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六月驪歌聲中話《送別》


日前在 YouTube 上觀看「某校國中男不捨畢業大爆哭!哭到認不出同學:見不到面怎麼辦?」好笑中也令人感傷!
https://youtu.be/H2JKZerzsSY?si=aoaWEeKdil6_u0jR
在 YouTube 也聽到「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送別》李叔同填詞的英文老歌」,在此各校畢業時,格外令人感傷。
https://youtu.be/Q3uSCyPueMQ?si=3nV9M48w0Xe9-XJ_
《送別》是一首由李叔同根據美國音樂家約翰·奧德威的歌曲《夢迴故里》(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旋律,加之日本音樂教育家犬童球溪所翻譯的日本歌詞版本《旅愁》,以中文寫成歌詞的歌曲。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
《夢迴故里》創作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以表達軍人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戰爭的傷感。此曲在19世紀曾於美國廣為流傳,及後傳至日本,於1907年被正在新潟高等女學校任教的犬童球溪將其配以日文歌詞,並取名為《旅愁》。
1905年至1910年期間,李叔同於日本留學,期間他接觸到了《旅愁》這首歌,他被歌曲優美的旋律所打動,並將犬童球溪的第一段歌詞翻譯為中文:
更ふけ行ゆく秋あきの夜よ 旅たびの空そらの
わびしき思おもいに 一人ひとり悩なやむ
恋こいしや故郷ふるさと 懐なつかし父母ちちはは
夢路ゆめじにたどるは 故郷さとの家路いえじ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
獨身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
憶故土,思故人,高堂會雙親
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夢斷心
回國後,因一次其好友許幻園前來話別而有感,借其日本籍妻子春山淑子彈奏《旅愁》時,重新將其配上新詞,並取名《送別》,以表達對許幻園的憶念。所以,國內外皆以為《送別》是由李叔同包辦曲、詞的歌曲,其實是錯誤的。
《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同時又能讓中文歌詞與原來的曲調互相配合。由於歌詞表達出作者對許幻園辭別的憶念,因此長久以來被視為一首驪歌。
現時最廣為流傳的一段,亦是唯一確證的李叔同手筆,是由李叔同的學生豐子愷親自手抄,並收錄於1927年《中文名歌五十曲》的版本如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https://youtu.be/T8HT8zdYOog?si=GqNNIZ51yRC45vK_

花蓮鯉魚潭畔鳳凰花開,圖/張新舟攝

這首歌也讓我想起那一年在花蓮玉里國中實習的春天,是一幅永恆的圖畫,黃澄澄的油菜花開滿學校附近的農田,而校園內則是開滿火紅的鳳凰花,紅黃花互相輝映,美不勝收。https://youtu.be/AoeOapwKlDE?si=JklA7wzWsANFo-M7
那一年畢業典禮時,學校師生共同唱起《送別》,臨別依依,無限感傷。有位才華橫溢的畢業男生特別送給我一首書法寫的詩:「蟜龍潛深潭,猛虎步高岡;男兒須有志,焉能守一方?」至今還掛在我書房中!
無奈中,當年我準備入伍服役,只能與同事和學生話別了,如今多年,他們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