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擴散或反吸?大新竹合併升格的區域經濟學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召開大新竹合併開記者會,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很高興與林的想法是一樣的,認同「縣市合併升格成為第七都」。   圖:翻攝林智堅臉書(資料照片)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召開大新竹合併開記者會,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很高興與林的想法是一樣的,認同「縣市合併升格成為第七都」。 圖:翻攝林智堅臉書(資料照片)

[新頭殼newtalk] 林智堅市長提出大新竹合併升格的倡議,近來引起許多討論,其中有一論點認為,大新竹合併升格會導致城鄉差距,讓偏鄉更為邊緣化。

從區域經濟觀點而言,因各區域發展歷史與資源稟賦不同,各地區勢必會有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向或表現。相對發展較好的區域即為核心地區,反之則為邊陲地區。在核心-邊陲長期互動與競逐中,通常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效應:「擴散效應」與「反吸效應」。

「擴散效應」意指核心地區透過交流、廣宣或是其他方式,將其發展歷程中的經驗與科技技術、資本傳達給邊陲地區,進而促使其發展得以向上提升。最終,兩地區一同不斷向上發展,且彼此間發展差距逐漸縮小。

「反吸效應」則與前述共同成長的效果相反,此時核心地區經驗並未能夠有效傳遞給邊陲地區,反倒是不斷擷取其資源,迫使其發展停滯或衰退。

一般而言,核心地區可以發揮經濟上的聚集效應,譬如:因供應鏈聚集而降低運輸成本或風險;同類型企業聚集使得相近屬性或領域之人才多聚於此區,致使企業在聘僱人才或是知識外溢上更加顯高效。橫跨新竹縣市的竹科園區,就是聚集經濟發展的典範。

如果鄰近區域間的縣市合併升格,除可有利聚集經濟的發展,更可以透過合併將行政資源整合,有效傳遞彼此發展的經驗,創造「擴散效應」共同享有成長好處,並避免陷入「反吸效應」。

大新竹合併升格,可以帶來更多的發展資源,更多的預算資源,可以加速提升區域社經發展規模,另一方面,對各地區社經發展而言,資本(政府預算)與人才都是發展上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青壯年人口為生產力相對高的勞動族群,亦是相對具有地理移動上高機動性的族群。

核心地區帶來的吸引力將會促使高生產力的青壯年人口逐漸聚集,使得合併升格後的核心地區在人才與資本方面得以兼備,再透過擴散效應,讓社經發展的果實可以在區域之間共享。

大新竹合併升格不但可以擴大竹科的聚集效應,並透過資本與人才交流方式產生擴散效應,縮小城鄉差距。

文/吳忠育(淡江大學產經系兼任助理教授)

更多新頭殼報導
武漢肺炎》機師為何染疫風險高?重症醫黃軒:飛行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國慶大典與蔡交流? 朱立倫酸問:我見得到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