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因應香港「反送中」運動

香港反送中運動逐漸擴大,幾乎每周都有示威遊行遍地開花,表達港人最深沉的痛訴,而台灣方面也相當關注,不少台灣人群起響應,協助在台港人、港生舉辦聲援活動。今(26)日,有港人在平面媒體登半版廣告,感謝台灣人對香港的支持,還提到台灣人對香港主權的尊重,與中國野蠻奪港的行徑完全對立,並高呼「保衛台灣,重奪香港」。香港人今日於《自由時報》頭版刊載以「保衛台灣,重奪香港」為題的半版廣告,這1120字的聲明稿中,提到台灣在前總統李登輝時期,接下了1842年清朝與英國所簽訂的南京條約,雖然李登輝曾表示,在法理上,如果英國想要把香港歸還,那合法的繼承者,自然就是南京條約的繼承者。但儘管台灣人掌握了南京條約這條香港的命運根源,卻沒有向香港要求任何東西,也沒有命令香港做任何事,只是細心而莊嚴的為香港保管這重要的歷史文件。發表此聲明的港人認為,這反而讓他們感受到台灣人尊重香港人對香港的主權。香港人登廣告感謝台灣人協助保存《南京條約》然而相比之下,中國政府卻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奪取香港,不僅將香港從聯合國殖民地名單除名,還派間諜組織加以滲透,並逼迫英國交出香港主權,甚至在接管香港後,漠視《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基本法》,直接干擾香港的立法和司法制度,利用各種手段羞辱港人,不斷清洗香港的文化、語言、文明和歷史,更奪走他們的自由。而此聲明中也痛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稱,「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認為中國既不尊重《南京條約》,也不尊重《中英聯合聲明》,與尊重契約精神的台灣完全對立,並指出中國從不打算尊重與遵守任何承諾,只會單方面以協議約束他人,香港曾經天真相信中國會信守承諾,結果卻付出沉重的代價。此群香港人呼籲,今天他們只能以自身事例告訴台灣和文明世界的所有人,不要輕易相信中國,他們會以承諾欺騙更多人,建立更大的霸權。最後,他們也祝福台灣人能好好保衛台灣,把民主、自由承傳下去。「假如香港人以死相搏,浴血奮戰而敗,我們希冀台灣會與文明世界的所有人一起挺身而出,重光香港。」聲明中痛訴中國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奪取香港主權「保衛台灣,重奪香港」向為香港人保存《南京條約》的台灣人致謝全文:我們是一群香港人,有幸通過文字在本報章向台灣人表達感激之情,希望各位不會介意花點時間閱讀。今天我們之所以有緣以文相會,緣於1842年清國與英國所簽訂的南京條約。後來清朝滅亡,南京條約的正本,就由台灣人繼承至今。正如台灣前民選總統李登輝先生曾經指出,在法理上,如果英國想要把香港歸還,那合法的繼承者,自然就是南京條約的繼承者。對,你們台灣人著實掌握了南京條約這條香港命運的根源,你們讓它靜靜的保存在台灣。你們沒有因此向我們要求任何東西,沒有命令我們做任何事,細心而莊嚴的為香港人保管這重要的歷史文件。雖然你們不妄談功勞恩德,但我們反而感受到台灣人尊重香港人對香港的主權。相比之下,中國政府為了奪取香港,無所不用其極,包括:把我們從聯合國殖民地名單除名,繼而失去國際自決權利;派間諜組織滲透香港製造內戰;不惜威脅毀滅香港逼迫英國交出香港主權與治權,最終成功威逼英國簽下「中英聯合聲明」,把與中共政權毫無歷史交集的香港交給了北京政府手上。香港淪陷自此開始。不公平的選舉制度讓議會失去代議功能;他們連年濫用基本法「解釋權」,直接干擾香港的立法和司法制度,破壞香港法治;他們每年單向決定從中國向香港殖民五萬人,消耗香港的公共資源幾至極限;他們不斷羞辱港人,更恐嚇以武力鎮壓,或斷水斷糧斷能源;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皇家警察,也被他們洗腦成只懂得無差別開槍的軍隊。他們肆意綁架奉公守法的香港市民,不斷的清洗我們的文化、語言、文明與歷史,不斷竭力奪走我們的自由。中國政府既不尊重《南京條約》,也不尊重《中英聯合聲明》,正如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Philip Anthony Hammond指出,中國已經嚴重違犯了《中英聯合聲明》的莊嚴承諾。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聲稱「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可見中國政府的態度與尊重契約精神的台灣完全對立,他們從不打算尊重與遵守任何承諾,相反卻會單方面以協議約束他人。香港人曾經以世界文明標準天真相信中國政府會信守承諾,結果現在整個香港也得付出沉重的代價。今天我們僅能以自身為事例,告訴台灣人與文明世界的所有人,不要相信中國政府的任何承諾,不要相信他們簽署的任何協議。不論《南京條約》與《中英聯合聲明》,對他們而言都只是欺世的廢紙。他們會不斷以承諾欺騙更多人,建立更巨大的霸權──你們必須當心。我們無以答謝台灣人對香港的尊重及關懷,但求在此略述港人慘痛的教訓,希望台灣朋友接納港人勸諫,引以為戒。我們祝福台灣人能好好保衛你們的國家,把你們的民主、自由承傳下去。假如香港人以死相搏,浴血奮戰而敗,我們希冀台灣會與文明世界的所有人一起挺身而出,重光香港。(民視新聞網/黃嘉儀 報導)
圖片來源:民視

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22日表示,針對香港的「反送中」示威遊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表現「非常負責」。這句話聽進習近平的耳裡,不知道是「讚揚」?或是「期待」?面對嚴峻的香港情勢,川普最近曾陸續表達了他不同的看法。7月12日,川普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在白宮舉行雙邊會談前,接受記者訪問說,他理解香港民眾示威的理由,相信他們能解決問題,也希望他們能和中方一起解決問題。18日他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則表示,示威抗議者明顯發揮重大作用,他們在與北京當局打交道時「非常有效」。

川普常常語出驚人,但對香港局勢的反應卻非常謹慎,不願就「反送中」運動提出的訴求,具體表達支持之意,原因當然是從美國的利益考量。對川普而言,當務之急是美中的貿易談判。川普不願因小失大,觸動中共那根涉及主權的敏感神經,迫使中共做出讓美國預期不到的激烈反應。

「反送中」運動愈演愈烈,不但超出港府當初的預期,更瀕臨北京能夠容忍的底線。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6月15日宣布暫緩《逃犯條例》的修訂,並於18日在記者會上公開向市民道歉,並承諾不會重啟修訂程序,但於事無補。抗議民眾於7月21日蛋洗香港「中聯辦」,並爆發百名白衣人在港鐵元朗站攻擊路人的流血事件。在此關鍵時刻,有關中共動用駐港解放軍的傳聞立即甚囂塵上。

根據外電報導,駐港共軍部隊司令員陳道祥少將,曾於6月13日對前往拜會他的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表示:「解放軍不會違反長期以來不干涉香港事務的原則」。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北京認為主權受到挑戰,民主成為民粹並導致情勢出現失控時,北京還會繼續韜光養晦嗎?

既使在外交層面上,鄧小平當年揭示的韜光養晦戰略,都已在中國大陸學界引起質疑,更何況是處理像香港這種被視為純屬內政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日前受訪指出,總體來說,中共韜光養晦有它的正面性,避免了很多矛盾,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創造了很好的外部環境。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個戰略應做出調整,因為第一,中共日益強大,無法繼續做到韜光養晦;第二,民眾態度轉變,不再容忍韜光養晦;第三,中共國家利益增多,須加強保護能力;第四,國際要求中共擔負更多責任。

中共處理香港問題,不必列舉上述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24日舉行《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發布記者會,當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被問及香港問題應如何解決時,他搬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第三章第十四條的規定,指稱香港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向北京中央請求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稍早幾天,中共陸軍74集團軍官方微博「鋼鐵先鋒號」,於22日發文稱該集團軍某旅,在離香港不遠的廣東省湛江市某海訓場,模擬了一次「突發暴恐情況處置演練」。

中共動用兵力處理香港問題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正巧1989年爆發天安門事件時,主張採武力鎮壓的前中共總理李鵬7月22日在北京病逝。李鵬是在鄧小平把「六四」定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後,奉命採「快刀斬亂麻」的解決辦法。僅管中共當前所處的內外環境,已不同於當年的「蘇東波」事件,但中共維持共黨專政地位的意圖,並沒有因時空的變化而有所轉移。對習近平而言,「維穩」特別重要,他不能讓香港的「動亂」產生外溢效應。

我們有理由相信,川普為了競選連任,此時此刻不願見到中共對香港用武,因為這會讓美國處於進退維谷的窘境。美國對外政策一向兼有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雙重特質。理想談道德,現實講利益。但現實主義永遠是主流,也就是「利益壓倒一切」。1970年代美國卡特總統執政時,曾提出「人權外交」的概念,也就是把人權做為對外政策的工具。臺灣和美國享有共同的價值和制度,當臺灣對香港民眾爭取自由和民主的呼聲同表支持時,也不要忽略了,臺灣自己的利益在哪裡?

實際上,臺灣早就有自己的香港政策。在香港「九七」主權移交時,政府提出對香港情勢的立場與政策說帖,其中強調:「我們對港政策的目標,是希望香港今後能持續自由、民主、繁榮的發展,同時也希望能建構『九七』後臺港關係更完整、更和諧、更穩固的架構,以加強臺港交流,並為臺海情勢及兩岸關係,創造一個和緩良好的環境。」我們認為,這份政策說帖,也適用於今天我們面對的香港新情勢。

我們也注意到,在中共發表的最新《國防白皮書》當中,把民進黨當局的政策批評是「強化敵意對抗,挾洋自重,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此外,針對所謂「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白皮書》聲稱:「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環球網》指出,與2013年及2015年發布的兩版白皮書相比,最新發布的國防白皮書對「臺灣問題」的描述位置更加提前,且單獨成段落,篇幅增加,措辭也更嚴厲。

臺灣已進入總統和立委選舉的熱季,有些人遇到香港「反送中」就不免見獵心喜,以為可以用來操作「反中」議題爭取選票。我們不接受對岸企圖以「一國兩制」的模式,處理兩岸關係與未來中國的統一問題;但也不能為了選票,把「反中」反到作繭自縛,把臺灣的地位拿來和香港相提並論。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