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地震? 孔子一生至少曾經歷3次地震

最近花東地區地震頻繁,讓不少民眾聞震色變,今天(28日)是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紀念日,也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中央氣象局特別在報地震臉書中,貼文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其實孔子這一生可能至少曾經歷過3次有感地震。

根據氣象局臉書的考證,孔子是生於春秋魯襄公22年,逝世於魯哀公16年,享壽約71歲左右。距今約有2500多年,當時別說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使用的現代版地震儀,連傳說中全世界第一部測量地震的工具「候風地動儀」,也要等到東漢,才由張衡研發出來。那要如何知道孔子當年也曾經歷過地震呢?這篇文章分析,古代大地震通常會引起嚴重的災害,「天有異象」也與國家運勢、王室興衰或吉凶占卜有關,因此常常會被記錄在神話、廟誌或是史書裡面。像是《史記》的《周本紀》、《國語》等古籍都提過,周幽王即位第二年時,岐山發生了大地震,甚至造成了山崩、河川乾涸。周朝大夫伯陽父曾氣噗噗的説:「周將亡矣!」,對他們來說,天災與人禍息息相關,是人們干擾了天氣的陰陽二氣,才會發生地震並影響河川與民生,對此伯陽父更預言,西周必定會在十年內滅亡。

周幽王是西周的亡國之君,隨後迎來了春秋與戰國時期。在翻閱了《左傳》後,發現孔夫子在世的這段期間,《左傳》明確記錄了3次地震紀錄,分別在魯昭公19年、23年與魯哀公3年時。但可惜的是,這3次地震都只有簡單的「地震」兩個字,沒有更多文字來描述這些地震的影響範圍與災情,我們也無從得知孔夫子是否因此「花容失色」了。

​氣象局表示一般而言,如果想要了解古地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現場挖槽溝,從斷層的剖面來看古地震遺留下來的痕跡,並推估出可能的頻率和規模。例如研究「車籠埔斷層」 的槽溝和鑽井計畫中,地球科學家就非常仔細的針對不同地層進行定年,了解各個地層的形成年代,並推斷出斷層的滑移速度、古地震的發生時間。可惜的是,現在氣象局無法到魯國舊址探查,也沒有辦法跟著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一一探究、鑽井,所以只能再退而求其次,用更簡單的方式來確認孔子當年的地震情形,那就是翻閱「歷史文獻」。這篇有趣的地震文貼出後,還有人留言建議:不如去孔廟擲筊問孔子就知道了。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地震避難包、急救包、防災糧食一次備足!
預防地震 免打孔櫥櫃安全固定器
防傾斜防倒 推薦家具安全櫃
關鍵時刻的防災自救備品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