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自然科學與歷史科學分類是從哲學產生出來的

各位讀者大該都知道,今日的學問大致上可以分類為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當歐美的自然科學發展起來、實證主義已掃遍整個歐洲時,德國產生了所謂的新康德學派(德文:Neukantianismus, 英文:Neo-Kantianism),想要守住哲學的領域,而就在這個努力當中所謂的西南學派發現了哲學有著與自然科學不同而特有的提問與方法。

一、西南學派重視康德的實踐理性與判斷力

新康德學派主要由馬堡格學派(Marburger Schule)與西南學派(die suedwest-deutsche Schule)組成。這兩個學派都重視康德,但是重視的方式並不一樣。其中,西南學派是以海德堡(Heidelberg)大學為中心,也被稱作「巴登派」(Badische Schule),其創始者是溫德邦(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完成者是李克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這一派把康德朝邏輯主義發展的方向更加徹底發展。在康德的著作中,他們特別評價「實踐理性批判」,尤其是「判斷力批判」,因而他們被稱為「目的論的批判主義」,但是這一派的「妥當價值」的思想是來自於羅采(Rudolf Hermann Lotze),羅采把柏拉圖的理型解釋為「妥當」(Gelten),西南學派就將之與批判主義結合。本篇專欄主要是以西南學派為中心來敘述其思想的重點。

(一)康德理論的基本介紹

康德的理論並沒有想像的難,但要簡短敘述並不容易。以下簡單介紹,如有不懂之處,想要更理解時,可參考作者的著作——《西洋哲學史-近代哲學》一書。

康德認為人不只是認識理論的主體,同時,也是行為的主體。對於認識理論的主體——人而言,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能夠知道什麼呢?」這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他對之加以回答,但是對於也是行為的主體——人而言,最根本的問題,不用說,正是:「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康德在他的著作《實踐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一書當中,嘗試要去回答。他認為所謂的道德律、道德法則(例如:「只要是人,所有的人都應該如此做」)就是我們的意志遵從我們的「實踐理性」所訂立出來的。

那麼,什麼是判斷力呢?簡單來說,對於美的認識、對於自然具有合目的性的認識能力就是康德所說的判斷力。

(二)西南學派的思想上的特徵

如同前述,新康德學派的最大貢獻是發現了哲學有著與自然科學不同而特有的提問與方法。為什麼這個發現被認為是新康德學派的最大貢獻呢?

1、當時的德國哲學界所面對的是自然科學壓到性的發展,因為自然科學的猛攻,哲學界就陷入危機,舊來的哲學陣營就被迫立於守勢。當時的自然科學家們就認為哲學做為學問來說,是沒有必要的。當時的自然科學家們主張:

(1)人的精神是由腦髓中的精神細胞之微弱電流而決定的,所以到目前為止「討論真善美的哲學」是沒有用的東西。

(2)與其去讀柏拉圖而去想起理型界,不如去解開人的腦髓之秘密,就能夠到達人所認為的真善美。

(3)而且不只是腦髓這個物理性的器官,到目前為止被認為是很神秘的「心」這個精神性的器官之秘密,也因為心理學的發展而即將被清楚揭露出來。

(4)人對於怎樣的狀況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這個問題透過自然科學的實驗是會被弄清楚的,就連是哲學所探究的領域=心,也會被所謂的「心理學」這個自然科學加以征服。

2、歷史主義的威脅

對於哲學來說,成為威脅的不只是自然科學而已,被稱為是「歷史主義」的歷史學的潮流也正威脅著哲學。

所謂歷史主義是因為歷史學的發達而出現的概念,歷史主義認為:在各個時代,有著各自的真理的思考方法。

換句話說,當我們很詳細地去觀察過去的歷史時,很明顯地會看到和現在不同的習慣與真理觀。只要我們看如下幾個例子即可知道:假如我們研究古代希臘的話,我們就會知道古代希臘人所抱持的真理觀,而這和中世紀德國的習慣與真理觀是不一樣的。

對於古希臘的人來說,以宙斯為首的神是有許多的,但是在中世紀的德國,神就只有耶穌基督ㄧ個。

如此一來,歷史學者們就領悟到各時代有各自的真理。各自的時代有各自的真理,真理是有複數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就被稱為「歷史相對主義」。

但是,假如說歷史相對主義是正確的,那麼,哲學家是會很困擾的,因為:在哲學當中,真理如果不是一個的話,那這會是很令人頭痛的問題。因為哲學從柏拉圖的時代開始,就是探討真理的作為。而歷史相對主義就將這樣的作為認為是不可能的,並將之加以否定。

在哲學被自然科學與歷史學圍攻的時代,新康德學派中的西南學派就是想要對於哲學這個學問加以防衛的學派。

二、西南學派的價值哲學

那麼,西南學派是如何與自然主義與歷史主義進行對決呢?在這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人物,一個是溫德邦(Wilhelm Windelband),另一個是李克特(Heinrich John Rickert)。

(一)溫德邦的學問分類——訂立法則的方法與記述個別的方法

溫德邦透過以下的想法,想要守護哲學免於自然科學與歷史學的威脅:

1、他將哲學定位為是:「將自然科學與歷史學加以分離的方法論」,以便守住哲學的特權;

2、換句話說,他使哲學坐在「統率自然科學與歷史學的各種學問之王座」之上。

如果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溫德邦探求將「理科」與「文科」分開的方法,並以哲學是採用此種方法之學問,要使哲學復活。

那麼,他是如何將理科(自然科學)與文科(歷史)分開的呢?從結論來說,溫德邦認為理科(自然科學)是探討恆常普遍的法則,而文科(歷史學)則是對「發生一次的內容」加以探討。

茲以例子來做說明:

牛頓看到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而注意到引力的存在,他這個時候的發現可以說是從自然當中抽出某一個法則,換句話說,牛頓發現了所有的東西假如從高處落下時,會掉到地面這種恆常普遍的法則。

那麼,歷史學的情況又如何呢?歷史學家是像自然科學家一樣,想要去找出普遍的法則嗎?溫德邦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認為:我們寫歷史的時候,並不是想要找出普遍的法則而去寫歷史,而是認為某個事件是很重要而去寫歷史。

舉例來說,拿破崙不會有兩個人存在,因此能夠與拿破崙相比擬的人物並不存在。在自然科學裡,我們可以把水改寫成H2O,但是要把拿破崙這個人物換成代替可能的符號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歷史只能經常記述每一次發生的特殊事件。

溫德邦將自然科學的方法掌握為「法則訂立」的方法,而把歷史學的方法掌握為「個別記述」的方法。

對於溫德邦來說,哲學是對於學問的分類方法加以指示的「學問中的學問」。他給與哲學「統括自然科學與歷史學的角色與定位」。


西南學派中,有兩個很重要的人物,一個是溫德邦(Wilhelm Windelband)(左),另一個是李克特(Heinrich John Rickert)(右)。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二)用所謂的「天才」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即使我們知道歷史學是透過個別記述的方法為之,但是歷史學家能夠具有和自然科學家們相同的統一見解嗎?

換句話說,自然科學家們無論是誰都會同意「萬有引力」這個普遍的法則,但是對於拿破崙的記載,無論經過多久,在歷史家們之間,其論爭不是一直在持續當中嗎?不要說是論爭,就連拿破崙這個存在是否值得加以記述呢?甚至我們都可以加以懷疑。

換句話說,自然科學因為追求普遍的法則,所以能夠排斥非普遍的法則,而歷史學所追求的是一次次的記述,所以無我們法判斷那一個記述是正確的。

自然科學會存在著所謂普遍法則這樣的一個基準,但是歷史學並不存在這種的判斷基準。溫德邦為了解決這個困難點,就導入「天才」這個觀點,亦即:天才的歷史家是能夠達成正確的個性記述。但是這樣的作法並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這是基於如下的理由:

1.本來以個人的學藝為基礎之學問是不能稱之為「學問」的,

2.學問所要追求的是「所有的人要到達相同的結論的嚴格方法論」,因此,如果說成功要由「長年的直觀與才能」來決定,那麼這樣的方法論就不值得稱之為是學問。繼承溫德邦這種問題的關心意識而產生出歷史學的嚴格方法論的,就是他的門徒李克特。

(二)李克特的價值哲學

李克特從哲學的角度把溫德邦的學問分類更加精緻化。

李克特做了如下的主張:
1.我們要去建構「歷史的邏輯學」,亦即要去建構:「指示出歷史敘述之方向性的指南書」,
2.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要注意的是「妥當的價值」,
3.換句話說,當我們在敘述歷史的時候,是以「妥當的價值」為基礎來為之。

以上所述,並不是很容易懂,我們就此稍做說明:

在溫德邦的方法論當中,是天才以「直觀」這個基準為基礎,從無數的選項當中,去選出一次次的特殊歷史事件。但是,李克特就以「妥當的價值」為選擇的原理,要取代「天才的直感」這個標準。在溫德邦的方法當中,只有天才才能敘述歷史,但是依據李克特的方法來看,即使是平凡人也能夠按照「價值」這個基準來敘述歷史。

但是,「妥當的價值」與「天才的直感」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用我們今天的常識來看,各個價值觀應該是不同的,但即使是如此,李克特主張我們還是能夠擁有共通的妥當價值。

李克特就舉出了如下的例子:

有一位從開始就懷疑所有事物的懷疑主義者說:「真理是不存在的,真理因爲每一個人而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我們好好思考的話,我們就會發覺到:這位懷疑主義者的主張含有欺瞞。

換句話說,懷疑主義者是在主張:「真理是不存在的,真理因爲每一個人而有所不同。」那麼,這個主張應該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真理」。

但是我們將懷疑主義者的主張原封不動加以接受的話,那麼,真理是應該不存在的,因此,懷疑主義者的主張也應該不是真理。但是,懷疑主義者卻是說:只有自己的主張是真理,而要堅持自己的主張。李克特認為:從這個例子可以知道:即使是懷疑主義者也不得不以「真理」這個價值為前提。

如果將李克特的話加以解釋的話,李克特所說的「價值」就意味著:所有討論的前提條件。他說:我們假如不以某個價值為前提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可能互相溝通。如此一來,在敘述歷史的時候,我們也必須以這樣的價值為前提。由於歷史家是以這個價值為準據的框架而加以使用,所以歷史學家就可能對「所有人都能信服的歷史」加以敘述。而且,他認為:把這個絕對普遍的價值之基準帶進歷史裡頭,就可以迴避「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真理」這種「歷史相對主義」。

李克特認為:假如我們不以貫穿時代而對所有人都適當的「真理」這個價值為前提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可能互相溝通。以下的例子雖然是很極端,但如下的想法是也能夠成立的:

假定古代人透過時光隧道來到現代,即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價值觀非常不同,但是古代人和現代人既然想要溝通,那麼就要以「真理」為前提。因此,古代人和現代人有一天應該會互相理解。

換句話說,否定唯一真理的歷史相對主義是錯誤的,真理應是確實存在的。

如果我們將以上的討論加以總和的話,新康德學派面對自然科學與歷史相對主義,是透過兩階段的方法來防衛哲學的:

第一階段:採取將自然科學與歷史學加以分離的方法,而以此方法論給與哲學一定的地位,以確立哲學對於自然科學所具有的優位性。

第二階段:主張妥當價值,而這個妥當價值是意味著「唯一真理」的妥當價值,並以這種固有的方法論來否定「主張複數真理的歷史相對主義」。

新康德學派就全面打出方法論的哲學以防衛哲學,而這某種程度是成功的。

三、西南學派的破綻與德國哲學的新發展-海德格的出現

但是繼承李克特的成功之人卻是對李克特造反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海德格是把西南學派的遺產=自然科學(理科)與歷史學(文科)之區別最大限度加以利用的人。他在《存在與時間》一書當中,主張: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只不過是把日常世界的狀態加以抽象化的理論而已。對於海德格來說,本來的世界就是包圍著現在的我們的歷史世界,而不是自然科學的世界。

海德格透過現象學與解釋學想要去把「先行於自然科學世界的歷史世界」加以解明,他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和他的老師李克特的想法相似的。

我們可以說,把理科與文科加以區別的哲學是經過西南學派而由海德格加以完成的。

此外,雅斯培(Karl Jaspers,1883〜1969)、謝勒(Max Scheler,1874〜1928)、韋伯(Max Weber,1854〜1920)等這些著名的學者的思索都是從批判新康德學派而開始的。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四、新康德學派的衰退

在20世紀前後,新康德學派的影響力非常大,這個學派就席捲了德國的哲學界。但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新康德學派就漸漸衰退。
而其衰退的象徵是有如下幾個大事件:

(一)師事於西南學派之李克特的海德格透過他的著作《存在與時間》徹底超越李克特,

(二)海德格在與馬堡格學派最後的凱西拉(Ernst Cassirer、1874 〜1945)在瑞士的達渥斯(Davos)會談(所謂「達渥斯對談」)當中,徹底地壓到凱西拉,

(三)如此一來,海德格就拉下西南學派與馬堡格學派而成為哲學界的要角。

雖然如此,海德格並不是反對新康德學派的一切,新康德學派認為哲學有著和自然科學不同而特異的方法,海德格對新康德學派這樣的看法是表示贊同的。

海德格是在新康德學派的發現上,把從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 〜1938)所繼承的現象學與由來於狄爾泰(Wilhelm Christian Ludwig Dilthey, 1833〜1911)的解釋學加至其上面,而寫了《存在與時間》一書。因此,新康德學派可以說海德格思索的出發點。

五、簡單的結語

德國人在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中,非常賣力的吸收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文明,因此德國就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哲學家,也產生了反哲學家—尼采。西方哲學對我們來說是異質的,但是隨著西方人向世界的擴張,他們接觸到了佛教思想、印度教思想乃至老子的道家思想,這些思想擴大了西方人的視角,他們開始用西洋哲學的術語來結合他們的世界觀與東方的世界觀,海德格與尼采就是其中的典型。而這也是現代哲學有著與我們東方人的近接性,例如他們的世界觀受到佛教唯識學的影響,但也同時是讓我們難懂的地方。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