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買股熱翻天 外幣存款退燒連3降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國人存股風氣興盛,定期定額購買股票的金額大增。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定期定額買台股自2017年開放以來規模逐年擴大,截至今(2023)年4月累計已達1,574.1億元,預料今年底將衝上2,000億元。而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則出現反向衰退,季減1,689億元。

金管會於2016年10月推動證券商辦理客戶定期定額方式,購買個別股票與ETF後,證交所增訂「證券商受託辦理定期定額買賣有價證券作業辦法」,即投資人自2017年1月16日起,可透過證券商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台股股票及ETF。

而響應政策開辦定期定額買台股業務的證券商,包括富邦永豐金凱基元富、元大、華南永昌、國泰、兆豐、第一金、土銀、群益金鼎、台中銀、國票新光、臺銀、合庫、亞東等。

受惠台股持續穩居萬點之上,以及證券商強力行銷、近來存股風潮興起等因素,每年定期定額買股票的投資金額,由2017年的12億元逐年快速飆升,至去(2022)年底時單年已來到636.1億元,短短6年大幅成長51.7倍。

觀察單月投資金額的增加速度,除了從0至5億元歷時長達32個月外,5至10億元、10至20億元、20至30億元、30至40億元、40至50億元等階段,僅花4到10個月不等。即使期間台股歷經多次劇烈波動,不少民眾仍抱持長期投資的態度繼續扣款。

證交所統計,去年7月定期定額買台股累計投資金額,突破1,000億元關卡後,今年4月底進一步上揚至1,574.1億元,且去年3月以後,單月投資金額穩定維持50億元以上高檔不墜,以此預估今年底累計規模上看2,000億元,締造新的里程碑。

若以個別券商承辦狀況來看,元大證券截至目前為止,每月定期定額買台股戶數超過10萬人,每月扣款金額10億元以上,市占率接近2成,且大部分年輕族群落在3,000元及5,000元級距,可見定期定額為小資族進入投資市場較為穩健的方式。

同樣是投資工具之一的外幣,則呈現降溫現象。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2023)年3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為13兆6,274億元,單季大減1,689億元,創12年來同期最大衰退,且3月底外幣存款餘額年增率僅10.62%,也是連3個月下滑。

對於外幣存款下跌,銀行業者分析主要有3大原因,第1是美國快速升息後,美元定存大幅增加,但放款利率位居高檔,壓抑企業外幣借款需求,以致外幣存款增速遠超過放款。外幣存放比一路下探後,銀行開始減緩吸收外幣存款,改善存款結構,以降低資金成本。

第2個原因是企業出口衰退,外幣周轉金需求弱化,出口廠商自國外收回的貨款規模也縮減,抑制外匯存款增幅;第3是企業或民眾將美元定存,轉投資海外高息債券等其他理財商品,造成整體外幣存款水位下降。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