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萊劑曾用治氣喘 過量有害

賴秀穗表示,萊劑作為飼料添加物牽涉到毒性議題,科學家也做了猴子、老鼠、狗等動物實驗,再做人體試驗。(本報資料照片)
賴秀穗表示,萊劑作為飼料添加物牽涉到毒性議題,科學家也做了猴子、老鼠、狗等動物實驗,再做人體試驗。(本報資料照片)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乙型受體素,過去研發萊劑主要是作為氣喘藥使用,但因劑量需很高才有藥效而未成功,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雖然萊克多巴胺與氣喘藥成分類似,但劑量卻相差十萬八千里;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過敏氣喘專科醫師林應然指出氣喘藥副作用包括心跳加快、焦躁不安、發抖等,原因是藥物需有效就須有一定劑量,其實一個東西是不是毒,重點在劑量,像水或咖啡,過量都會有害。

台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美國禮來公司過去研發萊劑主要是作為氣喘藥使用,但因劑量需很高才有藥效而未成功,後來發現,動物使用萊劑後瘦肉將增多、排泄物也會減少,可降低飼料成本,許多實驗也因此展開。實驗發現,萊劑的半衰期為4小時,若一開始的濃度是10,4小時就降至5,再4小時降至2.5,因此禮來便與農業部門申請作為飼料添加物。

賴秀穗表示,萊劑作為飼料添加物牽涉到毒性議題,科學家也做了猴子、老鼠、狗等動物實驗,再做人體試驗。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每年開會審核添加劑的殘留量,禮來是在提出申請的第3年才通過,通過後,CODEX便以10微克作為萊豬萊牛的殘留標準。

目前台灣、歐盟都未開放豬農使用萊劑,林應然表示,歐盟之所以不使用,提出的原因是人體試驗太少,認為有疑慮,不過歐盟的爭執已是2012年前的事。至今歐盟仍不開放,除這項原因,另一原因是市場區隔,若不區隔,歐盟可能贏不了美國,其他可能的原因則是對動物不夠尊重,台灣不開放豬農使用萊劑,好處是善待動物、做產品區隔,讓民眾不想吃萊豬時能有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