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重經濟輕文化,總統參選人的「文化政策」在哪裡?

杜正勝(站立者)與史明/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杜正勝(站立者)與史明/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24年總統大選將屆,檯面上四位候選人的政策論述,依然看不到「文化政策」的論述。作為「人存」精神價值意義的「文化政策」,在紅藍、綠意識形態的拉拔、撕裂聲中,彼此以攏絡選民的「顧肚子」經濟議題為先,「文化政策」被淹沒在政治的口水戰之中!
民進黨執政已有16年,應屬於幼年時期,其「文化政策」受制於中華民國的體制、受制於黨國意識形態的牽制、受制於盤踞在學術界的「大中國文化」意識形態。這些不利的政治、社會因素,導致「台灣文化」積弱不振,看不到未來。
若是說,過去被泛藍統派飆罵的「促轉會」,是推動「文化台獨」的黑機關,那也表示民主政治的論述確實給予專制獨裁者有效的打擊;只是,車輪牌的文化幽靈依然盤踞在台灣上空,台灣的文化現象,即使歷經政黨輪替,也無法彰顯自我主體性面貌。民進黨取得政治權力也未能架構台灣文化的願景與懷想,更疏於台灣文化的論述。加上喪失文化精神及人存價值意義的芸芸眾生,讓黨國勢力在失去政權之後,仍能利用民主機制展開奪權反撲,並加速與中國文化的重新連結。
為何台灣的轉型正義此困頓,且投鼠忌器?是忌諱國民黨的牽制、反撲嗎?以最有台灣歷史文化創見的學者杜正勝教授為例,2004年陳水扁當選連任總統,杜正勝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在任期間由於對歷史、文化精闢見解,在立法院常被黨國立委質詢、痛宰,高層以「省麻煩」為由令他下台,導致民進黨在文化建構與論述方面,隨之中斷、禁聲,終至一事無成。以現今在性平、兩性、me too等等議題都可以浮上檯面,被社會加以注視之時,唯有文化政策似猶列為禁忌,豈不令人喟嘆!
儘管文化部也曾於2018年發布《文化政策白皮書》,但2020年總統大選至今,執政的民進黨竟未提出任何具體文化政策及政治承諾;更不要說在野「泛藍變紅」的政黨有任何建設性的文化政策辯論,台灣文化治理深陷在這些結構困境當中。總統參選人顧經濟,也要重視文化,提出讓人民期待的新文化政策,才能厚植臺灣文化的底氣,提振國民的文化水準,建立文化的自信心。
台灣需要有台灣文化,「文化自主」和「政治自主」同等重要。台灣人惟有認清自己當前的處境,積極建構完整的主體性文化論述,破除黨國文化的魔咒,才有機會創造台灣文化的根源性論述,凝聚「台灣認同」。有台灣認同,就會產台灣主體性,進而建構台灣文化的新風貌。
一味強調「顧肚子」的經濟議題,漠視台灣主體性文化的建立;經濟優先掩蓋了人存精神的價值意義,將促使台灣人盲從、沉溺於經濟活動的追求,喪失文化性人存的精神價值。期待總統參選人能提出感動人心的文化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