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漸漸的很多話都不跟你說了嗎?因為你總是還沒聽完,就直接進入「解決問題模式」

作者:吳孟昌(未來Family作者)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漸漸不太對父母吐露自己生命中的困頓了。一方面是不想讓他們擔心,另一方面則是不想在自己已經愁雲慘霧的狀況下,還得聽他們訓斥或說教。

於是,「報喜不報憂」成了跟他們互動的準則,心想:既可讓他們安心,也可讓自己免於可能的「二度傷害」,如此豈不「天下太平」?殊不知,這「太平」是建立在關係疏離之上,表面的風平浪靜,其實可能潛藏著洶湧的暗潮。

或許,你跟我一樣,對於這樣的親子關係並不滿足,總渴望可以跟父母再親近一點,可以無話不談,彼此聆聽與理解。但現實與渴望之間總存在一段距離,於是選擇了看來「安全」的方式,以便周全地保護彼此。這樣的選擇無關對錯,然而,當自己為人父母之後,回過頭來面對這樣的現實,卻突然有了另一種觀點與感受:「如果孩子在未來也選擇對我『報喜不報憂』,我總是那個最後才知道他狀況的人,我可能會有點失落與難過。」因此,如何避免親子互動方式隔代重演或複製,便成了我最近思索的議題。

回首與父母互動的歷程,我發現自己有許多話漸漸選擇不說的原因,在於他們在溝通上,習慣直接進入「解決問題模式」。這個模式在我們年齡還小的時候,基本上不會覺得是個問題,因為需要解決的問題相對單純,也多在父母本身經驗值的涵蓋範圍內。因此,在獲得協助與保護的前提下,不大會有溝通不良的感覺。

然而,隨著年齡漸長、閱歷漸多,遭遇的問題也趨於複雜,若彼此的互動依舊處於「解決問題模式」時,就會發現溝通頓時陷入「卡關」狀態。由於父母習慣解決問題,所以就忽略了耐心聆聽與理解的重要性,一聽到孩子陳述問題,就直接以片面的解讀或自身的經驗回應,希望立刻為孩子(也為自己)排除障礙。

但在孩子這端,他感受到的可能是父母還在「狀況外」的情形下,就對他陳述的問題做出了某種評價與判斷,當中或許還隱含著命令式的指責與超理智的說教。久而久之,在未被同理的「碰壁」心情越來越常出現的情況下,自然就選擇「報喜不報憂」,保持距離,不再輕易對父母敞開心扉了。

只因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

一定要把問題解決了,親子間的溝通才算成效良好嗎?隨著孩子步入成年,他面對的問題很有可能超越父母過去的經驗,甚至,連父母也束手無策,屆時,是否就是彼此溝通之路的盡頭,無法再有進展了呢?

溝通的核心是相互理解,而非以解決問題為終極目標。相互理解不一定直接就能射中解決問題的靶心,但對於彼此的關係,卻一定有保溫甚至加熱的效果。

記得在某次工作坊中,就有學員曾經分享,在大學就讀的孩子,每當對她訴說團隊合作與人際相處上的困難時,她都會慣性以「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的姿態,立即指導或提點,往往忽略應該從關心出發,針對孩子遭遇的情境再多問幾句,以進行深入的瞭解。久而久之,她發現孩子就鮮少再跟她說了,原因並非問題已被解決,而是她慣性的回應,根本不在孩子希望被理解的脈絡裡。

越過理解,直接啟動解決問題模式,提供給孩子的,不一定是他需要的。況且,身為一個大學生,他對於解決自己的問題,內心可能已有定見,會願意對父母傾吐,更多的期待可能是被聆聽。她表示,由於過去父母對她都是直接指揮、命令,無所謂溝通或對話,因此,她覺察到自己現在似乎也在複製這個模式,回應孩子拋過來的問題。

有所覺察,就是改變的起點。她後來發現,在跟孩子對話時,若能沉住氣、多聆聽,孩子就會願意多說一些,彼此也會感覺較為親近。這樣的過程,或許無法直接解決問題,但在親子關係的經營上,卻較能讓人感覺到愛的流動,並讓彼此的連結過程產生愉悅的感受。

回到前文伊始的提問,若我們不樂見「報喜不報憂」成為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模式,學習耐心聆聽及多點好奇的探問,將會是跟孩子互動時,需要常常做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可能必須接受自己在扮演父母的角色時,無法總是全知、全能,也有困惑不解或力有未逮的時刻。屆時,不妨將之視為可以進一步理解孩子的契機,抱著探究與發現的心情,陪他走一段成長之路。

縱使無法就此在孩子心目中成為「完美」的角色,但我相信,與其成為令他敬畏而無法靠近的「神」,更多父母會希望自己是孩子在想傾訴或對話時,列在口袋名單中的重要人選。

更多未來Family文章

孩子因挫敗而傷心,爸媽不用急著激勵或安慰,他會在擁抱挫敗與悲傷時,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限制醫護出國 又一個超越憲法男人的誕生?
政府的口罩政策罩了誰?
駕駛電車撞向小明的政府
王毅的演講教導了我們什麼是共產黨
「不示弱」的完美員工,往往忘記:全公司只能有一個聖人,就是老闆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