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李登輝紀念音樂會,思考新時代台灣人的大課題

李前總統過世兩周年,將於9月13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2022年李登輝紀念音樂會」,由李登輝基金會主辦,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協辦。演出者是具國際水準又很本土,具響亮知名度的「福爾摩沙合唱團」,民眾可得盡早購票。台灣子民齊聚一堂追思「台灣之父」。

早在2015年底曾與福爾摩沙合唱團指揮蘇慶俊教授聯絡過,當時我負責編輯由基金會出版厚達600頁的《生命之旅》,這是李總統晚年深度訪查實錄暨言論集,我在數萬張的影像中精選了數百張,一張張與土地、人民親切互動的影像,觸動我心,當時便有著使命,覺得應該要有場兼具視覺與聽覺的音樂會在國家音樂廳舉行,讓李總統回味著自己所走過的地方,所見的朋友,更讓國民認識這位90多歲的老先生,晚年何以還如此力行?他想最後再看看他所熱愛的台灣,在走遍台灣後,放不下一腔的關愛,他提出「第二次的民主改革」。

李前總統不僅是改變台灣命運的政治家,他對生命、信仰、價值、國家願景等等的論述,都展現「哲人總統」豐厚的人文素養、學識智慧。圖  /  取自李登輝基金會臉書
李前總統不僅是改變台灣命運的政治家,他對生命、信仰、價值、國家願景等等的論述,都展現「哲人總統」豐厚的人文素養、學識智慧。圖 / 取自李登輝基金會臉書

那時因為條件不足,我的大計畫沒成,我向蘇老師致歉。離開基金會數年,李前總統也過世了,今欣聞「2022年李登輝紀念音樂會」將於國家音樂廳舉辦,多年前的理想得以實現,難得的演出盼大家能到場聆賞。

李先生為21世紀的台灣奠下基石,晚年出版如《餘生》《新時代台灣人》等書,盼重塑台灣人的新面貌,重建台灣人的新心靈,基金會更出版一部部台灣文史藝術套書及影像。李前總統不僅是改變台灣命運的政治家,他對生命、信仰、價值、國家願景等等的論述,都展現「哲人總統」豐厚的人文素養、學識智慧。

李前總統不談台灣民族主義,思考的是新台灣人的自覺。他認為透過公民意識、社區營造、土地認同,凝聚生命共同體之台灣意識,才是「新時代台灣人」奠定新國家的基石。

李前總統認為,領導者不要覺得學生不懂,應該要照顧年輕人,讓他們充分發揮,聽他們的意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年輕人沒有利益關係,想的都是國家與人民的問題,才提出要求,「動機很好、很單純」。圖 / 朱孟庠提供
李前總統認為,領導者不要覺得學生不懂,應該要照顧年輕人,讓他們充分發揮,聽他們的意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年輕人沒有利益關係,想的都是國家與人民的問題,才提出要求,「動機很好、很單純」。圖 / 朱孟庠提供

李先生強調台灣人民的共同體意識,必須是民主的,不是民族的,台灣民族主義若與中華民族主義抗衡,力量懸殊;然而「民主台灣」與「封建中國」抗衡,就不只是小國面對大國的無力。在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有機體,公民是基於對民主理念的服膺而選擇共同生活於台灣,此必能超越地緣或血緣等非民主因素之湊合。

美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君悅飯店前又是統獨對立,中國軍演危機時刻國民黨副主席率團至中國,分裂的國家,認同分歧是台灣人的根本課題,也是李先生一生思考的大哉問。李先生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一生都在想辦法解決台灣國家社會的種種難題,晚年提出「新時代台灣人」的論述,相信落地生根、疼惜土地的台灣本體認同,終能化解族群對立,即使是外省族群,也將揚棄漂流意識,終能體會「新時代台灣人」的精神意涵。

2011年李前總統大腸癌開刀了後,就想欲到最愛的台灣各地看看,所以按2012年4月開始,李前總統開始到台灣各地訪問,聽基層的意見。圖 / 朱孟庠提供
2011年李前總統大腸癌開刀了後,就想欲到最愛的台灣各地看看,所以按2012年4月開始,李前總統開始到台灣各地訪問,聽基層的意見。圖 / 朱孟庠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