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光影交錯 如幻似真 林布蘭的〈夜巡〉與〈解剖學課〉
文/許峻源
10 月30日下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參觀「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因為參觀的時間不多,所以只是以「走馬看花」的方式,重點瀏覽西元17世紀時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被後世尊為畫家三傑的林布蘭.范萊因(Rembrandt van Rijn)、楊.維梅爾(Jan Vermeer)、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的名作,並恭逢其盛看見鎮館之寶《夜巡》維修保養的特別展示。
當時心裡暗念,回台灣後要把「窖藏」在書架上林布蘭.范萊因(Rembrandt van Rijn)和楊.維梅爾(Jan Vermeer)兩位的畫冊再拿出來好好端詳一遍。
返台調養幾天後,11/04到圖書館借四本書,想藉由書本資料展延強化一下歐旅四國的地理與人文記憶,其中一本,書名叫《林布蘭的光》。
〈尼古拉斯.杜普博士的解剖學課〉
今早天猶陰暗,夢醒難寐,起身翻閱《林布蘭的光》書中的最後一篇「林布蘭的光」,天亮後再把它續讀完結。
原來,本書是日本推理小說,是小說家門井慶喜的名作(門井 慶喜/かどい よしのぶ Kadoi Yoshinobu,1971年11月2日—),故事圍繞著林布蘭.范萊因(Rembrandt van Rijn)的成名作〈尼古拉斯.杜普博士的解剖學課〉(按:這幅油畫作品完成於1632年,畫現存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不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時空的展延是由163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外科行會(the Amsterdam Guild of Surgeons)直到1892年的日本東京,引發出來的明治名人包括岡倉天心、以及森鷗外,還有上野的東京美術學校。當然故事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主角試圖把一幅高價〈杜普博士的解剖學課〉的由天心署名的擬摹畫作賣給一位事業家,最後成交,期間的描述曲折跌拓又深具文化意涵,讓我「甜入」心坎。
本書的原作書名叫〈天才までの距離〉,中文應該是「與天才的距離」,但中文書名直稱〈林布蘭的光〉,很有意思。
原來〈林布蘭的光〉是專有名詞,英語叫Rembrandt lighting,俗稱林布蘭式照明或三角光,
是現代常見於肖像攝影的一種照明佈局方式,在肖像攝影尚未發明前,林布蘭就使用這種照明方式,展現在他的畫作中,因而得名,林布蘭式照明的一大特徵,是在受光面部的另一端出現一個呈倒三角型的亮區。
端詳林布蘭的名畫,感受大師對明暗和人物的鋪排,真的很有意思。
林布蘭自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