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執政5年「中國夢」外交政策走到哪裡?

「新中國成立100 年時,我們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習近平,2013 年1 月16 日

習近平的中國夢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他帶著一幫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博物館,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夢」的概念,其提出的「小康社會」、「現代化」、「富強」等目標看似聚焦內政民生,但中共定下的10年內短期標的裡,建立全新的「大國外交」卻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習近平就任總書記至今5年,中國的外交方針越來越主動、積極,2017年8月央視推出的紀錄片《大國外交》開頭介紹:「​世界上很少有如此繁忙的元首專機。5年來,習近平乘坐這架專機完成28次出訪,累計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究竟在習近平領導之下的中國,如何在外交場域一步步實現「中國夢」呢?

從「韜光養晦」轉向「奮發有為」

1992年冷戰結束之際,領導改革開放的鄧小平對外交政策提出一系列看法,這些戰略被概括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當時的中國發展仍落後世界一大截,社會渴望變革,為求和平發展,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都沿襲此一方向。

隨著中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急速增長,中國對外部能源、礦產和市場的需求持續擴大,緊接著在金融風暴之後,美國的經濟衰退和在中東的戰場蔓延,都讓美國霸權開始下滑。2011年歐巴馬總統提出「重返亞太」,此時的中國已經準備好更進一步。

2013年10月,習近平明確了中國外交方針從韜光養晦轉向奮發有為,外交戰略也從創造有利建設的國際和平環境,轉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三合一目標。

主場外交

2013年以後,「主場外交」成為中國媒體常用語,中國努力爭取國際外交活動主辦權,除了在各國領導人面前展現國力,更能利用主場優勢,推動有利於中國的國際秩序。

2014年中國舉辦上海亞信會議、北京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5年,中國接連舉辦「中拉論壇首屆部長會議」、博鰲亞洲論壇、第4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峰會等等。也是在3月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正式揭櫫「一帶一路」構想。

2016年與2017年,中國更主持了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廈門金磚國家(BRICS)第9次峰會等。其中G20杭州峰會被評為中國史上最重要的主場外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建立有利中國的經濟秩序

從主場外交可看出中國還是將主力放在經濟發展,2013年中國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並承擔近半儲備基金,2014年又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同年習近平又提出成立APEC自由貿易區,被認為是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貿易夥伴協議(TPP)相抗衡。

分析認為,中國並不打算取代現行的國際體系,只是藉著向其他國家輸出資本、技術等交易,保持自身經濟成長,針對中亞、南亞甚至非洲發展中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就是如此。但無可否認,無論基於地緣政治或全球經濟結構,中國主導的機制都在大大擴張影響力,繼續拓展下去,現行國際經濟秩序終將面臨翻轉性的挑戰。

「主權外交」拓展戰略軍事

習近平時代,中國對於主權爭議的表態更為強勢,2013年中國成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在不涉及主權情形下把釣魚台劃入軍事區;在主權爭議對象更多的南海地區,雖然沒有如外界憂心般設立防空識別區,船隻對峙等主權伸張行動卻越來越頻繁,甚至開始填海造陸,設立管轄南沙、西沙、中沙群島的「三沙市」等。

儘管如此,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分析,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南海爭議造成的外交困境已慢慢穩定下來,加上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決定退出TPP,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以及其在南海的影響力順利上升當中。

中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宣揚南海主權(AP)
中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宣揚南海主權(AP)

中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宣揚南海主權(AP)

意識形態輸出

習近平的「中國夢」提出一系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致上肯定了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西方價值」,卻強調還要重新賦予這些價值中國意涵。在胡錦濤時代曾多次言明中國不會輸出「中國模式」,但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卻大聲歡迎別國「借鑒」,在國際場合如聯合國大會上也更常提出「大國責任」,開始爭取國際道德高位。

中國在國家形像宣傳上,比過去任何時期花費更多力氣,不僅對內如此,在世界各國也充分利用政府、企業與學者進行輿論戰,或試圖利用經濟和外交手段,「影響」海外學術研究機構。今年8月,中國廣電總局就曾要求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旗下的權威刊物《中國季刊》,必須移除中國網站上的300多篇文章與書評,以免整個網站遭北京當局封鎖。

「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歡呼聲)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的更加和平、更加繁榮。」---《大國外交》

外交整合國內需求

2013年11月,習近平宣布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這一隸屬中共的黨內組織,整合了對內對外所有安全系統,包含解放軍、國安部、司法、外交、公安、武警、宣傳,甚至港澳辦也包括在內,要求所有單位決策以「國家安全」為出發點,「維穩」對象不再限於社會動亂,上升到國安層級。

即便是「一帶一路」計畫,中國也希望藉此改善東部與西部持續擴大的城鄉差距,並讓企業以基礎建設名義「走出去」,配合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等目的。

一帶一路示意圖。(圖/鄭力瑋)
一帶一路示意圖。(圖/鄭力瑋)

一帶一路示意圖。(圖/鄭力瑋)

北韓小弟成燙手山芋

崛起後的中國一步步建立有利自身的「新型大國關係」,但即使如此,保持中美關係穩定仍是必要目標,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夠威脅到中國國家安全的國家,沒有任何一方能承受兩國關係惡化、甚至對抗的結果。

習近平致力於與美國建立友好關係,因此不會選擇與俄羅斯正式結盟;中國近年也對歐洲國家多方伸出友誼之手,如德國、英國等等,歐盟正面臨經濟、難民等危機,正需要中國這樣的經濟夥伴,加上美國總統川普開始疏遠北約(NATO)等傳統夥伴,歐洲自然希望多一個盟友、多一分保障。

夾在中美關係之間,最令習近平頭疼的恐怕是北韓金氏政權, 9月初金磚國家峰會在廈門開幕之際,印度與中國僵持2個月的軍事對峙都為此平息,卻傳出北韓成功試爆「氫彈」,金正恩此舉等於讓北京當局難堪,而且過去兩年來,金正恩對抗美、日、韓的態勢越來越張狂,也是中美關係近期不睦的主要爭執點。

2017年9月,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中)視察該國「核武器研究所」,現場察看一枚據稱可由洲際彈道飛彈搭載的氫彈。(AP)
2017年9月,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中)視察該國「核武器研究所」,現場察看一枚據稱可由洲際彈道飛彈搭載的氫彈。(AP)

2017年9月,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中)視察該國「核武器研究所」,現場察看一枚據稱可由洲際彈道飛彈搭載的氫彈。(AP)

民族主義雙面刃

中國如今已然是大國,中國人民的自信心也逐漸高漲,在「中國夢」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宣傳下,民族主義已經攻佔市場,中國也鼓勵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英雄動作電影《戰狼2》票房突破55億人民幣(約250億台幣),甚至成為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代表,即是最佳證明。

中國政府擅長利用民族主義作為外交上的「表態」與籌碼,例如2012年因為日本釣魚臺國有化政策而掀起的反日示威,以及2017年3月反對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而掀起的反韓浪潮等等。但民族主義仍有其危險之處,除了對中日韓貿易帶來影響,南海與東海爭議更牽涉了來自軍方與漁民的壓力,如何利用民族主義達成目的,回應外界時又得在情緒和理性間保持平衡,也是中國外交的挑戰之一。

戰狼II劇照。(圖/C.C. by celinahoran@wikipedia)
戰狼II劇照。(圖/C.C. by celinahoran@wikipedia)

戰狼II劇照。(圖/C.C. by celinahoran@wikipedia)

十九大後的中美關係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日前曾提及,美中關係正處在轉折點,雙方仍在討論如何定義未來50年的美中關係,可見美國仍是北京的最重要考量,令人捉摸不定的川普即將在11月第一次訪中,預期也將是觀察中美關係的重要時刻。


相關報導
聚焦十九大》共產黨舊幹新枝 不可不知的十個重要人物(下)
聚焦十九大》共產黨舊幹新枝 不可不知的十個重要人物(上)

★更多追蹤報導

19大前多怪象,焦點還是王岐山
劉霞「被旅行」離開北京 趙紫陽家屬電話也無法接通
19大節儉辦會 海參大蝦沒得吃
中共19大前地鐵人物同檢 陸網民不帶行李提早出門
「拚經濟」讓台灣犧牲多少?19大前夕 人權團體痛訴中國擴張危機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