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living with COVID-19是「與病毒一起生活」,不代表躺平

如果台灣要和新冠病毒一起生活,目前的條件是什麼?有哪些面向要納入考量?

2022年1月至今4月,常看到網路文章和新聞使用「與病毒共存」的說法,但這個詞的原文「living with COVID-19」其實在世界各國,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並不代表完全回到和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一樣的生活。

是否選擇放寬檢疫措施,也各有利弊。如果台灣要和新冠病毒一起生活,目前的條件是什麼?有哪些面向要納入考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看法。

專家怎麼說?──陳紀如(陽明交大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

Living with COVID-19這個議題,我覺得還是要以科學的證據來說明,也就是不是憑感覺,而是以數據。

國外已經走過的路,台灣正要經歷,但是台灣很幸運的是:

(1)疫苗接種已經有很高的比例,
(2)已有數個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3)篩檢的量能也提升了,
(4)醫療量能也較前提升,
(5)目前感染者多為輕症或無症狀,致死率已經較前大為下降。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顯示,在人類肺上皮細胞及小鼠的實驗中,新冠病毒Omicron(SARS-CoV-2 B.1.1.529)的確在複製及致病性上,較原始株(Wild-type strain)及Delta病毒(B.1.617.2)弱化了,但這些結果,是否會完全反應在人上的感染,必須由臨床的資料來印證。(參考資料:Shuai, Huiping, et al. "Attenuated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B. 1.1. 529 Omicron." Nature (2022): 1-1.)

未來會如何發展無法預期,但可以預期的,在不斷的疫苗、宿主免疫、抗病毒藥物的壓力下,病毒將不斷的變化。我認為假以時日,大部分的人會遭受自然感染,然後漸漸的大家會習慣病毒的存在,就如同我們早與其他株的冠狀病毒(229E、OC43、NL63、HKU1)共處一樣。

專家怎麼說?──施信如(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

國外的「living with COVID-19」意思是跟病毒一起生活,比「與病毒共存」更適切。從病毒學的角度來看,病毒不會消失,但還不知道它會造成大流行的時間是多久,很難預估。此外,群體免疫的情形,以及其他新病毒的出現,都會影響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趨勢。

舉例,目前已經有流感疫苗讓3歲以下的幼兒可以接種。如果民眾感染了流感,也容易取得治療的藥物「克流感」。

但相對的,COVID-19還沒有5歲以下可以接種的疫苗,口服藥物在台灣也還不容易取得。如果家中有成員在外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沒有症狀,很容易近距離傳染較高的病毒量給家中其他人,又難以得到治療藥物。比起流感,台灣還無法放心的與新冠病毒一起生活。

美國從今年(2022)3月後實施「檢測與治療」計畫(Test to Treat),讓民眾可以在「一站式」的醫療機構快速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且在確診後不必等待、當場即可領取治療的藥物。

台灣目前正在採購新冠口服藥物,但整備還不夠清楚,可再加強,以利應付「living with COVID-19」。應該要密切關注國際最新研發的新冠藥物,並要特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的問題,也應提早洽談藥物進口台灣。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樟宜機場有望成2022亞洲最繁忙機場,新加坡「與病毒共存」的祕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