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科技瞬變下的經營模式創新

工商時報【王建彬商研院副院長兼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 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曾說:「現今企業的競爭,是經營模式與經營模式之間的競爭」。看最近,風起雲湧的科技產業經營模式就可知其中奧秘。 科技業以訂閱制為核心的主流模式,正方興未艾。根據Garner公司估計到2020年將有80%軟體供應商將轉為訂閱導向的經營模式,永久授權與維修將逐步下滑。Adobe即是這場經營模式改變的受益者,2013年Adobe採訂閱制以來,股價從50幾美元漲到2018年的200美元左右,還成為美國商學院經典案例,即可看出此經營模式的威力。 此期間,硬體產業也產生很大變化,提供雲端運算平台服務的Amazon AWS(Amazon web service),改為簽訂租用契約方式,把成本列為營業費用計算,造成Amazon股價屢創新高的原因,近期與微軟股價一起創新高峰。 在傳統產業方面,過去快時尚要2∼3月才可生產出來,現在已進化到C2B模式,網紅在紐約精品╱倫敦街道看到某個迷人的圖案與或剪影,手機拍下照片,張貼在社群媒體,設計團隊可能只有幾周甚至幾天時間生產一個成品,然後銷售,時間壓力把供應鏈逼到極限。如此可以減輕庫存成本的風險。 另外一種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模式,是由電子鍋公司─傳統家電企業以提高銷售量獲取利潤為目標;升級至科技公司─專利技術發展壓力電子鍋與壓力調節閥;再升級至網路公司─電子鍋聯網,與其他設備相連,APP找到食譜,網上社區交流,手機操控電子鍋變成一家網路公司;此後進階為大數據公司─每天買主幾點做飯、喜歡吃甚麼米、喜歡的米是硬還是軟、住在哪地區、這地區的人吃甚麼米?對消費者使用習慣進行個人與集體分析;最後轉型為精準管道公司─一千萬個使用者喜歡吃甚麼?APP裡可以透過競價排名賣米,還可以銷售其他相關產品。透過資料分析出每個使用者最喜歡用哪個牌子的產品,就可以實現精準推送。 在新興產業方面,以近期很受歡迎的路跑活動而言,全球跑步人口逐年增長,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美國跑步人口4,500萬人,日本800萬,台灣約485萬人,運動筆記公司結合平台虛實整合,以運動賽事為核心,結合運動筆記社群媒體、報名、計時、賽事承辦、訓練、寫真、防護、旅行與網購,未來更擴及健行、自行車、健身籃球等,此種模式已帶來初期業績五倍的成長,經營模式的思慮可謂第一功。 但不管科技產業、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從解決使用者痛點入手才是王道,日本的Curves運動中心,發現女生上健身房的痛點為:不想與男生一起上健身房;不想讓男生看到自己上健身房的樣子,男生用過的器材都會留下汗漬,看了就不想用;不想看到男生賣弄肌肉;不喜歡看到健身器材只是冷冰冰排列,毫無裝潢可言;每個月須付1萬元日幣,太貴;不想在鏡子看到自己運動的樣子;重量訓練器材對自己負荷太重。 由痛點下手,提供服務的核心(女性專用,U型30分鐘結束、價格5,900日圓),服務的實體(輕的油壓器材),服務的附加價值(沒臭男生、沒鏡子、不化妝、不要機器排排列的枯燥),成功推出市場。 選擇了不同的經營模式將決定你未來要採取不同的定位、價位、顧客、通路、顧客關係、關鍵活動與核心能量,工程浩大。商業發展研究院累積的70幾個營運模式的原理,可作為企業發展發展關鍵轉折點的協助,走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