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川普友台臨去秋波 拜登上任初期不致強硬對中

拜登 (資料照/joebiden@IG)
拜登 (資料照/joebiden@IG)


美國川普政府交接前夕,取消數十年來官員與台灣交流的限制,並公布「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的解密檔案,指台灣是印太戰略中第一島鏈的夥伴。學者表示,台美關係是否更緊密深化,取決台灣科技實力,而美中關係在拜登上任初期不致更惡化。

反中已成主流 台美交流限制取消有待落實

1979年美國和台灣斷交,外交轉向中國,但也自我設限,致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等皆無法進入華府。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宣布,取消美國行政機構過去奉行的「台灣交流準則」,美台官員交流將不再受限,是否代表我政府官員未可正式赴美訪問?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時表示,「目前只是『懸案』」。

丁樹範進一步指出,這端看有否修改國務院有一與台灣關係工作手冊,否則僅止於追認過去的改變,或將它公開化。因蓬佩奧未說清楚要取消哪些限制,尤其台美無邦交,且中國會施加高度壓力。

但丁樹範也指出,反中已成為主流,在此大前提下,美國憂心若中國大陸統一台灣,便可直接走到西太平洋。

針對中國官方對於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 原訂訪台的反應,丁樹範觀察,北京對此冷靜觀察,並未跳腳。中國擔心美國是否改變「一中政策」,因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便通過「台灣旅行法」,便憂心成為台美關係的突破口,也更戒慎恐懼。但蓬佩奧並未改變「一中政策」,因台美交流必須經由美國在台協會(AIT),而冷戰時期稱台灣為「自由中國」、稱中國大陸為「紅色中國」,或可解讀為「一中各表」意味。

丁樹範認為,克拉芙特訪台突告取消只是小插曲,以整個趨勢潮流來講,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拜登上台也不用太擔心。

他舉例,曾6次來台的民主黨籍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康貝爾對台灣並不陌生,8日在遠景基金會舉行「2020台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國際研討會說,不了解台灣戰略重要性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兩大黨有許多人認知與台灣維持強健夥伴關係的深刻戰略重要性與利益。

台灣地位對美重要 拜登上任不急於對中採強硬做法

美國白宮國安會12日公布印太戰略框架機密文件。框架指出,美國應協助台灣能夠制定有效的不對稱國防戰略與能力,並將台灣納入第一島鏈,遏止中國擴張。

這份文件被提早30年解密,且選在政權交接前是否具不尋常的意義和訊息?對此,丁樹範指歐巴馬政府時期,中國在南海搞島礁政策,佈署許多軍事武器,共和黨批評民主黨的態度過於軟弱,擔心未來也將如此。川普政府可能想藉此影響或限縮拜登的中國及亞太政策。

然而拜登上任後,是否立即對中國採取強硬做法?丁樹範比較川普2017年公布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指中國是競爭者、改變現狀者,但拜登則說,俄羅斯才是威脅,中國是競爭者,顯示俄羅斯為未來美國最大威脅。

他認為,拜登上任後會先處理疫情,及疫後經濟,前一兩年不會採積極不利、反面的做法。會先強化和既有盟友關係,包括跨大西洋、日本及東協國家,優先採「亞太政策」。對中關係就暫不處理,「先擺著,應是維持現狀,不會更惡化,先穏定下來,但美中關係也不會好轉」。

至於台灣要如何應對未來美中台三方關係可能變化?丁樹範說,需先了解我們在美中關係所占的份量,以科技能力而言,相信對美國來說相對重要。

詳細訪談內容,請收聽1月18日播出的「兩岸ING」節目

原始連結
相關新聞
川普卸任前夕鬆綁歐洲、巴西旅行禁令 拜登團隊立即駁斥

拜登就職前FBI示警 各州首府嚴陣以待

美國本週處死3人 川普任內共執行13次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