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應對全球變局需「藍」「綠」合作

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不僅加劇全球貧困及營養不良也暴露了當前糧食系統的脆弱性。現行的糧食系統不僅耗費全球四分之三的淡水量,還佔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犧牲生物多樣性,卻仍然無法滿足當前人類的營養需求,迄今不僅有 8.2 億人缺乏足夠的食物,且全球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未來在氣候變遷、疫情流行、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衝擊下,想達到全球「零飢餓」和為所有人提供負擔得起的健康膳食的目標更不樂觀,現有的糧食系統結構不合理確實需要轉型並調整農漁產品的比率,重新架構全球「新食物」供應安全網,才能讓人們吃得飽,吃得健康。然而從過去的糧食系統轉型經驗,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公共投資,技術支援及公共政策引領,不是哪一個國家或組織可以單獨應對。

全球民眾想達到可持續和健康食膳,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從攝取牛肉和富含飽和脂肪和糖類的食物轉向魚類、蔬菜、堅果等營養食物,除了廣為人知的綠色蔬果外,藍色食物(Blue food)不僅可改善營養狀況,減少世界各地的糧食危機,還具有減少食品系統環境壓力,恢復生態和諧的巨大潛力,符合FAO可持續發展目標,也是糧食系統轉型的重要方向,目前全球大約有 10-12% 的人口依靠藍色食物維生,藍色食物正受到全球關注。

藍色食物受到全球關注

藍色食物指的是在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中,捕獲或養殖的魚類、無脊椎動物、藻類和水生植物,又稱水生食物系統(aquatic food systems),種類具多樣性且內含多種微量營養素(例如鐵、鋅、碘、錳)、維生素(例如A、B12)和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例如 EPA 和 DHA),全世界有超過3000種水生動植物供人類食用,為超過 32 億人提供蛋白質和其他有價值的營養,也有助於降低與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直腸癌和乳腺癌等)的發病率,藍色食物在營養價值和可持續性收益潛力方面,優於陸生動物源食物,未來還有更大的潛能。

藍色食物來自海洋捕撈與水產養殖,隨著人們對需求的增加,生產也轉向可持續性藍色水產養殖。而依照《巴黎協定》達成全球負排放,全球糧食系統需在2024以後達到淨碳匯。據研究顯示全球最常見的養殖品種,包括鯉魚、鱒魚、鮭魚、鯰魚和吳郭魚,其對環境的影響遠低於牛肉、豬肉或羊肉,在所有藍色食物中,又以養殖海藻和雙殼類產生的環境壓力最低。不過在擴大可持續性藍色水產養殖規模的同時,也需要透過政策、法規和技術來減輕其對鄰近生態系統、工業和社區的影響。

未來藍色食物想要達到增產暨減碳目標,除了在整個系統中建立復原力和適應性管理外,需有賴不斷的研發、創新和金融投資,只是這些作為往往超出小規模漁民和養殖戶的能力(目前全球漁撈及水產養殖多數屬小規模經營),凸顯了公共研究、獎勵投資開發和技術移轉的必要性。不過隨著國人飲食西化以及人口結構改變,年輕一代偏好肉類更甚於魚類,使得近年來國內牛肉消費成長最大,魚類消費量則呈現衰退現象,政府科研機構應針對消費者不喜食海產的現象,多研發推廣安全品質佳、價格合宜及方便處理的水產品。並加強推動「食魚」教育,將海產納入國人日常飲食並從小培養國人親海和愛吃海鮮的習慣,既可有助於國人健康又可維護漁業生態環境的永續。

極端氣候、疫病流行和糧食短缺危機為本世紀人類面臨的三大挑戰。而台灣處於極端氣候熱區且糧食(稻米除外)高度依賴進口,鑑於藍色食物可滿足人類糧食營養需求、提高人體免疫力及緩解溫室效應,台灣又有發展的潛能,蔡政府除了應積極推動可持續性的綠色農業(友善、安全、健康、循環、生態)並加強綠色農產品的全程監管和雙邊或多邊互認,讓消費者能安心採購,進而提高台灣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外,亦應將藍色食物納入有關國人營養健康和確保糧食安全的國家戰略並付諸實際行動,別只是喊口號,也惟有「藍」色食物和「綠」色農業充分結合,才能確保全民免於世紀性災難!


政府科研機構應多研發推廣安全品質佳、價格合宜及方便處理的水產品。並加強推動「食魚」教育,將海產納入國人日常飲食並從小培養國人親海和愛吃海鮮的習慣,既可有助於國人健康又可維護漁業生態環境的永續。示意圖/Pixabay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