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診指南針〉腹脹逾2週 提防是腫瘤作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腹脹讓人不適,輕者可能只是宿便,重者也可能是肝硬化或腫瘤,醫師提醒,預防腹脹要少吃易產氣的食物,細嚼慢嚥少說話等,但若陸續腹脹 2週,或合併血便或腹痛、體重劇減等,應及早就醫診治。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王志堂表示,臨床上幾乎天天有人因腹脹求診,症狀及肇因卻多樣。曾有 22歲女性在飯後上腹部脹,無惡心嘔吐,排便正常,腹部 X光顯示在胃及大腸有空氣分布;也有 26歲女性腹脹斷續已 1年多,腹部 X光顯示是大量宿便及空氣惹的禍。
不過,也曾收治 56歲女性因上腹部脹數週、腰圍變大,觸診發現肝腫大,超音波顯示有多囊性肝和腎。另 34歲女性腹脹持續幾個月,月經、排便均正常,觸診發現肚臍下方整個腹腔填滿一個硬硬的腫塊,轉診至婦產科確診為卵巢腫瘤。更有 68歲男性腹脹數週且腰圍變大,因平時有飲酒習慣,觸診發現有腹水,超音波顯示竟是肝硬化、脾腫大及腹水。
王志堂表示,腹脹是自主性覺得腹部有壓力、飽滿感,少部分人伴隨腰圍變大,男女發生比為 1比 2,可能是內分泌及荷爾蒙的影響。
至於腸胃道中空氣的來源,主要是說話和進食時吞入的空氣、腸道內產生的氣體、碳水化合物到腸道被細菌發酵,或者血液內氣體擴散到腸腔等,氣體的排除是靠嗝氣和放屁,因此,王志堂表示,偶爾感覺腹脹是正常的,除了飯後打飽嗝之外,有屁快放,有便意也要速解,以免累積宿便。
不想一肚子氣,就要遠離邊吃飯邊說話,狼吞虎嚥或是進食時喝有氣飲料等不良飲食慣,避免易吃產氣或高油脂高糖類的食物,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及適度的運動。
若只是單純腹脹,王志堂表示,除了在肚臍塗抹薄荷精油並按摩,增加腸胃道蠕動以排氣緩解外,治療上會依個案症狀使用益生菌、 促進腸胃道蠕動劑、抗痙攣藥物、抗焦慮藥物等, 以緩解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