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德文最大的用處,是它改變了我的個性!

作者:書宜在德國

我教德語大約 3 年多了,我發現在帶我的學生準備德語檢定考的時候,幾乎都在準備口說考試遇到了共同的問題-真的對題目很沒有想法,不知道該提出什麼論點、該說什麼。後來我發現這倒也跟他們的德語能力無關,純粹是對於題目沒有太多想法。例如,歌德 B1 的口說考試例題:「小孩需要手機嗎?」請你談論自身經驗、優缺點以及想法,你贊成與否。

我總認為,學德語的過程,並不單是在學習「德語」,也在學「談論想法」。德國人時常討論想法,這一點可以從德語的檢定考試之中看出端倪:歌德德語的檢定考試,無論寫作、口說題目,都是給你一門議題,請你發表你的意見。我當時考 C1 程度的考試時,口說題目是要我對於「越來越多年輕人負債」談論我的見解。

高中畢業後,因為對外語特別有興趣,大學我選擇主修德語。曾經聽到有人以輕蔑的口氣說:「學習德文有什麼用?」當時的我其實也不知道該回應什麼,但我常常在想,為什麼這麼多人對於學習的態度,要這麼在意「結果」和「用處」?無論學習什麼,我覺得學習的過程帶來的喜悅和充實感就是一項收穫。

「學習德文有什麼用?」現在的我,可以列出說不完的優點,就讓我來分享,學習德語如何改變了我的個性!

從「沒差啦」的態度,轉而講究細節

首先,我變成了一個更有耐心和心思更細膩的人。

小時候我在學英文的過程裡一向很順利,英文成績也一直都還不錯。因此,我剛開始接觸德語時,我也以一派輕鬆的態度和方式去學習,自以為我一定也能像學英文那樣,輕易、迅速地掌握德語。殊不知,學了一陣子後,我就遇到了挫折──

相較於英文,德語文法規則甚多又非常複雜,例如每個名詞都有性別 der 陽姓、die 陰性、das 中性,名詞的單複數型態也不一樣;名詞格位總共有四格(Nominativ、Akkusativ、Dativ、Genitiv),格位還會因為名詞的性別與動詞的不同而變化,動詞字尾又會因人稱的不同而改變;有一些句型,動詞還必須要置於句尾,當時覺得學德語好像在學數學似的。

因為德語文法複雜,為組織出正確的語句,我也必須更專注、更花心思學習,於是我放下我過往學習英文高傲的態度,開始謙卑的學習這門深奧的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我也變得更有耐心,更講究細節。

以前我在台灣時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沒差啦!」我都覺得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好,但無論是學德語的過程,或是在這裡的生活方式,真的都讓我明白了,差一點就是差很多,學德語讓我開始講求做事和說話都要更精確。

談到講究精確,就一定要提我在這裡上課之後和德國同學學到的事:

有一次我和另一位同學一起在課堂上報告,我們在最後提出了問題討論:「根據某項調查,39% 的美國人認為政府應該採取行動去管制 online misinformation,即使這可能會限制言論自由。你的看法為何?」

然後有位德國同學舉手,他說:「這要看在這個上下文之中這裡的 misinformation 確切是什麼意思。在許多的情況之下,我們很難去分辨什麼內容是正確或錯誤、什麼是被允許談論的,所以必須有一個更明確的說明,什麼範疇的言論是屬於 misinformation,什麼又不是。但這也是我覺得難以實行之處。」

在課堂上,我們討論一些專有名詞時,德國同學都會先確定定義之後再開始討論,畢竟很多人對於那些字詞會有不同的解讀。後來我也開始效法這樣講求精確的精神:

前幾天我和美國人談論到了「社會主義」(socialism),因為我在東德生活,也常常跟德國朋友談論到此議題,我們對於社會主義都持有非常批判性的態度;但我卻聽到美國人跟我說,她認為美國需要更多的社會主義,希望政府可以更多介入民間的經濟運作。這時候我就知道,我們正在談論的社會主義落在不同的光譜之下,所以我就問了她,她對社會主義的定義是什麼,以確定我們在談論相同的概念。

即使沒有意見,也要能表達意見

另外一個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就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學習要「談論想法」。現在在這裡唸書,接受德式的教育之後,我也「被訓練」得越來越會表達。

我在德國大學裡的第一堂課,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德國教授和我們分享他先前在英國任職時,觀察到教育上的文化差異。教授說,他剛到英國教書時,在課堂上提出了一些問題想和同學們討論,但卻沒有人願意回應。他就想,是因為他提出的問題不夠有趣嗎?為什麼大家反應這麼冷淡?他又試著提出其他的問題,結果台下還是一片靜默。教授說他後來才明白,學生在課堂上不踴躍參與,並不在於他的問題是否有趣,而是源於教育文化的差異。

他接著說,德國的學生從小就被訓練要表達意見和想法,甚至被訓練到,就算沒有意見時,還是能夠表達意見。也因為有過這段在國外擔任教職的經驗,他理解到,這樣學習上的文化差異,可能會讓一些在德國讀書的外國學生遇到學習適應上的問題,也因此特別提醒德國同學,希望他們也能學會更多傾聽其他外國同學說話。當時的我,對此還沒有太深刻的感受,但後來上課了一段時間,才發現真的很多德國同學真的都很善於言詞,也才理解教授當時說這段話的用心。

教育的模式、文化可以深深影響人的個性和思維,雖然我並不是在德國成長受教育,但很感激自己透過學習德語,也能有機會接受這樣的教育。我也很感激,我可以用這門語言學習知識和交了很多朋友,德語為我打開了另一個文化生活圈,豐富了我的生活。

你呢?你正在學習其他語言嗎?你有發現你因為學了這門語言,生活裡或是個性上也有了一些改變嗎?歡迎你留言和我分享!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學德文有什麼用?」最大的用處,是它改變了我的個性!》,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一句德文都講不好,我在德國念研究所

德國漫漫求職路──海外競爭的殘酷現實中,只能靠一顆強大的心臟堅持走下去

作者簡介:

新北市出生長大,輔仁大學德語系畢業,目前正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讀 European Studies。對於外語和歷史充滿興趣,喜歡觀察了解異國文化,希望透過自己與歐洲的第一線接觸,分享在歐洲的所見所聞。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現在的韓國瑜,很多人覺得他比蔡英文更討厭
北美「安珀警報」:加拿大悲劇發生後,再沒有人說它「擾民」
台灣的勞工教育,才真的該砍掉重練!
從游盈隆退黨看民進黨的危機
國民黨的寶 中學生的笑話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