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痺在非洲絕跡 疫苗病毒假訊息四起

小兒麻痺病例在安哥拉重現。示意圖。(網路圖片)
小兒麻痺病例在安哥拉重現。示意圖。(網路圖片)


在全世界科學家正急於製造出對抗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的同時,另一個致命的疾病-小兒麻痺,最近卻成為網路上假訊息的攻擊目標。

30多年疫苗運動 小兒麻痺在非洲絕跡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8月25日宣布,由於連續4年都未出現病例,學名脊髓灰質炎的小兒麻痺症野生病毒在非洲絕跡,這是世界致力根除小兒麻痺症的一項里程碑。目前全球尚餘的病例集中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這種病毒曾經非常普遍。幼童感染病毒,會影響神經並導致肌肉無力或癱瘓,小兒麻痺症無藥可治,但可接種疫苗預防感染。

自1996年以來,各國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一直透過疫苗接種運動,試圖在非洲消滅小兒麻痺症,非洲至今已接種過90億劑小兒麻痺症疫苗。其中一大部份的任務,都是由1988年發起的「全球消除小兒麻痺症倡議」(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 GPEI)協調。該倡議由各國政府和5個合作夥伴領導,包括國際扶輪社、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以及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疫苗衍生性病毒 假訊息流傳

雖然野生病毒株絕跡,但仍存在一種稱為疫苗衍生性小兒麻痺(vaccine-derived polio),這是目前用於製作疫苗的弱化病毒株在抵抗力不足的人身上產生突變而導致發病的罕見案例。衛生專家表示,這特別會影響到免疫率低和衛生條件差的國家。

在世衛組織宣布非洲已根除野生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病毒後兩天,聯合國證實,新一波疫情爆發。蘇丹9個省出現數十個疫苗衍生性小兒麻痺病例。

這波疫情為早已廣為流傳的陰謀論,增添柴火。這些陰謀論在社群媒體上散佈關於接種疫苗的假訊息。

陰謀論團體迅速流傳疫情爆發的消息,譴責「這是十年來最大的公共衛生醜聞」,並直接點名世衛組織和美國富豪、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陰謀論四起 點名攻擊比爾蓋茲

指責蓋茲資助的疫苗計畫是導致疫情爆發元兇的一篇誤導文章,在美國、加拿大和哥倫比亞的臉書社團流傳,超過8,000次分享。這種指控也在歐洲流傳,在法國和比利時也出現法文版的分享。

但是,該文章並未提及這些病例本身並未接種疫苗使自己免疫的問題。

蓋茲的同名基金會至今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協助生產對抗包括小兒麻痺、瘧疾以及愛滋病等疾病的疫苗。

蓋茲一直是一些邊緣組織攻擊的目標,指控他從疫苗接種計畫中獲得利益,甚至讓接種者因為疫苗而受到傷害。

今年春天,臉書上一則假訊息被分享了成千上萬次,宣稱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測試的一種小兒麻痺疫苗,在印度導致49萬兒童陷入癱瘓。

上個月,一個含有病毒的YouTube影片宣稱,蓋茲這位慈善家要強迫非洲接種疫苗,藉此「減少」非洲人口。

蓋茲至今已承諾2.5億美元,協助對抗目前全球的COVID-19危機。對於網路上的假訊息,蓋茲做出反擊。他譴責「疫情和社群媒體不良結合,人們只想要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

缺乏免疫 疫苗衍生病毒伺機攻擊

根據世衛組織,在過去10年,全球有1,271人感染了疫苗衍生性小兒麻痺。

這種疾病典型的傳播方式是,人們經由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觸到病毒已弱化的疫苗接種者的排泄物。

世衛組織根除小兒麻痺計畫發言人羅森包爾(Oliver Rosenbauer)告訴「法新社事實查核」(AFP Fact Check),在一些免疫力低的國家,這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羅森包爾說,當一個社區的疫苗接種率非常低,問題就會浮現,因為病毒會繼續散播,找上易受感染、未接種疫苗的孩童,「隨著時間推移,可能變種很強的病毒株,而非原本的弱病毒株」。

新疫苗將問世 可望全民免疫

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法,如果人口已經達到「完全免疫」,那麼不管是疫苗衍生性病毒或野生病毒,人們都可以免於受到侵害。

世衛組織警告,在最近幾年,疫苗衍生性小兒麻痺病例有增加的趨勢。在2019年有360起病例,相較於2018年的104起和2017年的96起。

目前,非洲有16個國家爆發了衍生性小兒麻痺疫情。而非洲因為COVID-19,已經停止某些疫苗的接種行動。

不過,現在傳出的好消息是,世衛組織非洲免疫和疫苗開發計畫負責人米希戈(Richard Mihigo)表示,一種「無法基因突變」的新疫苗即將出現。他說,這種新型的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nOPV),「基因上較穩定,且無法突變」,預計在月底就會推出。

無私奉獻 COVID-19疫苗的啟示

世界目前正面臨COVID-19的嚴峻公共衛生危機,各國科研團隊使盡全力研發疫苗。疫苗研發需要通力合作;在有效疫苗問世後,如何共享資源,不讓貧窮國家被遺忘,也同樣重要。

COVID-19疫苗尚未正式推出,但根據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的報告,一群富有國家早已買下逾半數的未來供應量,而這些國家的總人口數只佔全球13%。

樂施會美國分會(Oxfam America)的希佛曼(Robert Silverman)表示:「取得救命的疫苗,不應取決於你住在那裡或你有多少錢。」希佛曼說:「研發及批准安全且有效的疫苗,非常重要。但確保每個人能取得疫苗,並且負擔得起,同樣重要。」

人類對抗小兒麻痺病毒,勝利在望,因為這其中包含了無數人的通力合作與無私奉獻。1955年,美國病毒學家沙克(Jonas Edward Salk)成功研發出首支有效小兒麻痺疫苗,當時媒體問他:「誰擁有疫苗的專利?」他回答:「人們吧!沒有專利這回事,你能為太陽申請專利嗎?」

據估計,沙克因為沒有為疫苗申請專利而少賺了70億美元,但他的貢獻卻是無價的。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