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20總統大選後台灣經濟發展之展望(下)

三、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整

中國經過二、三十年的經濟快速成長,已經發展成世界製造工廠。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初,中國採取封城、停工等措施,歐、美各國都擔心中國工廠關閉,將造成產業供應鏈的斷鏈危機;但到3月份,疫情延燒全球後,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也紛紛封城,甚至封鎖邊境抗疫,各國的工廠也陸續關閉。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隨著確診與病亡人數飆升,防疫物資奇缺,甚至受控於中國當局管制與高價倒賣,許多國家的政府才猛然驚覺國家重要物資之國內產線早已外移中國,生產原料與零組件也被中國掌控著。美、日、歐各國終於體認到產業或產品依賴中國供應的危機。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日本政府於4月9日表示,將提供約20億美元資助將中國生產線遷回日本的企業,並且提供約2億美元資助轉移到其他國家的企業。同樣在4月9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美國政府可以藉由支付「搬家」全額費用,以鼓勵美國企業加速遷離中國、遷回美國。而川普總統更面對媒體公開宣稱,要把國安產業鏈與醫療產業鏈撤出中國,搬回美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今年4月也曾經公開表示,正與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南韓和越南等國家討論重整供應鏈結構,以避免因為過度仰賴中國而再度「斷鏈」、重挫各國經濟。另根據《路透社》5月4日報導,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對武漢肺炎疫情之隱匿、管理不善以及強硬態度,正全速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並且刻意強化與台灣合作關係。其實,美國國務院去年發佈《經濟安全策略》(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主旨之一即擴大與分散供應鏈以保護「自由世界的人民」,美國正與立場相同的盟友共組「經濟繁榮網絡」(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希望確保關鍵產品供應,力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見《蘋果日報》 2020/06/08)

敦促製造業回流美國原本就是川普的施政主軸之一,也是近兩年美中貿易戰的訴求重點,疫情造成美國大量生命財產損失,刺激美國政府加速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甚至不惜補助企業越洋遷回美國之所有費用。對此,有美國高級官員指出,此刻的疫情彷彿是場「完美風暴」,讓大家對於跟中國做生意的種種疑慮給具體化了。(見賀軍 ,「疫情下的『完美風暴』:全球供應鏈重整,去中國化大勢已定」,《鳴人堂》,2020年5月15日)

《經濟學人》周刊智庫(EIU)亦曾預測,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所造成的危機超乎世人預期,也讓多國企業界猛然警醒—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性,重塑全球化,並且將供應鏈遷出中國,已是大勢所趨。EIU研究報告指出,此次疫情將加速「區域供應鏈」發展。此前美中貿易戰、中國薪資上漲、經濟急速下行、經營成本驟增、政經局勢丕變等因素,已經促使中國境內之跨國企業將供應鏈外移他國,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且建立更多元化的亞洲供應鏈網絡。再加上疫情爆發後,中國當局戰狼式的國際應對模式,以及多國生命與經濟的慘重損失,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之大勢已定,自動化輔助下的在地化生產製造將成為主流。(同前引文)

在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針對疑有軍方背景的中國華為公司加大制裁,修改出口管制法規中的「直接產品規則」,任何供應給華為的零組件只要美國技術含量達10%(之前是25%)便受限制,須逐次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因此,台積電、中芯國際等海外晶圓廠,若沒有拿到美國的特許,就不得用美國的軟體或技術製造華為和其旗下芯片公司海思所設計的芯片。美國總統川普藉此施壓,促使科技廠商於兩三年內把生產鏈遷離中國;低端生產線搬到越南、泰國、印度,中端的轉移至台灣與南韓,高端的則回歸美國與日本。在同一天,台積電宣布將投資120億美元,於美國亞歷桑那州興建最先進的5奈米晶片代工廠,預計2023年開始生產。另根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在5月18日的報導,華為芯片的主要供應商、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的重整過程中,台積電顯然不得不選擇站在美國那一邊。

另據媒體《年代向錢看》8月6日報導,白宮也在考慮補助美企搬遷費撤離中國。在此之前,臉書、微軟、亞馬遜、谷哥等科技業已傳出投資印度數十億至上百億美元。蘋果將供應中國市場以外的產能移到印度、越南,戴爾、惠普則轉進台灣,製鞋業者Skechers遷往印度、越南。南韓三星電子也陸續撤離中國,轉進印度與越南。三星電子在8月1日宣布,將關閉蘇州三星電子電腦公司(這是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個PC廠)。之前已陸續關閉了廣東惠州的手機工廠、蘇州的電機工廠、威海的印表機廠及深圳的通訊工廠。三星電子去年在印度新德里設立了號稱世界最大智能手機廠。今年3月三星電子在越南注資22億美元設立一個研發中心。之前在越南已設有6家工廠和2個研發中心。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不斷升高,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逼近,美中兩國之間冷戰對抗的緊張形勢加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8月5日宣布,從網路五大領域(包括運營商、商店、App、雲端儲存、電纜等)下手,推動「乾淨網路計畫」,全面「去中國化」,禁止中國電信商和科技公司進入美國網路,以防止美國公民個資和美國企業智慧財產權被竊,確保美國網路不受中共影響。他並點名華為、百度、騰訊、抖音、中國移動、阿里巴巴、中國電信等公司具有重大威脅。美國總統川普隨即於8月6日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和抖音(Tik 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微信(WeChat)及其母公司「騰訊」進行交易,而這項命令將在45天後生效。川普在8月3日也已表示,除非Tik Tok在9月15日前出售,否將予以封殺。

而在此之前,根據《CNBC》報導,中國與印度衝突在6月間持續升溫,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6月底以安全和隱私問題為由,禁用59款中國APP,其中包括抖音(Tik Tok)、微信(WeChat),官方也正在審議「數據保護法」,防止中國侵略。(見自由時報,2020年7月9日)
在中國方面,來自中國政府顧問的消息人士向《路透》透露,由於美國對中國的不友善,以及武漢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外部經濟長期風險,讓中國希望在經濟發展中,擺脫對海外市場及技術的依賴,所以中國政府將推動「內循環」經濟政策優先,「外循環」為輔的「雙循環」模式。因此,中國政府真的有意把「內循環經濟」列為2021年至2025年間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簡稱十四五)中。
很顯然,美、中經濟脫鉤已經成形,美、中兩強各自建構產業供應鏈也已大勢底定。未來全球在兩大產業供應鏈對峙競爭下,對各國的經濟發展勢必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

四、未來台灣經濟發展之展望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後,適逢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對全球經濟造成相當嚴重的衝擊,台灣經濟當然也受到某種程度的波及。所幸台灣人民選出「親美」而非「親中」的總統,台灣政府對疫情因應得宜,加上自2018年3月美中貿易戰(含科技戰)以來,不少台、外商撤出中國,回流或投資台灣,致使台灣經濟受到疫情衝擊的程度相對輕微。

不過,如上所述,美、日、歐各國終於體認到產業或產品依賴中國供應的危機。加上近兩年來美、中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涉及戰略安全的多方面利害衝突日趨激烈,導致美國欲與立場相同的國家共組「經濟繁榮網絡」(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希望能確保關鍵產品供應,力推全球產業供應鏈「去中國化」。而且,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之大勢已定。在後疫情時代,將形成以美國為首的產業供應鏈與以中國為首的產業供應鏈相互競爭的局面。各國企業,尤其是高科技業,勢必將被迫選邊站,就如同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司一般。

台灣自1990年代啟動與中國經貿交流以來,台商大舉西進,人力、資本、技術大量移入中國,協助中國建立起世界製造工廠及「紅色供應鏈」。自2000年以來,台灣經濟逐漸步入「脫美入中」的歧途,尤其是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執政的八年,對中國全面開放,企圖建構「一中市場」,與中國經濟統合,更是將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置於中國的掌握中。台灣對中國投資占總對外投資的八成以上,對中國出口占總出口的四成以上,顯示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高居世界之冠,經濟主權之風險極高。(參見王塗發,〈台灣經濟因『脫美入中』而由盛轉衰〉,《民報》專欄,2014年6月8日 )此波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驚醒美、日、歐各國政府,導致美國力推全球產業供應鏈去中國化,國際政經情勢丕變,應是台灣產業轉型,台灣經濟脫離中國化黑洞的契機。連任成功的蔡英文政府,必須好好把握此一千載難逢的契機。

觀察連任成功的蔡英文政府在之前所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及「5+2產業創新政策」,乃是正確的方向與策略,若能繼續執行並落實,將可促使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產業技術升級,而擺脫經濟依賴中國,邁向永續發展的坦途。


蔡總統於 2016 年 8 月 16 日將「新南向政策」定位為我國整體對外經貿戰略的重要一環,過去四年執行績效似乎有限,但如今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的時刻,正是加強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最佳契機。圖/總統府資料照
根據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有關「新南向政策」的文獻資料,蔡總統於 2016 年 8 月 16 日召開對外經貿戰略會談,正式提出《新南向政策綱領》,將「新南向政策」定位為我國整體對外經貿戰略的重要一環,要為新階段的經濟發展,尋求新的方向和新的動能,並重新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創造未來價值。《新南向政策綱領》揭示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願景及短中長程目標,即要透過促進台灣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 18 個國家的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的連結,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創造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以及透過建立廣泛的協商和對話機制,形塑和新南向國家的合作共識,並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和分歧,逐步累積互信,進而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使台灣成為新南向國家經濟發展的繁榮夥伴、人才資源的共享夥伴、生活品質的創新夥伴、及國際鏈結的互惠夥伴。(註:東協十國之 GDP 合計為 2.4 兆美元,人口 6.2 億人;而南亞六國之 GDP 規模則為 2.7 兆美元,人口近 17 億人。且根據 Global Insight 預估,東協十國及南亞六國未來 5 年(2017-2021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達 4.9%及 7.4%,遠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 3.1%。在經濟成長下,東協及南亞國家將逐漸產生一群消費力很強的新興中產階級,形成商機龐大的內需市場。)

整體而言,「新南向政策」是台灣在國內外新情勢下,全面性經貿及對外戰略之一環,不僅是著眼於分散經貿風險,爭取更多市場商機,更希望尋找台灣經濟新動能及供應鏈上的新定位,並透過台灣在國際社會有意義的參與,達到區域和平穩定之目的。

然而,由於中國的打壓與阻撓,過去四年來,「新南向政策」的執行績效似乎有限,並不如理想。不過,誠如上述,由於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美國正與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南韓和越南等國商討重整供應鏈結構,力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而且最近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關係緊張,印度也在6月底強力封鎖中國手機APP,禁用抖音與微信,此時正是加強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最佳契機。

此外,為加速台灣產業轉型升級,蔡政府在2016年,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價值,追求永續發展的經濟新模式,並透過「連結未來、連結全球、連結在地」三大策略,激發產業創新風氣與能量,提出「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以及「新農業」與「循環經濟」等5+2產業創新計畫,作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為經濟成長注入新動能。藉由布局關鍵前瞻技術及引進高階人才,形成產業創新聚落,強化台灣系統整合能力,吸引國內外投資,進而連結全球創新能量,提升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與人民生活品質,期能實現綠能矽島及智慧國家,並平衡區域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

另根據《經濟日報》2019年11月25日報導,有政府官員指出,經評估「5+2產業創新計畫」第一階段已有些成果,已發揮吸引外人投資之成效;目前政府擬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2.0版,在現有的產業計畫中,進一步導入5G、AI等新興技術,並透過《產創條例》等既有法規政策的支持,成為接下來四年產業再升級的目標。

如今蔡總統連任成功,而且美國川普政府又積極加強與台灣的經貿、軍事合作關係,並要求台積電前往美國投資興建5奈米晶圓廠,相信「5+2產業創新計畫」2.0版應可順利推動,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應可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全文完)

(本文發表於「2020年大選後的台灣走向與自由民主人權之發展」國際研討會)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