踩雷。設想如果今日還有避諱的規定,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不能講「水」,馬英九擔任總統時不能說數字「九」,可能同音的「酒」也被視為不敬,蔡英文擔任總統時,英文課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拋棄了避諱這樣的習俗和規定,對於身在現代的我們,著實應該感到幸運萬分。

更多【牛虻專欄】專欄好文:騎樓烤肉,回室內吃,北市遭民眾罵翻,但從經濟學的角度,這可能是一個好政策【牛虻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