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風波中學習 小野:不帶成見看孩子,往往能發現新意


<ul>
<li><a href=

【2021數位專題】實驗教育新趨勢新挑戰,全台250+清單下載↘

一月初,作家小野、也是台北市影音實驗教育機構(Taipei Media School,簡稱TMS)校長的臉書一則貼文,千人按讚,底下百則留言盡是「恭喜」。原來是收到TMS通過實驗教育計畫續辦5年申請通過的通知。「我的內心很平靜,因為我知道我們大家如此努力,不是為自己,而是想要提供台灣的孩子另一種教育的選擇。」小野寫道。

不過TMS自2016年開辦以來的歷程,卻很不「平靜」。由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北市文化基金會共同創辦的TMS,是以培育影視技術人才為主的高中階段技術型實驗教育機構,也是北市柯文哲推動實驗教育的重點學校,當年風光開辦,吸引各界關注。 但辦學上路後,課程設計,人事,招生方式都在變動,5年下來主任換了第三位,也因為機構有政府資源,在北市議會三不五時就被議員「關切」質詢。

採訪時,編劇背景的小野一口氣說起TMS的辦學歷程,像場充滿曲折的戲,但卻是真實走過:初期充滿理想,但開辦後發現「都不對」,像是剛開始課程都是必修,結果學生修不過就不能畢業;課程一度調整為工作坊形式、不排必修,但部分家長認為課程太鬆。後來機構課表從早上排到晚,也曾引入份量重的認證課程;開辦兩年多,第二任主任林睿育上任。曾參與創辦跑蛙自學團、有實驗教育辦學背景的林睿育,希望不要給孩子太多框架限制,想調降每季最低必修學分數和自主學習計畫可抵該季學分無上限等,又引起反彈,如自主學習的學分如何鑑定?想學專業技術的學生希望多一點必修課;一路走來也曾討論辦國中部延續學習;乾脆不要學分制、讓學生3年提一個學習計劃.....。

變化在這所學校是常態,過程浮現的也是教育思維的碰撞:光譜的一邊是相信孩子,多點空白比較好,另一邊不太信任孩子能靠自己摸索,擔心他們什麼都沒學到。回顧過往,小野坦言,當初開辦倉促、資源未到位,3年後孩子能畢業就能出去工作的想法也「太浪漫」,說:「很多東西、沒有實驗(實際做),用想像的都不對。」

TMS走過5年,送出兩屆畢業生,從理想期、動盪期,到現在小野認為在已漸漸步入穩定,機構在課程發展,與家長溝通方式、學生升學進路等都累積了經驗。小野的腦中彷彿印了本畢業紀念冊,受訪時提了數位學生畢業後的動向,有在國內升大學,有的畢業後就工作接案,也有學生出國念書,就像看著孩子長大的爸爸,講來都是欣慰,但也曾經不安:「怕課程弄半天、學生什麼都沒學到。」

TMS摸索的歷程也像許多實驗學校的縮影:學校掛了「實驗教育」的招牌,不等於就健全上路,更多的是從嘗試中思索,如何帶給孩子更好的學習,並實踐學校的辦學理念?而變動的實驗教育也伴隨無限可能,讓與TMS一起走過的小野「悟」出許多心得。以下為小野在實驗教育路上的反思與看見(以下為第一人稱採訪整理):

辦學間發生非常多問題,我要去議會報告、有很多財務限制,資源也不足,我曾經一直好洩氣,灰心到想離開,這樣做太累了。但現在第五年,突然開始有很多優點浮現。再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願意當校長,TMS讓我改變對孩子的看法。

這5年對我最大的訓練是漸漸相信孩子的差異。我在體制內受教育,本身也會帶成見看孩子,譬如這孩子根本不來上課,就是懶,乖乖來上課的就很好。我開過幾次編劇課,最後作業交出來,很多孩子的表現跟你想的不一樣。我一直被刺激,不要太有成見喔,因為小孩可能在某時突然開始轉變。

有小孩都不來上課,愛搗蛋,好像不想念書。第二年快畢業、開始緊張,發現對影視音沒興趣、但對設計有興趣,開始專注做設計,後來考上大學設計系,父母一定沒想到。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這樣,但這至少給我信心是,不要用體制內的眼光看孩子。面對不同的孩子,你只能一直調整上課方式,盡量照顧,譬如他真的不太愛上課,就多點活動式的課。我覺得TMS的優勢是課程設計和教法不太一樣。課程蠻靈活的,很多人知道我們辦學校,會主動問合作, 像是大愛台的節目學生從企劃階段就加入,田野調查到節目做完10週,剛好一季。

現在我倒覺得,不要定於一尊的教育觀念比較對。我們雖做不到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但至少做到課程選擇性更高。

孩子如果原來不適應體制,來到這是被解放的。能自己選擇學習,剛開始可能會興奮,但很快會開始茫然,壓力大到說:「這樣我不是更難嗎?」 可是,這不就是我們當初想創造另一種教育的目的?如果熬過,他覺得也很好,上課時間能配合身體狀態,學習時很清醒,這3年過得自由,那就非常好。孩子一旦適應TMS, 可能會獨立很快。有些人還覺得大學綁手腳、規定多 ,比高中更嚴格而不是更自由。

許多孩子在體制內一路沒事,只是父母親暫時比較安心,乖乖讀書考上高中、大學,那大學為什麼休學率蠻高?因為孩子突然自由了、不想念書。在體制內從小到高中上課、孩子很累。我兩個孩子就是這樣,高中畢業後都曾不想再念書,原來會的東西被壓抑,這是我看到的、很擔心。

一旦稍微自由,自己選擇要做什麼,有些人會意外發現,他喜歡的東西之前不知道,以前只知道這個我不喜歡,可是漸漸的會想至少喜歡其中什麼。有孩子影視音領域的課他都不喜歡,後來發現自己人際關係不錯、行政能力好,拍片時他都當製片,助理,幫大家訂便當,畢業後做經紀人也不錯。有次招生,家長就講、女兒什麼都不想做,只有人際關係不錯,喜歡幫人服務、端杯子。我說,你現在講所有孩子的缺點,說不定是優點。

辦學5年後我比較有信心,因為好像一直重複同樣問題。家長抱怨,眼淚一直掉,可是我心裡很平靜,因為看到蠻多學生畢業情況。我會跟他解釋,你可能過於憂慮,其實你講孩子的缺點,在我聽是優點,因為我們前面就有這樣的孩子。所以我說5年下來最大的收穫是,不帶著成見跟偏見看孩子,往往看到一個很不一樣的結果。

小野表示,TMS希望帶給孩子更多自主性。圖為TMS校友趙紫廷與夥伴參與寶藏巖光節的創作,趙紫廷分享,當初發想要做個「奇形怪狀」的作品。黃建賓攝。

Q. TMS學生的畢業出路?從學生分享在TMS的學習歷程裡,您看到什麼?

TMS接受評鑑時,有人跟我們轉達學生大部分都想升學,一聽我想,那不是跟當初辦學方向完全相反?我們得調整,但又不能調整到辦學都是為了升學,這樣又變成補習班、職業學校的概念。

目前我們還是盡量說這裡不是為了升學。有學生自學計畫是用一季時間準備學測,我們只好說可以啊。他讀這一兩年、知道自己對影視音沒什麼興趣,沒有勇氣3年後就去工作。後來漸漸發現,3年後去工作的要求太浪漫。當初認為15歲來、接受些產業訓練可以提早工作,但家長會覺得、高中畢業就工作不好吧,我們辦學理想跟整個社會價值、家長想的不同。孩子要讀大學是有的,但如果又拖延4年,那不是跟原來念實驗教育的目的不太一樣?

我們有不少孩子是一邊讀書,一邊接案。最理想是考夜間部,白天自己有公司接案,跟一般大學生區隔,不只是讀大學而已,因為有3年訓練,有能力接案,幫人拍微電影、做直播。我們要說服家長,孩子跟一般高中職學生的差別是,這3年的選課、上課方式給孩子自主性,會改變一個孩子未來學習的方式。這才是重點。

Q. TMS未來有什麼樣的辦學規劃?

我會整理孩子的出路,譬如升學、哪些學校比較適合我們,也會呼籲突破大學入學方式,開放對實驗教育孩子較好的方式;努力跟產業結合,為學生鋪路,譬如找些願意跟我們簽約的機構,變成辦學夥伴。

我常提「售後服務」,TMS 開辦時提的東西,現在都好了,像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資源。學生畢業後、我把他們找回來,參加活動、看電影、戲劇,還有到產業像是滾石唱片參訪。

我最近想做畢業生成果展,不管孩子是出國、升大學,或產業拍片,追蹤他們畢業後的結果。很多孩子離開TMS後會懷念,發現再也找不到地方像這,給好多自由、機會。有些孩子念書時比較懶散,後來會有點後悔,畢業後繼續回來參加我們辦的活動,比在校生積極。

我想到的是比較整體的,畢業後讓孩子回來、追蹤結果。

Q.TMS經歷不少風波,但您一直都在校長位置上。是什麼支撐著你?

我的堅持在於,我一直想教育這件事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我自己讀過第一志願學校、讀過爸爸覺得完蛋的學校,讀了師大、本來要當老師......所以我對教育這件事很有興趣,怎麼樣學習最好?辦學過程中也曾經痛苦。痛苦是來自於太執著,覺得我這樣做比較對。譬如第二任主任睿育提出自主學習計畫抵無上限學分,也讓我學到一些事,像是她常講,孩子能學到自由是最好的,要關照心靈。她撞擊了你一些體制內老師的想法,對我也是學習,會想、為什麼她會那麼堅持?

老師們提出各種課程設計的想法,我不把這些事情看成是動亂,是本來有沒有最好的學習方式,人類不就是從沒有學校到有學校?學習本來就是沒有定於一尊,當你覺得不定於一尊,心裡會蠻自由,那就努力做,不要想一定這樣對和錯,唯一不變的是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

評鑑時,有人問學生來這邊上課會不會覺得亂?教室都在不同地方?有個孩子答:「未來就是這樣啊!零碎、動亂、不確定的,那不是未來最好的學習?」孩子畢業後的處境、回饋,比你更有信心,那我就更沒有理由沒有信心。我以前來TMS、心裡很多煩惱,但最近這半年,我連腳步都慢,繞來繞去心裡也充滿情感,忽然覺得這蠻好的,發自內心很喜歡,這地方的確是蠻難得的學習環境。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家長是教育參與者,不是消費者——和平實小家長內心話
國中之後怎麼辦?和平實小校長黃志順:先評估這2件事
孩子的考試成績、升學去處,可以在網路社群上公告嗎?

走過不平靜,從年年變化到逐漸穩定

實驗學校辦學反思

Q. 走過充滿變動與挑戰的五年,您最大的學習是?

Q. TMS給學生許多自主空間,孩子能適應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是?

TMS實驗教育機構
TMS實驗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