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頻對立 勘災法該修了

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報導】 農損現金救助原是政府美意,卻因認定標準招來眾多民怨,有農民建議降低救助金額,但全面補助。立委張麗善認為金額一旦降就回不去,且會造成假公平。雲林縣農業處長張世忠提出對地補貼或農業保險因應。 北港鎮長張勝智認為,勘災法令已不符時宜,應該要改,尤其沒有從寬標準,到底要寬到哪裡,豈是小小基層所能決定。而單是自行拍照或錄影的便民措施,就曾有不肖農民去拍別人受損的農作來謊報,有心人雖然是少數,但公務員只要遇上一次,便可能因背上瀆職或圖利官司,有苦難言。 黃其祥等農民建議,政府可降低補助額度,但只要是災區受災農田就全面補助,才能落實從寬從速,否則高層說從寬,底下沒人敢從寬,到頭來被罵的還不是又忙又花錢的政府,得不償失。 張世忠也認同地說,過去曾提過「對地補貼」方案,凡只要災區農地就補貼,執行方式可用現金或補貼苗種、肥料,或推動農業保險,否則現行的勘災法施行多年,造成官民對立且作業效率不佳,有修法改善的必要。 立委蘇治芬指出,此次因為災損嚴重,有些作物沒有受20%的限制,也因此基層公務員得更辛苦地加以區分認定。 張麗善認為,如果救助金額下降,未來要再回復提高難度很高,而全面救助,也容易造成沒有損害者也獲得救助的假公平,所以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