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延長蜜棗儲運保鮮 冷鏈包裝場啟用

屏東寶島南方蔬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潘志民(右二)除種出頂級蜜棗外,還斥資打造冷鏈集貨包裝場,將儲運保鮮期增加7至10天,有效擴展海外市場。(謝佳潾攝)
屏東寶島南方蔬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潘志民(右二)除種出頂級蜜棗外,還斥資打造冷鏈集貨包裝場,將儲運保鮮期增加7至10天,有效擴展海外市場。(謝佳潾攝)

屏東寶島南方蔬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潘志民以草生栽培種出平均1顆百元的頂級蜜棗,訂單遍及海內外,但他發現台灣棗銷日的保鮮問題,因而斥資打造冷鏈集貨包裝場,將儲運保鮮期增加7至10天,確保到貨良率拓展市場。

潘志民是屏東高樹人,他以草生栽培種出的蜜棗,被譽為是「蜜棗界LV」,他說,種棗子最重要的就是「疏果」,他會忍痛打落高達7成的果實,將所有養分充分留給僅剩的3成蜜棗,藉此培育出一顆顆皮薄肉細、甜度極高並有淡淡甘蔗香甜味的頂級蜜棗。

潘志民的用心與堅持,不僅讓他獲頒農糧署十大食農,也使他的訂單連年增加,內外銷都有亮眼的成績,不過他發現,原產熱帶的台灣棗要銷日、需經過14天1.2度以下的低溫檢疫及長程運輸,對到貨良率是一大挑戰。

經一番思索後,潘志民認為只有透過安全用藥、分級包裝與全程低溫冷鏈保鮮,才能確保到貨品質與數量。為此,他斥資購買土地、設立包裝場與購置現代化集運包裝設施設備等,藉由完善屏東寶島南方蔬果生產合作社的冷鏈系統,開拓更大的海內外市場。

歷經數月打造,新設冷鏈集貨包裝場1日正式啟用,屏東縣長周春米、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人都到場祝賀並表示肯定,潘志民說,該包裝場預計未來每天可處理40公噸果品,儲運保鮮期則平均可增加7至10天,確保到貨良率、提升台灣農產品信譽。

周春米指出,屏東縣蜜棗種植面積538公頃,約占全台3成,位居全台產量第2,年產量約1萬617公噸,產值約6.3億,相信在寶島南方冷鏈系統的助攻下,未來的行銷之路會更廣,而今年屏東首批銷日的蜜棗待檢疫合格後預計10日空運直送日本,預計出口量為3.25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