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解讀「強化維持現狀論述」 兩岸非國際 蔡釋善意試水溫

中國時報【中國時報 陳建瑜╱台北報導】 對於蔡英文總統預計在今天發表的國慶演說,中山大學政研所教授廖達琪分析指出,從文告脈絡看,兩岸關係並非隸屬首段內政及第三段國際,代表她至少並未將兩岸推向國際,但她也強化台灣「維持現狀的論述,若中共十九大後對台打壓,可訴諸國際公論。 只提台灣 向深綠交代 廖達琪表示,首先,文告摘要內容只有「台灣」,沒有「中華民國」的字眼,這樣說法主要是對深綠「內銷」;其次,從文告摘要的分類系統中,第一段是內政、第三段是國際,而中間段落既不是內政、也不是國際。換言之,兩岸關係已獨立一項,但並非國際關係,北京是否會高興一點?在北京非得蔡說「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下,即使蔡未明說,但至少並未完全把兩岸關係推向國際。 不過,廖達琪說,第二段主題「全力捍衛台灣民主自由」,有如回到兩蔣時期,凸顯台灣是國際優等生的地位,並強化「維持現狀」的論述,累積「國際乖寶寶」的形象,若中共在十九大特別有所打壓,蔡可宣稱她並未改變現狀,並將改變現狀的一方訴諸國際公論。 防十九大後 對台打壓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黃奎博則表示,兩岸關係30年來的成果是崎嶇、非線性的。歷史證明只有兩岸有默契地不反對「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時,兩岸關係才存在「既有基礎」,也才有明顯進展。 黃奎博強調,現在蔡政府如同陳水扁政府般,自「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往後退,使原本可以模糊、低調處理的兩岸政治與法律定位,被迫搬上檯面,不給北京太多迂迴的空間,致使北京只好在如台灣的國際空間等相關議題上轉趨嚴厲。 北京是否接受 待觀察 黃奎博指出,蔡英文其實是在自行從兩岸「既有基礎」退後一步之後,重申其「善意」,恐怕北京不會接受這樣的「善意」,因為接受了就表示兩岸的交流可以不以過去的基礎為前提,則北京多年來的堅持與投入將付諸流水。 蔡英文也提及藉「新南向」為台灣尋找在國際新秩序中的位置,但黃奎博表示,「新南向」對台灣雖重要,但顯然不是能為「台灣在國際社會中,重新找到有利位置」的主要政策。因為,還沒看見環大陸的國家能在忽視與大陸政經關係的同時,還能找到對其有利的國際政經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