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同儕互動 人際學習大課題

中國時報【許素惠╱新聞分析】 少子化衝擊,學生數大減,教育備受嚴峻考驗,各縣市曾展開小校整併作業,搶救小校聲浪隨之高漲,教育部修訂相關準則,要求1人也開班且不得裁校,立意或許良好,然而保障了孩子受教權的同時,卻可能因此剝奪了學生人際關際的學習權。 「如果這班只有你的孩子一個學生,你還會讓孩子留下嗎?」面對此一問題,許多家長會選擇讓小孩轉往其他有同儕的學校就讀,此由雲林縣修訂小校整併或停辦自治辦法,回歸中央母法規定1人也成班,但實際全縣1人開班的只有1校的情況,可看出家長也認知到同儕互動及學習的重要性。 相關研究分析,同儕互動回饋在感覺統合課程學習成效上,優於教師口語回饋,許多課程尤其需要分組進行,在國內混齡教學尚不普遍及成熟的當下,1人1班,或2人1班,甚至3人1班,美其名是保障了偏鄉小孩的受教權,卻忽略了同儕學習及互動的必要,缺少適當的人際交流,孩子性格養成及身心發展難免受影響。 教育部一只命令頒下,不但讓縣市政府困擾,也讓家長質疑到底是為孩子好,還是適得其反。 其實小校整併應跳脫成本考量,如果一直打著節省經費的大旗而裁校,對於偏鄉而言,當然不符合社會正義,若回歸教育本質,以學生為中心思考,4人成班,甚至8人才開班的要求,或許就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