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新樓醫院紀事:從誕生到成長的歲月

1989年4月13日,我在台南新樓醫院出生。從小,我的身體不太好,常常生病。不過,在慢慢了解自己的限制後,反而更加能夠釋懷!1999年,暑假。我的爺爺過世!在10歲那年,我第一次明白死亡。雖然,我對死亡本身知之甚少。但,我對死亡前所經歷的那段路,記憶由新!

2013年,我從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畢業,回到了台南新樓醫院。我發現,這裡跟我曾經實習過的成大醫院與做過實驗收案的奇美醫院,有非常大的不同!這裡的人們總是非常親切,走在路上就像是「認識你很久一樣」,會親切地向你打招呼!

由於,我工作的地點位在台南新樓醫院的附設安南診所。這是一個位在家附近的小地方。很令人意外的,當我走進「預定」的治療室。整個空間是空蕩蕩的。那是「一個半」大的透天厝,所搭建出來的明亮位置!我好奇地東看看、西看看,這一切充滿了特別。

沒多久,有工人來丈量電器管路與櫃檯和移動櫃的尺寸。我一邊細細算者每段櫃與櫃間的距離,一邊看著工人們賣力地做著櫃檯的裝潢雕飾。由於,每次來訪的時間都無法太長。我就必須回到台南新樓醫院總部,打卡下班了。因此,就像出任務一樣。到診所的時候,就能看到治療室一點一滴的變化……

那日,當所有的儀器、桌椅、治療床都運到的時候。心中有一股感動!我在內心吶喊著:「終於要搭建一個屬於自己心中的地方了!」然而,一切沒有這麼容易。許多細節需要討論和調整的。尤其,當我的同事到來之後,似乎挑戰才剛開始……

過往,我習慣自己一個人處理治療事務。這是在自費市場中,養成的模式。但,到一個需要重新建立制度、摸索過程、與人搭配的新地方,全新的適應必須啟動。起初,我做得並不好。與同事間的齟齬從對治療室的認同開始,讓我在起步試圖說服同事的急切中,大摔了跟頭。或許這樣,我更加急切地想要關心同事的心情,造成抗拒與尷尬處境下的進退兩難……

那時,我沒有一天不想要離開的。因為,不管在工作上,或是與主管互動的過程,皆充滿了「被怪罪」的罪惡感。我感到難受,時間異常地難熬,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頭先想到的是「去上專業課程」,讓自己能夠重拾對治療的熱情。不過,全身似乎一點動力都沒有,即使眼前上著專業課程,內心卻失去在學時的那份渴望。這種感覺讓我更加慌亂……

這樣的聲音,不斷在我腦袋迴響。我隱約知道,這並非我的期待。這段時間,我總是跑到台南政大書城,去療傷止痛。說也奇怪,也只有在書堆中,我才能暫且遺忘現實中的不愉快……

這是段浮浮沉沉的日子,縱使我想振作,依舊欲振乏力。當然,我嘗試過轉職。我在104偷偷放上了履歷,想要整個轉行。對我來說,我似乎感受不到當物理治療師的快樂。那時,很湊巧,有一個台南科學園區的徵才機會,是生物科技的公司。我抱著沒有退路的心情,去面試。結果被面試官,狠狠刮了一頓。他說:「我沒有時間像高中生一樣教導你。我真的搞不清楚我們老闆,幹嘛請你這位什麼都不懂的人來面試。浪費我的時間……」當下,我覺得我的臉紅紅的,伴隨著憤怒與不甘心。我在心裡跟自己說:「終有一天,我要成為我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昂首挺胸的人!」

我有好一陣子懼怕去上班。上班的那五天總是特別地難熬,只有周末可以稍稍喘口氣。我藉由上課與看書麻痺自己,想要忘記所有的不愉快。在最孤寂的時候,我想起小時候最喜歡的醫師作家-侯文詠。那刻,我期待自己也能像侯文詠一樣,開心、恣意地揮灑自己的生命故事!

有趣的是,就在生命的轉彎口處。遇到了醫院院牧部的前輩。那時,適逢聖誕節,他們來到治療室唱聖歌,也在偶然間,發現了我的姑丈。前輩說道:「哇!費老師你怎麼在這兒?」原來,前輩曾經跟姑丈拍過微電影,算是舊識。我於是趁機跟前輩說:「這位是我的姑丈!」

也因為這樣,在那年冬天,前輩向我邀稿。就是因為前輩的那句話:「為何你不寫寫治療室的故事呢?」這讓我開始嘗試書寫,身邊的病人故事!我發瘋似地書寫,想要讓時間暫時停留在愉快的片段中,不要離去……


「為何你不寫寫治療室的故事呢?」這讓我開始嘗試書寫,身邊的病人故事!圖/作者提供
縱使,這些日子以來,跟同事間的爭吵依舊不斷。但,慢慢地,我可以收住了自己的內心。在書寫的過程中,我加深了跟治療室間的連結,也逐漸拋下自己一直以來愛面子的性格。也許,正是因為承認自己的無力、無能與軟弱,才能用另一種心情來看待自己真實的內心狀態吧!

不知何時起,我開始嘗試寫卡片給同事,慢慢抒發自己對同事的感謝與對治療室的期許。這樣的方式,使得同事也開始回應我的善意。過去,我們說話總是會互嗆與劍拔奴張。後來,我們慢慢學會細細討論,讓彼此的意見都能夠得到採納與共識。這樣的過程並不容易,我們也是藉由放下成見,才能前進!漸漸地,我能夠在書寫中,達到平靜,以及持續創作下去的能量,找到生命的火花!

此刻,我覺得有回到「家」的感覺了!雖然,一開始工作的歷程並不順利。但,有幸在一連串的摸索與碰撞中,因著身旁的「愛」和「溫暖」,以及前輩、同事們與上帝的賜福,才能找到「屬於我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而好好「陪伴」自己,也「陪伴」了更多身旁的人!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