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濫用?! 國人年吞3.2億顆

醫院睡眠中心規畫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就診的民眾能依照個人的習性解決睡眠的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國人每年服用3億2700萬顆安眠藥,若逐一排列,長度與中山高速公路相當;另三軍總醫院調查指出,主訴失眠的門診病人主因壓力,其次為精神疾病,但有7成患者一開始以喝酒、自行買藥、睡午覺或喝咖啡等不適當方式解決。 不當開藥 食藥署懲處2件 國人使用的安眠藥中,以佐沛眠、舒樂安定及溴西泮使用量最多,食藥署每年針對安眠藥進行稽核,去年就查獲16件醫師不當開安眠藥的案件,其中最嚴重的兩件處12萬元罰鍰併停止處方1年。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組長蔡文瑛強調,更多的安眠藥濫用問題,肇因於病患本身的睡眠觀念。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毛衛中指出,觀察有失眠問題的門診病人通常特別焦慮,或存在許多迷思,例如每天一定要睡8小時、午睡過久、在不是自己生理時鐘的時間點強迫睡眠等。 失眠自己醫 反延誤治療 28歲的陳小姐就是個例子,她的個性容易焦慮,近日因為工作壓力和感情創傷情緒低落,晚上也越來越不好睡;因為怕看精神科,她拿阿姨的安眠藥來助眠,有時更為了想補眠而多吃一份藥量,結果作息亂掉、越睡越糟。 毛衛中表示,像陳小姐合併有情緒症狀,安眠藥雖可改善一部分睡眠問題,但反而延誤她找精神科看診的時間,失眠常常合併焦慮症或憂鬱症,必須釐清症狀再對症治療。 另一名大二學生,習慣半夜2、3點睡,到10點後才起床,偶爾提早上床卻睡不著,早上勉強起床也精神不振,懷疑自己有失眠問題,吃安眠藥早睡,結果效果不彰。 毛衛中說明,這類「日夜節律睡眠障礙」是生理節律問題,像年輕人容易晚睡晚起、老年人則太早睡早起,讓大腦的生理節律被設定為延後或提前。他強調,睡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而安眠藥絕非萬靈丹,許多人自行服用安眠藥卻沒解決原有的身體或精神疾病,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