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竹竹併或竹竹苗併?林智堅、楊文科「第七都」四大問題不同調

近期,「新竹縣市合併」在政壇上吵得沸沸揚揚!台灣真的要出現「第七都」了嗎?是要「竹竹併」,還是連苗栗一起加入的「竹竹苗併」?新竹市長林智堅、新竹縣長楊文科接受《遠見》《城市學》專訪,激盪出精彩火花!

新竹縣市要不要併?如何併?政治人物紛紛表態。有人認為,要從國土規劃的角度去思考;有人認為,要從造成直轄市跟非直轄市的問題思考,乾脆廢除直轄市;有人認為,與其合併升格,不如檢討《財劃法》,重新劃分給各縣市補助款的比例跟計算方式。

誠然,縣市的合併從來不是小事,自然議題廣泛、討論不易。更難分難捨的是,隨著2022年底地方大選逼近,一旦縣市合併、甚至升格,可能引動地方政治的大洗牌。

因此,《遠見》這次特地親自拜訪最關鍵的兩位縣市長:林智堅與楊文科,從他們對這一議題的看法與規劃,來解讀新竹縣市合併到底行不行?

Q1:第七都範圍?

林智堅:竹竹併 VS 楊文科:竹竹苗併

首先,兩位縣市首長均同意合併升格後有著許多的好處,諸如: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地方的治權可以統一、公務員職等可以提昇形成更有效率的政府。

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林智堅喊的是「竹竹」縣市合併,楊文科強調「竹竹苗」一起談。

林智堅說,自古以來新竹縣市即為同個生活圈,民國71年的分家是個意外。合併後自然對政府而言治權單一方便,可以共同管理,更有利於竹科未來的發展,例如台積電近期要在寶山建廠,開闢道路的需求就不用跨縣市政府一起處理,效率可以提高許多。

楊文科則提到當年新竹縣市分家的歷史淵源。

當時新竹縣地方政治圈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縣長是客家人當、議長是閩南人當。結果,有一天客家人打破規矩當上了議長,造成了當時新竹市區的大老提議要把縣市分家,連帶也影響嘉義縣市分家,得到當時台灣省主席林洋港支持,於是就在民國71年分開。

至於今天要談合併,楊文科則強調,「大竹苗」地區本來共同生活圈也都彼此互有關連,現階段來說,「竹竹苗」縣市長應共同商議、討論,很多事情需要談,一弄不好民意就容易反彈。

對於楊文科強調,要跟苗栗一起合併的議題,林智堅則強調「竹竹」合併先行,因為在新竹縣市的民眾都引頸期盼,民意也相當支持,大家都有共識。苗栗縣是否要納入這次合併的討論,就這幾天他觀察,其實苗栗鄉親本身就有許多不同意見,因此可以等待日後有共識,再來一起商討。

新竹科學園區。蘇義傑攝
新竹科學園區。蘇義傑攝

新竹科學園區。蘇義傑攝

Q2:要修改地方自治法?

林智堅:修法才能跨過升格門檻 VS 楊文科:竹竹苗併自然可跨過

另一個不同的關鍵,在於兩位縣市首長對是否修改《地方自治法》的態度不同。

以目前新竹縣市合併的條件來看,加起來人口數僅超過100萬,還達不到升格的125萬人門檻,日前民進黨團立院總召柯建銘允諾林智堅,會幫他遊說黨內立委推動修法、降低門檻。

林智堅也理解提出這樣倡議的過程會有許多挑戰,但就他的理解,既然目前已經有方法可以實施,就不應拖延太久。

楊文科指出,照現行《地方制度法》的規定,倘若竹竹苗合併,則可輕鬆跨越125萬人的門檻,就不需要特地修法。楊文科說,現行法律制度訂了125萬人的門檻,「一定是有考量過,」如果為了新竹縣市合併就貿然降低門檻,「那我們也太偉大了。」

楊文科指出,還有一個解方,就是修改《財政劃分法》,不能獨厚六都,把接近七成統籌分配款都給他們,另外也應將地方政府的公務員行政層級、組織一起調整,讓台灣成為二級政府的體制,只是會分為大縣、小縣,這樣才公平。

Q3:台灣再加第七都,太多?

林智堅:竹竹併很迫切 VS 楊文科:確實太多,應重思國土規劃

至於對於台灣再產生一個「第七都」會不會太多?其實楊文科跟林智堅也有不同看法。

林智堅強調,他理解縣市合併議題會有許多衍生的討論,像是第七都會不會太多、嘉義縣市是否需要合併等議題。但就現今情況來看,新竹縣市的合併其實有其急迫性跟必要。

「把問題釐清,複雜的問題應該簡單化!」他說,在竹科急速發展的情況下,應該趕快讓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先行,其餘議題可以繼續討論,因為都還沒有共識。

楊文科則認為,台灣有第七都其實是太多,「儘管變成第七都對我們有幫助,但這樣太自私了,」建議中央政府要回過頭思考,是否打破藩籬,重新思考台灣國土規劃問題?

還有像是《財劃法》《地方自治法》「行政機關準則」修正,讓各縣市都能得到一樣的待遇。

Q4:合併的時程?

林智堅:愈快愈好 VS 楊文科:2026最適合

最後,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希望時程,林智堅希望此事愈快愈好;楊文科則認為,最適合的時機應該是2026年,倘若現在修法再合併,2022年則太急。

綜上所述,可以理解到,儘管林智堅、楊文科都有相當程度認同新竹縣市合併是美事一樁,但要如何促成、時間點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這議題,也牽涉到中央國土規劃的討論,甚至是立法院是否要推動《地方自治法》的修法,各項考量下,也都牽動著2022年的地方選情。

未來究竟會如何?就現階段來說都還太早,只期盼各方政治人物能妥協規劃出一條解方,讓台灣不論是地方或中央,都能更好。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

更多相關新聞
大新竹異見多 綠委拋二級政府
全面改二級政府?學者認有優有劣
竹竹併民調未納苗栗 藍委轟不準
柯文哲酸:六都已經很可笑 還第七都?
竹竹併的政治現實…綠營兩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