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住屋

極端氣候造成水資源短缺、海洋生物死亡和人居空間變小,面對這些衝擊,當今全球不平衡的能源使用方式必須改變,並要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有效降低未來地球和後代子孫所要承受的生存成本。現在的建築必須要能更快速調適這樣的極端氣候,就好像人的皮膚為人體調節外在氣溫一樣。

當海平面不斷上升,陸地生存面積減少,荷蘭的建築師提出漂浮屋和漂浮城市的構想,開啟人類朝水上發展的可能。

漂浮屋(Floating houses)與城市應用(City Apps)

當荷蘭人開始與海爭地的時候,他們一定沒有想過將來自己的子孫,會用「與水和平共存」的方式,來取代他們曾經一度用命拼搏的填海造陸哲學。

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同時面對全球氣候暖化,以及不斷增加的人口與持續的都市化。早期人類面對人口增長,但空間有限的回應,是向上發展、建造高樓大廈。然而當溫室效應使海平面上升、進而可能淹沒原有的土地時,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策略來應對呢?

荷蘭的 Water studio 公司創辦人提出「漂浮屋」的概念,利用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填入發泡材料後,再將房子建在該基座上,並利用浮力承載房屋的重量漂浮於水上。其原理如建浮橋一樣,除了漂浮的基座外,漂浮屋也能利用纜繩與支柱,將房屋固定於岸邊或水上,隨著水位升降。值得一提的是,漂浮屋全部都是利用現有的建築技術,房屋的內部結構也與一般住宅沒有任何差異。建造漂浮屋不需重新擴地、整地,改變自然的樣貌,也不需要像過去荷蘭開發淤田般,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利用泵浦抽水,耗費大量能源。

而從漂浮屋延伸出去的城市應用(city apps)概念,則是 Water studio 對氣候變遷及都市化的回應。我們可以將都市結構想像成一部智能型手機,在硬體上面,隨著不同的需求與功能靈活地加入、或移除各式各樣的軟體與應用程式(apps)。利用與漂浮屋相同的基座,漂浮屋可以擴大建為「漂浮城市」區塊,依不同的需求添加在現有的城市基礎上。可移動的基座、以及能用纜繩固定的結構,提供了能夠隨時組裝與拆卸的靈活性。這些漂浮城市區塊甚至在解決暫時需求後,還能移動至別的城市,延長建築的使用壽命。舉例來說,某城市為了奧運所興建的運動場或選手村,可以在奧運結束後,租借給其他城市使用。回收再利用的概念,使得老舊、廢棄與毀壞重建不再是建築物唯一的命運,都市計畫也從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漂浮屋」的概念,利用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填入發泡材料後,再將房子建在該基座上,並利用浮力承載房屋的重量漂浮於水上。圖/擷自Global SciTech網路影片

目前除了荷蘭境內, Water studio 也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建築案例,例如位於馬爾地夫的「Green star」漂浮旅館與會議中心,以及位於阿聯酋的漂浮清真寺。漂浮屋不僅對人類與自然共生提出了解答,也改變了我們對「建築」既有的想像。

漂浮城市讓人們真正與水共存

根據報導,到 2030 年,世界上將有 60% 的人口會居住於都市,此舉將為現有都會區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許多城市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約有 90% 的大城市位於海濱,很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

為了因應這些變化,一些工程師,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皆表示,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也許是時候做一些嶄新的嘗試了。

長期以來,為了擁有更多空間容納不斷增長的人口,城市不斷與海洋爭地,在新加坡,有 25% 的城市是建造在填海而成的陸地上;在東京,則有 20% 的土地建在人造海島上;而荷蘭更有大片的土地,是在北海填海造陸而來,同時也築起複雜而精密的堤防,保護沿海城市不受洪水泛濫之災,達數世紀之久。如今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人類應該停止與海洋的爭奪戰,並與之合作。要解決全球住房空間不足的問題以及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可以從「水上」著手。

荷蘭建築師,設計並建造「漂浮平台」作為建築物的基座,打造「漂浮屋」,計畫改善荷蘭長期與水爭地的困境。他們認城市建築發展應該擺脫過去的「靜態」(static)模式,改為「動態」(dynamic)組合。以往,以陸地為基座的城市為靜態的,若不拆除建築物,就不容易進行更動;而「浮動城市」則可依據季節或是人口變化反覆改造。若以水的冷卻效應為例,在炙熱的夏天,可透過搬移浮動平台將漂浮城市「打開」,讓城市內建築物間的距離(也就是水道)擴大,有助於冷卻空氣流動、降低溫度;相反的,當冬天來臨時,就將這些空隙縮小,讓建築更緊密,則可以保持城市中的熱度。我們還能更進一步想像:藉由增加浮動平台,一座漂浮城市,將能在旅遊旺季時,擴增範圍以容納觀光人潮,甚至還能拓展出空間接納難民,待人潮退去後再縮減城市規模。

荷蘭有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低於海平面的地區,而漂浮城市便成了兼具環境友善、適應海平面上升的新解方案。在水上發展的永續性遠大於陸上。目前在荷蘭已有多處地區發展漂浮屋,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艾瑟尔堡(IJburg)區,現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社區。

聯合國的人造生態系統(Oceanix City)

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別怕!聯合國與丹麥建築團隊BIG( Bjarke Ingels Group )攜手,釋出未來漂浮城市解法。無論地球暖化、溫室效應是危言聳聽,還是人們不想面對的真相,隨著冰山崩解的畫面在電視、網路上無限流傳,海平面上升引發的後續效應,的確需要你我的關心。聯合與丹麥建築團隊BIG攜手合作,共同推提出人造生態系統 (Oceanix City )的概念。Oceanix City 由漂浮在海上的六角形平台組成,能夠抵禦水災、海嘯、颶風等自然災害,並容納約一萬名居民。島上擁有自行發電、處理淡水、發熱的設備,並能隨著時間擴大、轉型,或許可以成為未來海上城市的藍圖。

在 2050 年之前,全球十大城市有九個將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海洋是我們的命運,也可能是我們的未來。BIG 創辦人說道:「加法建築(即用減法與加法突出的動態感)可以因應時代而成長、改變,從一個三百人的小鎮轉型成為一萬人的城市,未來也有可能無限擴大,成為繁榮的海上社區,提供給關心彼此、關心地球的人們一個棲身之所。」

Oceanix City 座落於主要沿岸城市的外海,一旦發生災難,也可以遷移到其他地點。為了安全因素,島上的所有建築的設計都耐得住水災、海嘯、五級颶風。這些島嶼是靠人工珊瑚礁 ( biorock ) 所支撐,這種材料是由水下礦物質暴露在電流所形成的石灰石塗層,除了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外,還會隨著時間而變得愈發堅固,比一般的混凝土還好上三倍,但仍能飄浮於海上,因此能夠抵禦嚴峻的氣候狀態。

Oeanix City 算是為了解決住宅短缺以及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威脅,而想出來的環境友善方案。島上的中型建築,全都使用永續建材建造而成,BIG 將建築概念化後,可以因應未來需求輕鬆拆卸、重組。島上不允許任何高排放的汽車或卡車,並使用氣動垃圾管負責運送垃圾到分類站,進行回收作業。設計團隊還運用了無人駕駛車、無人機運送和海上農場 ( 也就是在水下耕種 ) 的最新技術,島下的網子也可以捕撈扇貝、海帶或其他海鮮,魚菜共生的系統亦能使用魚類的排泄物施肥。可說是從設計概念,到建材的選擇、使用,以及後續島上的實際運作,都非常具有永續發展的概念。

OECANIX 的創辦人兼 CEO表示:「人類可以住在漂浮城市中,與海底生物和諧共生。現有的技術已經允許人們住在水上,而不會傷害海洋生態。確保永續漂浮城市能夠讓有需要的沿岸都市負擔得起、取得,是我們的目標,它們不應該是有錢人的特權。」聯合國人居署執行總監、聯合國副秘書長亦表示:「我們已經準備好就永續漂浮城市進行對話,以確保這個新興行業可以帶來正面影響,讓所有人受惠。」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