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增帶狀皰疹患者》要打疫苗嗎?醫師針對「3族群」這樣建議

每當季節轉換之際,帶狀皰疹罹患的人數就會增加,近幾年國外也研究發現確診過新冠肺炎,是會增加帶狀皰疹的罹病風險。(圖片來源/photoAC)

每當季節轉換之際,帶狀皰疹罹患的人數就會增加,近幾年國外也研究發現確診過新冠肺炎,是會增加帶狀皰疹的罹病風險,目前台灣確診新冠肺炎人數已將近千萬人,並且持續增加中,未來帶狀皰疹的預防及治療都是須小心注意的健康問題。

歷經無數次傳染病的考驗後,民眾普遍都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因此施打疫苗降低罹病率及重症率,是對抗各種感染症的最好治療。近來許多民眾詢問帶狀皰疹疫苗,因此在此釋疑。

目前台灣有什麼帶狀皰疹疫苗?

台灣有2種疫苗Zostavax和Shingrix。Zostavax為活性減毒疫苗,不建議施打於免疫不全患者,只打1劑,保護力較弱;Shingrix為非活性的基因重組疫苗,可施打於免疫不全患者,共打2劑,間隔2-6個月,保護力較強,兩者都需自費。

目前針對不同族群皮膚科醫學會的接種疫苗建議指引如下:

1. 18歲以上未滿50歲

若具有罹患帶狀皰疹高風險者建議施打非活性重組疫苗,此族群包含:有惡性腫瘤、呼吸道疾病、代謝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身心症及高心理壓力者、腎臟病、HIV感染者等。

2. 50歲以上未滿80歲

2種疫苗都可施打,但建議優先施打非活性重組疫苗,不過仍需視病人情況決定。

3. 80歲以上

建議施打非活性重組疫苗。

已接種過活性疫苗者,還能接種非活性重組疫苗嗎?

美國CDC建議,接種活性疫苗後至少8周後始能接種非活性重組疫苗,但目前缺乏最佳接種時間證據。

已發生過帶狀皰疹還須接種嗎?

已發生過帶狀皰疹,短期再發作機率低,長期來說仍具復發風險,故可考慮施打,目前無明確文獻建議間隔多久,但不應該在急性發作期施打疫苗。

民眾若有需要請至門診評估施打,除了施打疫苗也別忘維持健康飲食和正常作息,才是提升免疫自我保護的最佳方法。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本文轉載自第377期《新光醫訊》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口罩解禁 青少年卻感到「容貌焦慮」不願脫口罩?兒少精神科醫:背後原因可能是...
晚上睡覺「打鼾」只是因為太累?還有哪些原因?又該如何治療?
食在台中》第五市場 日常料理的美味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