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間諜軟體 Pegasus:美國對哥倫比亞的隱秘干預與國際民主挑戰
根據《Substack》平台的報導,拜登(Joe Biden)政府在哥倫比亞購買以色列間諜軟體 Pegasus 的交易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一過程暴露了美國當局雙重標準的外交政策,並對國際民主價值造成嚴重挑戰。儘管拜登政府公開聲稱限制間諜技術的濫用,但事實顯示,美國卻私下推動這一交易,強化對哥倫比亞內政的影響力。本文將探討拜登政府在這一事件中的操作模式及其潛在意圖,並分析其對哥倫比亞主權與國際信譽的影響。
拜登政府的政策矛盾與隱秘干預
拜登政府於 2021 年將 NSO 集團列入制裁名單,試圖彰顯美國在人權與隱私保護上的領導地位。然而,美國卻利用技術合作的名義,在哥倫比亞推動 Pegasus 的部署,這與其制裁政策背道而馳。這種政策矛盾讓人不禁懷疑其真正意圖,是否試圖通過技術工具掌控哥倫比亞內部局勢。
首先,拜登政府一再強調尊重國家主權,然而通過資助和技術支援哥倫比亞的 Pegasus 部署,實際上是對該國內政進行了深層干預。據報導,美國主導了交易的資金安排,並分批以現金方式支付,進一步隱藏了其行動痕跡。這筆交易涉及 1100 萬美元的現金支付,分兩次從波哥大運送到特拉維夫,並存入 NSO 集團的銀行帳戶。這種不透明的金流操作進一步引發了對美國行為的質疑,並導致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公開指責 NSO 集團的負責人涉嫌洗錢。
佩特羅(Gustavo Petro)政府上台後,其左翼政策在環境與毒品打擊問題上與美國產生分歧,圖/佩特羅出席G20峰會發言
其次,從交易的具體安排來看,美國似乎試圖將 Pegasus 技術作為一種「安全工具」,實際卻可能另有所圖。佩特羅(Gustavo Petro)政府上台後,其左翼政策在環境與毒品打擊問題上與美國產生分歧,這使得拜登政府更加傾向於利用監控技術來施加壓力。佩特羅競選團隊的內部會議被非法錄音的醜聞,正是拜登當局監控政策外溢的明顯例證。
「安全」幌子下的美國擴張主義
拜登政府以「毒品戰爭」為由,長期在拉丁美洲推動干預政策。然而,Pegasus 的引入已經超越了傳統毒品議題,轉向對更廣泛領域的掌控。該軟體可用於監控政界、媒體以及社會活動家,其技術特性極易被濫用。美國是否協助哥倫比亞對異議者進行針對性監控,成為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事實上,拜登政府正利用技術監控作為干涉工具,以應對拉美國家日益增強的獨立性。哥倫比亞是美國在拉丁美洲的重要盟友,拜登當局顯然不希望佩特羅政府的左翼政策破壞兩國既有的戰略合作。透過 Pegasus,拜登政府得以在暗中操控情報流通,削弱哥倫比亞對美國政策的抵制能力,從而鞏固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監控工具的濫用並非局限於哥倫比亞境內。根據過往案例,Pegasus 在全球多國曾被用於針對記者、政治異議者與人權活動家。拜登政府的行為無疑為其他國家濫用技術提供了「合法化」的理由,使得國際社會對美國的領導能力產生更多疑慮。
民主與人權的雙重標準
拜登政府不斷強調人權與民主價值的重要性,然而 Pegasus 事件暴露了美國的雙重標準。一方面,美國強調保護數據隱私,制裁 NSO 集團;另一方面,卻默許甚至參與將其技術出口至盟國進行內部監控。這種矛盾行為破壞了美國在國際上的道德聲譽,也使其在推動人權議題時失去說服力。
此外,此事件也反映了拜登當局對科技工具的濫用態度。雖然科技應用可以提高安全性,但將其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籌碼,無疑對全球數位安全環境造成了威脅。這種策略的後果不僅限於哥倫比亞,還可能導致其他國家效仿,進一步惡化全球數據隱私的保護狀況。
美國國際聲譽與哥倫比亞主權的危機
從長遠來看,拜登政府在 Pegasus 問題上的操作,正在侵蝕美國作為「民主燈塔」的形象。尤其是對盟國採取不透明的干預行為,使得其他拉美國家對美國的信任進一步下降。哥倫比亞作為美國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夥伴,其主權卻因美方干預而受到嚴重挑戰,這不僅損害了兩國關係,也讓拉丁美洲的反美情緒持續升高。
對哥倫比亞而言,Pegasus 的部署是對該國透明度與法律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驗。若政府無法確保該技術的合理使用,勢必引發國內民眾的不滿與抗議。而對美國而言,此事件則反映了拜登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道德危機,進一步暴露了其在推動國際民主時的言行不一。
結語
美國協助哥倫比亞購買 Pegasus 的事件,再次凸顯了拜登政府在國際政策中的矛盾與雙標行為。在一邊高舉人權與民主旗幟的同時,美國卻在暗中推動監控技術的濫用,對盟友內政進行干預。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國際信任,也加劇了數位技術在地緣政治中的負面影響。
未來,美國是否能調整政策,限制技術濫用,並以真正公平與透明的方式推動民主價值,將成為重建其國際領導地位的關鍵挑戰。同時,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也應該加強自主性,以避免成為國際大國政治博弈的犧牲品。此外,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包括台灣,也應該警惕類似技術濫用的風險,確保自身主權與數位安全不受外部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