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俞歡觀點:蔡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是三項全能還是全盤皆輸?

民進黨政府推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的第一波具體「遊戲規則」大致出爐,其中光電著重地方政府招標民間屋頂、業者一次開發;風電則強調國產化,且兩者還都有不同形式的競標制度。這些政策表面上看來兼顧產業、能源政策,甚至能穩定電價,但不倚一方的走在鋼索上,最後卻也極可能導致三方皆輸。

業者申設開發量超過10GW 基礎設置卻不足

先談離岸風電。政府原本說好2025年目標裝置容量是3GW,業者只要能過環評就有機會開發。隨後政府眼見業者申設開發量超過10GW,竟又指國內基礎建設如港口及併網量不足,且風機設置量必須「逐年穩定成長」、培養國內供應量,因此要引入遴選及競標制度,前後兩者加起來開放5.5GW。沒有搶進政府分配的5.5GW容量的業者,就得等到2025年後才能開發,儼然形同「出局」。

20170314-德國綠能專題,德國不萊梅Bremen,wpd風機製造商離岸風機風場。(顏麟宇攝)
20170314-德國綠能專題,德國不萊梅Bremen,wpd風機製造商離岸風機風場。(顏麟宇攝)

沒有搶進政府分配的5.5GW容量的風電業者,就得等到2025年後才能開發,儼然形同「出局」。(資料照,顏麟宇攝)

事實上,光是政府「基礎建設不足」的論述,已讓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現申設最踴躍的彰化外海,台電已承諾2025年併網容量可達6.5GW,但能源局、甚至是台電就是不願意將所有併網容量一次釋出,甚至還要其他沒有併網限制的申設點也必須加入遴選。基礎建設明明就在,卻要部分業者得等7年後才能用,實在難以自圓其說。

又要國產化、又限制產能 產業真能興起嗎?

產業方面,業者已一再指培養在地供應鏈的關鍵是市場,意即供應商必須看到台灣市場的量能,才可能考慮投產。但政府如今劃地自限,要業者做3GW在地生產就好,又硬要業者必須拉著供應商進行國產化,兩相矛盾的意見最後究竟能讓多少台灣供應鏈躋身?又業者可以設廠,日後自然也可以撤廠,這樣的產業興起是否只會是情急之下的一時「花火」,沒有量能得以支撐其永續發展?

20160714-用電專題配圖.電表 (4)-陳明仁攝
20160714-用電專題配圖.電表 (4)-陳明仁攝

台灣在電價不漲、政府干預的影響下,這樣的產業興起是否只會是情急之下的一時「花火」,沒有量能得以支撐其永續發展?(資料照,陳明仁攝)

另一個能源局至今沒說的關鍵原因,或許就如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所說是「政治考量」。就如許多擁核者的批評,外界擔心10GW離岸風電若全由政府躉購,成本轉嫁至電費上將導致電價上漲,而「調漲電價的政治效應,責任沒人負得起,」因此量不能大、也要趕快開始競標。許多歐洲來的開發商並非沒有競標經驗,有業者甚至建議政府可以每完成一座風場就調整一次躉購價格,顯見業者並不怕競價,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培養供應鏈及技術團隊。畢竟在眼下幾乎所有零組件都需進口的狀況下,各家業者能砍的成本都差不多,最後砍到的是不是安全也很難說。

綠能屋頂利多 僅少數業者能享

綠能屋頂方案則是另一個政府不願因再生能源而漲電價的例子。方案表面上看來完美,政府、民眾都不用出錢,業者來競標,小屋頂的光電躉購費率甚至只要漲一點點就好,對電價負擔少之又少。但這樣的政策背後意味著只有資本額夠大、夠會砍價的業者才能進場;即使開放4種違建型態,利多也只有少數業者能享。此外,由地方政府圈選私人屋頂範圍後招標,更儼然走上過去地方有線電視制度舊塵,政府指定特定廠商,形同限制民眾選擇權。

設置太陽能可創省荷包,又有收入。(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設置太陽能可創省荷包,又有收入。(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綠能屋頂政策背後意味著只有資本額夠大、夠會砍價的業者才能進場;即使開放4種違建型態,利多也只有少數業者能享。(資料照,苗栗縣政府提供)

無論是離岸風電或太陽光電,政府若以發展再生能源為第一目標,制度設計上只要一鬆綁、或是部分讓利,即能輕易達標:好比縮小屋頂型太陽光電躉購費率降幅,並簡化申設流程、放寬併網限制;取消離岸風電競標制、全採遴選制,業者、市場自然會蓬勃發展。無奈政府如今又要能源轉型、又要產業發展、又要低電價,政策多重牴觸,業者無力、民眾無感,最後的政治責任又該由誰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