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太少、活太久、花太快....三個原因你必須要正視財富管理

李長庚表示,台灣財富管理業務迎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應配合鬆綁、相關法規與國際接軌。(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存太少、活太久、花太快,民眾勢必要正視財富管理,加上美中貿易戰與香港反送中運動,導致全球供應鏈新一波調整,財富管理的商機湧現。唯有將舊時財管單行道概念改為資金港,才有本事吸納全球各地的理財商機。

國泰金控總經理暨社團法人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表示,台灣財富管理業務迎來天時地利人和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配合商品進一步鬆綁、相關法規與國際接軌,將財管從現行的單行道概念,打造為資金港,可讓台灣不再只是台灣人的理財平台,更可成為全球各地客戶的理財中心。

三大利基促成財管蓬勃發展

「現在是台灣財富管理發展千載難逢的機會,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時代!」李長庚表示,台灣財富管理業務有三大利基,首先是台灣的高儲蓄率,根據主計總處資料,2019年第1季國民儲蓄率31.79%,名列全球前十高,顯示國民是有錢的;其次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讓國民不得不重視退休規劃;第三全球低收益率的大環境,使得退休族無法再如過去仰賴定存領息安穩退休。

李長庚說,存太少、活太久、花太快,民眾勢必要正視財富管理,且金融機構也應該協助民眾在這大環境下有足夠的退休生活,否則台灣也恐步上日本後塵,出現很多「下流老人」。

「財富管理不只服務高資產客戶,更要實踐普惠金融精神!」李長庚表示,金融機構除服務有錢人外,也要照顧有需要的人,如年金改革後,多達數十萬的公教人員必須重新思考退休規劃,這群公教人員正是台灣財管從業人員重要的服務對象。

李長庚舉例日本CFP(高級理財規劃顧問)與當地政府單位緊密結合的經驗,由CFP持證人對消防局等政府單位人員講解資產配置的概念、傳授相關知識以及投資工具,協助這群有穩定現金流的公教人員建構完善的退休理財計劃。而CFP透過巡迴講座等各式服務,不僅可擴大接觸的客群,並可厚實自身的專業能力,提升未來的服務品質,且還有助社會穩定。

有鑑於CFP理財教育宣導可創造多贏,李長庚計劃號召台灣CFP從事相關義工活動,不管是政府單位,還是學校教職人員,只要可以幫助他們,他都願意嘗試。

另一方面,共同申報準則(CRS)的推動也促進台灣財富管理發展,他說,台灣有錢人長年習慣藏富海外,過去這些錢躲在海外沒事情,但CRS上路後,使得這些資金曝光的風險提高,這些錢要嘛認祖歸宗,要嘛改變國籍,如落戶在低稅賦的摩洛哥。適逢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加上政府大力鼓吹資金回流,現在台灣是錢回來,人回來了,當然商機就會回來,就業、金流也回來了。

李長庚表示,CRS的推動,使得高資產客戶過去藏起來的資產被迫浮出水面,重新做安排,而當資金開始移動,有金流就會有商機,不論是跨商品、跨境、分散贈與都涉及資金流動成本、資金效率等,這些都是財富管理的商機。

財管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李長庚指出,財富管理有三大要素:人、產品以及平台,這三大要素需相互配合才能促使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其中,人包含兩大部分,一是足夠多的客戶並具備相當的資產,二是專業的從業人員,以協助客戶找到適合的產品並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產品則依創新程度大致分為第一級上游的初級市場產品、第二級中游的次級市場產品,以及下游再包裝的第三級產品共三個等級。

綜觀全球,金融業是各國政府高度管制的行業,金融商品是各政府監管的項目之一,即商品創新與法規有不小的關聯,法規開放程度左右金融商品的樣貌,因此,在對金融商品有較大發展空間的國際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等可看到五花八門各式的金融商品,而這些豐富且創新的金融商品也吸引全球資金前仆後繼湧入,使這些城市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李長庚解說,不同金融中心對於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有不同的模式,如香港財管採「商品開放、嚴管人、透明交易」,因此,民眾到香港銀行開戶要等上1、2個月才能完成,因為香港金融機構對客戶進行徹底且完整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客戶風險屬性評估)以確認並嚴謹評鑑客戶身份,清楚到足以掌握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同時,香港也重視金融從業人員的資格與相關規範,至於在商品方面則傾向負面表列,給予較大的開放創新空間,再加上香港具備有效率的財富管理平台,實現各種商品的介接,因而匯聚全球各地的投資人,使得香港多年來為亞洲財富管理中心。新加坡相對資本市場較不發達,但銀行體系很強,加上稅賦、政府高效率等優勢,建構新加坡有了很好的財管平台,也吸引不少國際資金駐足。

法規鬆綁迫在眉睫

然而,台灣資本市場相對香港小,亦較缺乏創新的金融商品,使得台灣金融業多年來只能做中、下游的金融商品,淪為微利產業,台灣財管市場要如何突破逆境?

李長庚強調,台灣財管仍有強項,重點在於如何擴大台灣財管的強項,一旦認清定位,商機就會清楚,之後用對的模式、對的平台,還是可以經營得不錯,但現在問題是客戶有錢、有專業、很敢冒險,也願賭服輸,但在台灣沒有辦法買到好的投資標的,所以,他們不惜跑到海外去買,等於是台灣拱手把這群客戶向外推,而這群客戶過去在新加坡、香港、倫敦都操作得很愉快,為什麼在台灣卻不行?他們真的需要政府的嚴謹保護嗎?

李長庚說,這幾年主管機關在法規上做了很多的鬆綁,如證券業、保險業也都可以從事財管業務,台灣若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或可重新檢視對於人、產品兩大面向的管理,如對專業投資人的認定標準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放寬專業投資人的投資項目。

他說,台灣對財富管理的監管偏向單行道模式,使得錢進來後就不容易出去,較缺乏如船舶穿行各港口的概念,建議「將台灣打造成資金港,讓資金進得來、出得去」,如此不只可吸引台灣人的錢回流,甚至可望吸引擔憂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富豪們把錢移來台灣。

李長庚強調,台灣一定要向前走,從香港、新加坡、倫敦等市場來看,台灣財管市場仍有很多該努力的地方,當更多人、更多商品進入台灣這個平台,加上台灣這平台越來越有效率時,可讓台灣不只是台灣人的理財平台,更成為全球各地客戶的理財中心。

積極併購、力推CFP提升戰鬥力

為了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國泰金控近年動作頻頻,如旗下國壽先是併購美國康利資產管理(Conning Holdings Limited),之後康利再拿下美國Octagon以及丹麥Global Evolution兩家資產管理公司。李長庚說,財富管理是集團發展的戰略思維,尤其,現在是台灣發展財富管理千載難逢的機會,台灣過去只能從事微利的財富管理業務,配合法規開放、商品鬆綁,台灣財富管理業務有機會進一步向上提升,這也是國泰金控近年積極併購海外資產管理公司,以提升集團的產品豐富性以及增強投資能力。

不只強化產品、平台的建置,國泰金控更致力於提升財管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以提供客戶多元且全方位理財諮詢服務,如國泰世華銀行特別與外部機構合作,規劃CFP證照培訓系列課程,鼓勵考取證照及提升專業能力,希望於全球經濟情勢快速變化的挑戰下,提供最適切、即時且穩健、安心、有溫度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協助客戶達成投資及資產規劃目標,另外,國泰人壽更早於2013年成為台灣首家CFP企業訓練機構,不僅提供員工完善的輔導機制,對於持證人更透過定期專屬培育課程,協助持證同仁在行銷服務上發揮專業能力。

除提升集團員工對客戶的專業服務外,李長庚也致力提升產業的服務品質,擔任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3年來,積極推動CFP制度,讓CFP報考暨認證人數呈現倍增的大幅增長態勢,堪稱最成功的行銷案例,並期許台灣CFP人均密度2年超越韓國,追上香港、新加坡。

「台灣CFP人均密度沒有理由可以輸給韓國。」李長庚說,台灣財管現在正迎接最佳時機,因此國泰金旗下銀行以及人壽都把CFP列為提升客戶專業服務的項目之一,且近年來,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重視CFP,除銀行、保險外,連證券業也開始引進。

李長庚指出,當財富管理業務越開放,CFP的價值越高,因為人的需求越多元、商品種類越多時,客戶越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這時候就需要理專的專業能力,因此當下是CFP最好的發揮時機,且這麼多人願意犧牲休假時間,蠟燭兩頭燒,一邊工作,一邊準備CFP認證;且不僅銀行、保險公司,現在連證券公司也投入CFP培訓,可見台灣財管市場一定可以發展得更好。

李長庚表示,CFP具利己利人的特性,不僅有助業績,還可協助客戶實現財務目標,更重要的是,CFP與財務規劃的複利原則相仿,呼籲從業人員越早考越好,可創造的財富效果越大,即一名理專若25歲通過CFP認證,可服務客戶40年,若40歲才考過,則服務時間僅25年,鼓勵大家越早考過越好。

同時,對於CFP持證人,李長庚也建議仍須不斷進修自我提升。他說,當市場波動越激烈,客戶越需要專業的幫助,尤其,如今金融市場波動激烈更甚以往,持證人唯有不斷的提升專業能力,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隨時掌握經濟脈動,實現客戶資產保值與增值。

原文作者為蔡怡杼,本文轉載自《台灣銀行家》。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台灣銀行家》。

更多信傳媒報導
泡湯愛好者一定要來》Blue Lagoon 藍湖 必訪夢幻之地
防匯價狂跌 阿根廷祭資本管制 投資拉美基金小心賺了利息賠了匯損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200餘商圈加入 行動支付消費 回饋20%
2字頭鈔券沒人用 央行庫存1.4億張
中高齡女性勞參率升 嬤級櫃姐業績好
產品更薄0.01毫米 中國觀光客買到斷貨
中油海外探勘有成 印尼礦區獲利5億美元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