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生活】台灣烏龍茶之父竟是英國人 開創大稻埕茶香歲月

現在台灣的烏龍茶享譽全世界,但其實早期台灣只有生產粗製茶,價值也並不高,而讓台灣茶可以躍上國際舞台的人,竟然是一個外國人。這個老外名叫「約翰陶德」(John Dodd),在100多年前來到台灣,慧眼識英雄地看到台灣茶的優良,有趣的是被稱為「台灣烏龍茶之父」的他,還差一點成為台灣女婿。

1838年出生於英格蘭,約翰陶德由於小時候父親經商失敗,逼得他12歲就得在一家英商「甸特洋行」擔任童工,而且還被派到香港打雜,但是也因為這樣離鄉背井的磨練,反倒培養出小約翰見多識廣、冒險犯難的精神。

清末時期的淡水港。圖  / 邱求慧提供
清末時期的淡水港。圖 / 邱求慧提供

由於工作勤勞,頭腦反應也相當快,約翰很快地就被拔擢為正式的雇員,當時剛好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敗了清廷,迫使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同意開放淡水、雞籠等港埠對外通商,這時許多的英商都到台灣尋找商業機會,甸特洋行也不例外,很大膽地在1860年指派22歲的約翰到台灣考察。

約翰來到了淡水,立刻發現台灣最有商機的產業是樟腦,由於台灣有許多的原生樟樹林,樟樹所提煉的樟腦可以供做醫療、防蟲除臭等用途,約翰為了做樟腦的生意,足跡幾乎踏遍了北台灣各地,深入瞭解各地的風土民情,也因此樟腦的業務蒸蒸日上,成功地幫甸特洋行打開了台灣的市場。

由於當時幾乎由甸特和怡和二家英商壟斷了樟腦市場,其他洋行聯合向清廷施壓,清廷於是在1865年下令,樟腦的船運只限在淡水和基隆二港進行,且必須按規定繳納稅捐,導致英商成本大幅增加,樟腦的生意突然間一落千丈。

清廷命令樟腦的船運只限在淡水和基隆二港進行,並且必須按規定繳納稅捐。圖為告諭內容,邱求慧提供
清廷命令樟腦的船運只限在淡水和基隆二港進行,並且必須按規定繳納稅捐。圖為告諭內容,邱求慧提供

但是危機就是轉機,約翰為了挽救甸特的業務,開始對台灣的其他物產進行調查。

約翰對於台灣的瞭解很深入,為了和原住民打交道,還學會了講原住民的語言,甚至有一個部落的頭目還提議將孫女嫁給他。他在察訪北台灣的丘陵地時,發現木柵一帶種植少量的茶葉,這些茶葉的品質明明就不錯,但卻以粗製茶的價格賣到大陸再加工成精製茶,導致農民的收入很微薄,日子也過得很辛苦。約翰在心裡埋下想要把台灣茶推廣到國際的種子。

沒想到1866年一場金融風暴導致了甸特洋行倒閉,失業的約翰望著木柵的茶園,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他相信台灣的茶葉一定有好的商機,可是卻時不我予。

山不轉路轉,剛好那時約翰結識了一位大稻埕的商人──李春生,兩人商量後,都認為台灣茶是好生意,於是約翰乾脆鼓起勇氣,自己成立一家「寶順洋行」,開始做起台灣茶葉的生意。

當時美國報紙的廣告,主打台灣茶是「茶中香檳」的高品質形象。圖  / 邱求慧提供
當時美國報紙的廣告,主打台灣茶是「茶中香檳」的高品質形象。圖 / 邱求慧提供

為了提高茶葉的品質,二人引進當時最知名的福建安溪茶苗,並和農民們協議種植,但是這些農民根本窮得買不起茶苗,約翰於是貸款給木柵的農民,並且向他們保證收購茶葉,另外,也引進了安溪的製茶師,購製機器在台灣設立茶葉精製場,並打出Formosa Oolong Tea的品牌。

1869年有兩艘載滿13萬公斤的台灣烏龍茶,從淡水港啟航前往全世界水準最高的消費市場──紐約,約翰和李春生畢生積蓄的成敗就在此一舉,約翰因此忐忑不安。

沒有多久,紐約傳來「福爾摩沙烏龍茶」大受好評的消息,所有的茶葉全部銷售一空,約翰和李春生二人手舞足蹈,流下了男兒的眼淚,沒想到過去台灣粗茶的形象,竟然可以打入國際最高殿堂,兩人於是擴大種植面積,從木柵到深坑、石碇、坪林、三峽、樹林甚至桃竹苗地區,隔年的銷售量還大幅增加。

漸漸地許多商人也趁這個機會來到大稻埕,一家一家的茶行被設立,大稻埕搖身一變成為全台灣最繁榮的街市,和茶葉的興盛關係密切。

大稻埕搖身一變成為全台灣最繁榮的街市,和茶葉的興盛關係密切。圖為當時的大稻埕茶行,邱求慧提供
大稻埕搖身一變成為全台灣最繁榮的街市,和茶葉的興盛關係密切。圖為當時的大稻埕茶行,邱求慧提供

依據淡水海關的紀錄,台灣茶葉在1865年外銷約8萬公斤,但是1880年已經高達542萬公斤,而且大多都是輸往美國的高級茶,取代樟腦和蔗糖成為台灣最大的產業,而也因為茶葉的價值提高,農民的收入也增加,更創造了大稻埕的榮景,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約翰和李春生的功勞,所以兩人被共同稱為「台灣烏龍茶之父」。

後來有些良莠不齊的福建茶商來台搶奪這塊市場大餅,造成收購價格暴漲,再加上禍不單行的一場大火,把寶順的茶行燒個精光,約翰從事業的最高峰,突然急轉直下而債臺高築、瀕臨破產。

1877年約翰只好轉任英國副領事,希望找機會可以東山再起,不過一直到1890年,他已經體認到無力再對抗政商關係良好的華商,只好黯然回到英國,終其一生就沒有再回到這個他深耕30年的福爾摩沙。

半導體被稱為台灣的護國神山產業,據統計目前晶片占總出口值的37%,但是在清朝末期時,茶葉外銷占台灣總出口金額超過50%,絕對可以說是當時的護國神山產業,而貓空的山嶺,竟然在這茶金時代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把台灣第一批的烏龍茶輸出到紐約,甚至將茶園擴散到整個北台灣,創造了那時代的輝煌歲月。

現在木柵茶園一景。圖  / 邱求慧提供
現在木柵茶園一景。圖 / 邱求慧提供

只可惜當初差一點做成台灣女婿的約翰,最後一文不名地離開了這個寶島,不過他帶來的觀念和文化,百年來還是繼續淬鍊著台灣,讓台灣烏龍茶依舊馳名全世界。而其留下的茶金傳奇,也一定會在這塊土地上永遠被傳頌下去。(本文獲作者邱求慧同意轉載,全文請看作者臉書,作者為新書「一山一故事」作者,水靈文創出版社出版)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