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成疫情沈默殺手 亞洲力求保護老人

老人 (圖: pixabay)
老人 (圖: pixabay)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雖然一度出現緩和,但在亞洲許多地方則持續遭到第二波疫情侵襲,在不斷增加的死亡病例中包括了許多年長者,但他們並不全然因為感染病毒而死亡,而是死於隨著疫情而來的沈默殺手:孤獨。

飲食與運動之外 老人更需要社交

許多老人常會參加晨間活動,包括到公園或廣場跟一大群人一起跳舞、打拳,活動結束後,還會相約聊天聚會,不但能夠增進老人的健康,擴展老人的社交生活,同時也延長了老人的壽命。

而在疫情蔓延後,多數國家都實施了封鎖措施,同時打斷了老人的運動和社交。有老人訴說,停止外出運動讓他們身體不舒服,也容易有情緒。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專攻老人醫學長達30年的醫師曼納普(Normala Binte Manap)向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表示,「長期以來,只要有人提到老人健康,主要都在談飲食和運動。無疑的,這些都對老人有益,但我們逐漸發現,要維護老人健康和長壽,這還是不夠的,他們也需要強大的社交網絡和連結。」

知名科普作家札拉斯卡(Marta Zaraska)指出,要增進老人健康,減少提早死亡風險,除了一般熟知的運動與飲食之外,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因素,包括固定的感情關係、擁有家庭、朋友和友善鄰居的強大社交網絡,以及活得有目的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某種社會融合。

疫情封鎖 老人易感孤獨

然而,COVID-19疫情大流行似乎讓老人陷於困境。在各國實施封鎖之下,許多社區服務都停擺了,像是對老人的家庭訪視和老人活動中心的開放都遭暫停數月,而非正式的聚會,比方在公園跳舞等,也都停止了。在疫情下,老人被視感染高風險者,會被勸告減少外出。

日本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社會預防醫學部門教授近藤克則(Katsunori Kondo)表示,「待在家裡對預防COVID-19是好的,卻讓人缺少運動。」「如果此種限制性的生活一直持續,老人的認知和身體功能等許多方面都可能衰退。維持社交距離實施太久,對老人的健康不利。」

札拉斯卡也指出,隨著社交圏縮小、配偶死亡,子女長大離家,越來越多老人發現他們在獨自生活。孤獨可能在身體和心理上都蒙受風險,在身體上,比方跌倒時無人協助;在心理上,則有包括認知退化、憂鬱與自殺傾向,以及其他負面影響。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老人醫學專家羅素(Matthew Russell)指出:「孤獨感對長者健康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更為嚴重。他們都因為減少接觸而感到更孤獨及焦慮。」

健康老化  要老得有活力

根據日本政府在2016年提出的「亞洲健康與福祉倡議(Asia Health and Wellbeing Initiative,AHWIN),在2050年以前,亞洲65歲以上的人口預料會增加1倍,來到9億3,700萬人。最近幾年來,許多亞洲國家的政府轉移注意力,開始實施並支持能夠增進「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的政策與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發出第一份「全球老化與健康報告(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其中明白指出,「健康老化」是「一個發展與維持功能性能力的過程,能夠增進老人的福祉」,也就是說,不只要老人免於病痛,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不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健康,並擁有活躍社交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

疫情下 亞洲各國關注老人生活

在認知到社交活動對老人福祉的重要性之後,日本厚生勞動省最近發表聲明,建議地方當局繼續或重新啟動老人的這些項目。

其他的亞洲國家也在努力確保老人,能夠在疫情大流行下維持社交連結。比方中國大陸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就與地方的非營利團體合作,動員志工對單獨居住的老人進行每天的查核,並遞送日用品和醫藥。

在新加坡,紅十字會和其他慈善機構,會以打電話的方式與老人聯繫,並遞送客製化的糧食醫藥包等。

在南韓,則採取更高科技的途徑。南韓最大的無線電訊商SK電訊(SK Telecom)則是利用他們的人工智慧語音助理系統Aria,以追蹤大約3,200名老人。

在獲得同意之下,Aria會聽老人的對話,並監測他們在網路上的搜尋。如果在24小時內沒有登入活動,或使用者經常搜尋「孤獨」、「不安全」等關鍵詞,就會豎立紅旗,並有社交工作者會前往查看。

如同曼納普所說,「COVID-19已經以許多方式,讓老人的孤獨和孤立情況更加惡化;但在其他方面,疫情也許有好的地方,讓我們瞭解到我們需要加強我們的網路社群資源。」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