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維護食安與健康應力推「食魚」教育

萊豬進口風暴未歇,日本核食叩關聲聲催,偏又爆出「食安檢測報告造假疑雲」,民眾實在食不安心,政府除加強把關外,更應把施政重心擺在增進國人的健康。除建議少吃紅肉及加工肉製品外,海鮮作為紅肉替代品,應該是極佳選項,特別在部分魚產品極需拓展消費市場之際,漁政主管部門應把握機會,有系統的來推廣「吃海鮮」有助身心健康。

魚類除美味外,還含有我們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的Omega-3脂肪酸(DHA和EPA),雙胜肽類(如胜肽(carnosine)和甲肌肽(anserine)等)與牛磺酸(taurine),維生素B12、維生素D及其他礦物質(如氦、鐵、鋅和碘),更有助於身體健康和疾病防治,何況與多數農產品系統相比,漁業產出同等營養所釋放的溫室氣體量更低。許多研究顯示從吃魚獲得omega-3要優於攝取來自omega-3的添加物(主要來自魚油),因為從日常飲食中攝取omega-3的成分是最自然的方法。

根據最新「2020-2025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特別建議在每天2000卡路里的基準下,民眾每週至少8盎司海鮮(目前94%的美國兒童和80%的成年人都沒有達到這一指標台灣亦然),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每週應食用8至12盎司各種海鮮,並建議選擇汞含量低的魚貝介類如鮭魚、鯷魚、狗鱈、鳳尾魚、沙丁魚、黑鱸、鮭魚、黑線鱈魚、尖吻鱸、吳郭魚、淡水鱒、鯰魚、牙鳕、右鮃、比目鱼、對蝦、螯蝦、扇貝、牡蠣等,考量海洋汙染及魚類資源枯竭等風險,應避吃鯊魚、深海橘鱸、鮪魚、劍魚、旗魚、鯖魚,這些也值得國人參考。

鑒於水產物容易腐敗變質,各國對水產品品質、衛生與安全之檢驗日趨嚴格。而台灣地處亞熱帶、高溫多濕,更會加快魚介類腐敗之速度,為此漁政機關應該輔導相關業者,從生產(捕獲)、運輸、冷藏、加工、物流、拍賣到零售各個階段皆應注意品質安全,確立低溫流通體系(如數位化冷鏈設備),並實施衛生自主管理作業,才可確保魚貨的新鮮度、品質及衛生,讓消費吃的安心。不過吃生魚的風險,始終是大於吃煮熟的魚,尤其某些魚容易有寄生蟲寄生,消費者還是需要自我衡量,不要因貪圖口腹之慾而傷了身。

台灣人沒有吃魚的習慣

不過全球消費趨勢的轉變亦值得重視。日本為全球第二大水產品進口國,過去日本民眾對肉類的消費量遠低於水產品,但是自日本加入CPTTP肉品進口關稅大幅調降後,日本國內消費肉類的數量增加,2019年日本食物總零售消費額為1729億美元,其中肉品占14.1%,魚貝介類消費只佔5.5﹪(平均每戶採購生鮮海產數量也從2008年的36.3公斤降至2019年的23公斤)。2020由於水產供應量不足(去年日本秋刀魚漁獲不到3萬公噸創50年新低)導致價格上漲,再加上飲食西化、單身人口增加,使得肉類在外食市場的用量也增加,消費者偏好逐漸轉向,台灣消費也出現同樣狀況。

台灣雖然四面環海,洋流交會帶來多元的季節性魚類,但是台灣人並不是親海民族,沒有吃魚的習慣,遑論食魚文化,對水產品的喜好度與鄰國日本相差甚遠,2020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為35.4公斤(愈來愈多是進口的水產品),雖然較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20.3公斤高,卻不及日本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的63.7公斤。隨著國人飲食西化以及人口結構改變,年輕一代偏好肉類更甚於魚類,使得近年來國內牛肉消費成長最大,魚類消費量則呈現衰退現象,這也與海水魚蝦價格高,養殖魚類有臭土味,魚類多刺,有魚腥味,烹調麻煩,藥物殘留等有關,政府科研機構應投消費者所好,多研發推廣安全品質佳、價格合宜方及方便處理的魚產品。

水產對糧食安全貢獻有目共睹,唯台灣漁業發展還有許多待克服難題(氣候變遷、海洋汙染、資源短缺、基層勞力嚴重不足、缺可持續食物鏈等等),未來除了進行供給面改革,提高質與量外,應透過加工技術升級及產品多元化,來符合年輕世代的口味、飲食習慣及消費需求,穩定供需。為了國人健康,政府除了撒錢補貼救助外,更應該儘早開啟「食魚」教育,將海鮮納入國人日常飲食並從小培養國人親海和愛吃海鮮的習慣,既健康又可維護漁業生態環境的永續。這是一個長遠的工作,政府施政別見樹不見林!


作者建議,為了國人健康,政府除了撒錢補貼救助外,更應該儘早開啟「食魚」教育,將海鮮納入國人日常飲食並從小培養國人親海和愛吃海鮮的習慣,既健康又可維護漁業生態環境的永續。圖/民報資料照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