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案例頻傳 獨老問題受關注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獨居老人猝逝的案例頻傳,尤其年節期間,獨居者的關懷更應該受到重視。有殯葬業者指出,孤獨死亡的事件已經是社會問題,特別是在過年前後,案件發生最頻繁。如何強化社會安全網,增加訪視與關懷,今(18)日的聚焦真相!

陳老先生被發現倒在屋裡沒了呼吸,死了好多天了。葬儀社負責人林栢宗:「一般我們進去的現場都會比較雜亂,甚至有些惡臭。」80多歲的獨居老人凍死在床上,也是因為屍臭才被發現,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羅品善:「防止這個孤獨死的話,主要是讓他走最後一哩路,能夠走的比較有尊嚴。」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但倒在冰冷的空間無人問津,恐怕是不少獨居者內心最深處的恐懼。

獨居長者林女士:「我一直走不出去我很怕,我走不出去這個門,我就想說我人活得都沒有意思了,都發黑你看,我的腳都發黑。」雙腳不良於行,69歲的王阿姨是台北市列冊獨居老人,她一年前才剛痛失人生伴侶。獨居長者林女士:「這是我第二段(婚姻),朋友介紹認識的,我有一個榮民證,然後我就沒有跟他結婚,就是在一起二十幾年,我就說只要我們真心就好了。」兩人世界突然落幕,三坪大的房間成了禁錮身心的牢籠。

獨居長者/林女士:「我什麼事情都問他,因為我腦筋比較簡單,可是他走了,我就覺得好像沒有一個支柱,我心裡就很恐慌,我就連這個門,我都不敢出。」一個人煮飯、一個人生活,除了面對悲傷,該怎麼走向人生盡頭,獨處成了王阿姨的最大課題。獨居長者林女士:「先走的比較幸福,怕說他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在家,怕我有病會拖累到別人,我就是要死就是一下子就死掉就好了,不要拖拖拉拉的。」

王阿姨封閉自我,曾經離群索居將近半年,這樣的狀態被專家視為孤獨死的高風險族群,如果因為社交疏離,想要求助卻不知道怎麼求助,會導致說孤獨死的狀況。「孤獨死」這個詞源於日本,指獨居者在家中過世超過四天,沒被人發現的死亡案件。葬儀社負責人林栢宗:「遇過半年的,有曾經我們進去,連那個房子我們都踏不進去,因為真的是太臭了。」

我們訪問到在北市專門處理獨居亡者身後事的業者阿宗,他告訴我們,孤獨死在台灣也是不斷在發生,葬儀社負責人林栢宗:「有的是真的是沒親人,如果有家屬的,那可能生前跟家人的關係不好。」獨居長者:「他們說不喜歡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打一個電話沒有多少錢,你要問問,媽媽妳好不好?」

獨居最顯著的危機,就是在家出事了,沒人能幫上忙。過去一般認為,大多發生在老人身上,但其實不一定,包括59歲藝人羅霈穎、55歲演員吳朋奉,去年在家身亡案件,都再再喚起社會對孤獨死年輕化的討論。葬儀社負責人林栢宗:「過年前當然多了一點,家家戶戶都在採買年夜菜,不管他接收的資源如何,我認為都一定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這一波會在年節過後更顯現一點。」

雖然孤獨不是一種病,但有研究表明,孤獨會讓身體更脆弱。加州大學基因體學者柯爾明確指出,孤獨的人發生癌症轉移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在國際上已經被視為影響健康生活的危險因子。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羅品善:「孤獨的話,我們大腦會產生一個皮質醇,有一點類似我們身體發炎。高張的壓力之下,那當然身體的健康會受到影響。」

目前在台灣,只有獨居長者相對容易接受照護資源挹注,以王阿姨為例,長照機構的照服員一週五天前往探視,花了半年帶她走向陽光,但青壯年的獨居危機,似乎尚未受到足夠重視,我們該如何看待孤獨,需不需要更多資源挹注,值得深思。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絕育結紮困難 流浪貓犬問題難解
擎天崗水牛群暴斃 刺網圍籬惹議
標榜抗藍光商品琳琅滿目 實測揭祕
近視人口冠全球 台人「靈魂之窗」危機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在台欠627億 逃亡陸身價千億
為2500元育兒津貼怒告 遭打臉
刮刮樂兌獎 驚曝疑似吃錢手法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杜鵑」最快今成颱! 雨下花東「中南部難解渴」
鑽漏洞!台鐵春節限站票破功 抓補票4606人
台南鹽水蜂炮不中斷 改集中施放、不開放民眾入場
睡覺耍廢其實超健康?名醫曝:能長壽
家有3生肖超幸運!一連富貴30年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