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什一奉獻」傳統在新冠疫情下得到發揚廣大 你願意捐出多少?

甄約翰(John Yan;音譯)
甄約翰(音譯)稱他希望幫助那些比他不幸的人。

甄約翰(John Yan;音譯)決定捨棄其年薪至少15%,雖然這意味著他年老得多幹幾年活。

這位現年27歲的軟件工程師自2019年起捐獻部分工資,最初承諾捐獻年薪1%,2020年增加至3%,2021年大幅增加至15%。

在紐約市工作與生活的甄先生說:「這承諾實際上意味著我不能早點退休。也許短期來說,我不會有能力送孩子們上私立學校(要自行負擔學費的學校)。」

他透過量力行善(Giving What We Can (GWWC);又譯助人為善)全球計劃捐款,這組織鼓勵他人加入成會員,許諾捐獻10%個人收入作慈善用途。

會員可以直接向他們屬意的慈善機構捐款,也可以從GWWC的推薦名單中選擇捐款對象。名單包括由GWWC母機構——有效利他主義中心(Centre For Effective Altruism)——所經營的基金。這是一家同時在英國與美國註冊的機構。

甄先生年少時移民美國。他說深知自己「比世界上許多人都要活得好」,希望能回饋點什麼,幫助別人。

他說:「我發現只需要付出少許我的快樂,就能給予他人更大的快樂。」

各種貨幣鈔票
你能否負擔捐獻個人收入的10%予慈善活動?

GWWC是兩位英國牛津大學學生——威爾·麥卡斯基爾(Will MacAskill)和托比·奧德(Toby Ord)——在2009年創立。如今兩人均為專門研究「有效利他主義」的哲學學者,探索幫助別人的最有效途徑。

GWWC聲稱,目前全球已有6439人加入,捐款總額達2.44億美元。會員在組織的官方網站登記捐款額;要是任何人參與了終身承諾,而其個人狀況發生變化,他們可選擇退出。

GWWC還稱,新冠病毒大流行不但沒有降低群眾參加意欲,他們反而在2020年錄得最快增幅:新冠病毒疫情與封城禁足措施讓許多人為別人和世界大局設想,去年有超過1000人加入這組織。

據稱還有另外1000人向GWWC作一次性捐款,或在較短期的特定期間許諾捐獻少於10%的個人收入。

那為什麼要鼓勵人捐獻個人收入的10%,不是更高或更低?

GWWC行政總裁盧克·弗裏曼(Luke Freeman)說:「選擇這個額度是因為它很好地平衡了顯著分量與可持續性。這是一個人收入的相當一部分,也是富裕國家多數人力所能及的。」

他也指出這數額與「什一奉獻」(tithing)的歷史關聯,也就是猶太教和基督教中每人捐出10%收入予慈善機構或教會的傳統。

捐獻10%是下限,但有些成員像甄先生一樣決定捐獻更高份額。

哲學家威爾·麥卡斯基爾在加拿大溫哥華TED2018大會上演講(12/4/2018)
威爾·麥卡斯基爾曾在TED大會上介紹有效利他主義。

60歲的皮帕·吉爾伯特(Pippa Gilbert)幾年前開始向GWWC捐獻個人收入的10%。

來自荷蘭海牙的吉爾伯特說:「我夠吃夠用了,但世界上有許多人不是這樣,對於我來說這似乎是很明顯的抉擇。」

從事國際組織分析工作的吉爾伯特女士今年退休,這意味著她的收入下降。但她說:「我擁有的依然比我所需的多。」

這組織的參與者包括學生、退休人士、商人、投資銀行家,但弗裏曼總裁說趨勢是那些中、高收入人群與接受過高深教育的人越會參加——會員的年齡中位數大約是30歲。

弗裏曼說:「雖然收入較低的人會在其捐輸中找到更大意義,但我們還是鼓勵那些更有能力付出的人慷慨解囊。」

皮帕·吉爾伯特
新近退休的皮帕·吉爾伯特說她有足夠財政能力捐獻10%收入。

居於美國波士頓的朱莉婭·懷斯和傑夫·懷斯夫婦(Julia and Jeff Wise)是高收入人士,目前把兩人總收入的50%捐贈慈善機構,主要對象是對抗瘧疾基金(Against Malaria Fund)和瘧疾聯盟(Malaria Consortium)。

他們是透過非營利組織Givewell來捐款。這家組織調研各慈善機構,找出最有效的那些組織。

36歲的朱莉婭·懷斯說:「我年少時就覺得我們該透過某種形式分享,讓世界變好,變得更公平。」

不過,像GWWC這樣的有效利他主義運動群體也有受到批評的地方。

批評人士認為,慈善捐款決不能成為合理賦稅與國營社會服務的替代品。

朱莉婭·懷斯(左)和傑夫·懷斯(右)
朱莉婭·懷斯和傑夫·懷斯夫婦捐出兩人的一半收入予慈善機構。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經濟學者傑文·桑德爾(Jeevun Sandher)說:「大家多給慈善事業捐錢是件好事情,但這決不能取代由較高稅賦來足額資助的社會保障網。」

「美國公民給慈善事業捐獻額度持續高於別國(2020年就有4710億美元),但美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貧窮率第二高的國家——這絶非偶然。」

「慈善捐獻不能取代資金充足的福利國家原因有三。首先,慈善捐獻金額就是無法與資金充足的福利國家匹敵。」

「其次,把現金贈予低收入人口是在脫貧路上拉他們一把的最可靠途徑,那些給低收入人士提供食品、課堂和青年中心的慈善組織確實能改善他人生活,但他們就是取代不了硬當當的鈔票。」

「再者,慈善捐獻並非可靠的收入來源,也不是所有低收入人士都能取得。」

布基納法索南部某處兒童享用自來水洗手
GWWC會就捐款對象提供建議,但會員可自行選擇向任何組織捐款。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政治學副教授詹妮弗·魯賓斯坦博士(Dr Jennifer Rubenstein)著有《在撒瑪利亞人與國家之間:國際人道主義非政府組織的政治倫理》(Between Samaritans and States: The Political Ethics of Humanitarian INGOs)一書。她指出有效利他主義「不會賦權窮人成為政治參與者或政治實體」。

GWWC總裁弗裏曼提出相反意見。他說慈善活動在幫助應對世界各地極端貧困問題上依然在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說:「我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比想象中富有,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可以讓有效施與成為我們生活當中別具意義的一部分。在英國之類的國家,一份中等收入就足以讓你游刃有餘地躋身全球最富有的5%人群當中。」

「這筆錢能給一位極端貧窮者帶來的生活改善,比給你本人生活帶來的改善,要強100倍。」

增補報道:BBC新聞網「新經濟」系列編輯威爾·斯梅爾(Will Sm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