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躍二度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川普恐高興得太早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表示,將取消香港在貿易等方面的特殊待遇。(圖:白宮Flickr)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表示,將取消香港在貿易等方面的特殊待遇。(圖:白宮Flickr)


挪威國會議員泰布林吉加德(Christian Tybring-Gjedde)以促成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關係正常化為由,提名美國總統川普角逐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這是川普第二次獲得提名,在距離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不到兩個月的此時,川普似乎覺得這是值得慶祝的事,連續在推特上發文,慶祝自己獲提名。雖然外界對川普最終能否獲獎,大多抱持否定看法,但這無疑已經讓他的話題聲浪大大提升。

促成以阿聯和平 挪威極右議員推崇

極右派的泰布林吉加德是4屆挪威國會議員,同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議會挪威代表團團長。

泰布林吉加德9日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表示:「就他(川普)的功績而言,我認為在致力建立國家間和平方面,他比其他大多數和平獎提名人做得更多。」

泰布林吉加德強調,自己並非川普的支持者,但他說:「(諾貝爾)委員會應正視事實,並以事實來評斷他…而非基於他有時候的一些作為。」

泰布林吉加德在給諾貝爾委員會的提名信中說,川普政府在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中發揮關鍵作用,「其他中東國家將會仿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腳步。這項協議可能會扭轉情勢,使中東成為一個合作與繁榮地區」。

泰布林吉加德在提名信中還說,川普在促成衝突各造接觸上扮演關鍵角色,並在其他長久以來衝突不斷地區創造新的動能,像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間的喀什米爾邊界紛爭、南北韓衝突,以及北韓核武議題等。

泰布林吉加德也讚揚川普在中東大舉撤軍,打破了39年來美國總統不是發動戰事,就是讓美國捲入國際武裝衝突的紀錄。

提名門檻低 委員會照單全收

川普因獲提名而得意,但提名和得獎是兩回事,13個月後才能知道獎落誰家。

單就提名而言,和平獎的門檻非常低。依據規定,具有提名資格的人包括所有國家的國會議員和內閣部長、諾貝爾得獎者、部份大學教授以及現任或曾任諾貝爾委員會的委員。

諾貝爾協會會長紐爾斯塔特(Olav Njolstad)表示:「有許多人擁有提名候選人的權利,要被提名並非複雜難事。」只要在每年1月31日截止日期前提出,諾貝爾委員會對所有提名是照單全收。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將在10月9日揭曉。外界只知道今年有318位候選者,包括211位個人以及107個組織,數量創歷來第四高。最高紀錄是在2016年的376個。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向來不會公布被提名者名單,必須保密50年後才會公開。不過支持者可以自行宣布他們提名的人。

二度獲提名 川普雀躍

這是川普第二度被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同樣得感謝泰布林吉加德。在2018年,這位右翼政治人物和另外一位挪威國會議員共同提名川普,理由是他推動南、北韓的和平。當時,川普並未得獎。

不過泰布林吉加德認為,這次,川普完全符合得獎的標準。

上個月,川普發出令人驚訝的聲明,指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已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以色列同意停止具爭議性的兼併約旦河西岸計畫。

這是以色列自1948年獨立以來,僅有的第三個與阿拉伯國家的和平協議,同時,阿聯也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波斯灣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與阿聯建交,被川普視為外交政策的重要勝利。白宮發言人麥肯阿尼(Kayleigh McEnany)表示:「這得來不易,總統理應獲得這項榮譽。」她說:「職業政客幾乎絕口不提(川普)總統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就。我們很常聽到『結束永無止盡的戰爭』這口號,卻沒有幾個人實現過。」

4位美總統曾獲諾獎 歐巴馬最具爭議

過去不乏美國總統被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除了川普之外,還包括塔夫特(William Howard Taft)、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威爾遜(Woodrow Wilson)、卡特(Jimmy Carter)以及歐巴馬(Barak Obama)。

如果川普真的能美夢成真,將成為第五位摘下和平獎的美國總統,之前分別是1906年的羅斯福、1920年的威爾遜、2002年的卡特,以及2009年的歐巴馬。

其中,歐巴馬的得獎最引發爭議。因為得獎時,歐巴馬才剛上任美國總統9個月,部份人士認為,他根本尚未產生足以獲獎的影響力。

川普曾在2013年推文,呼籲收回歐巴馬的諾貝爾和平獎。

曾擔任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的歷史專家倫德斯塔(Geir Lundestad)事後也表示,後悔讓歐巴馬得獎。他說:「即使是歐巴馬的支持者,有許多人也認為這個獎給錯了。委員會並未得到原本希望的成果。」

歐巴馬後來把140萬美元的獎金,全數捐給慈善團體。

獲提名者千奇百怪 希特勒史達林都曾入列

諾貝爾和平獎歷屆得主不乏聲望卓著者,例如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南非人權鬥士曼德拉(Nelson Mandela)、被稱為「神的僕人」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等。

但由於提名標準太空泛,因此諾貝爾和平獎120多年的歷史中,提名名單千奇百怪,見怪不怪。舉例來說,納粹頭子希特勒(Adolf Hitler)也曾是被提名人。

1939年1月,大約是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前8個月,瑞典社會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布朗德(Erik Brandt)寫信給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建議和平獎應頒給希特勒。

當時正值納粹併吞奧地利以及「蘇台德危機」(Sudeten Crisis)才發生幾個月,布朗德在信中讚揚納粹德國「助長和平的愛」,並暱稱希特勒是「地球和平王子」(the Prince of Peace on Earth)。

布朗德事後解釋,提名希特勒的目的是諷刺,藉以抗議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因1938年的慕尼黑協議(Munich Agreement)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當時英國和法國為了避免戰爭爆發,簽署慕尼黑協議,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出賣未在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布朗德的邏輯是,如果張伯倫因為安撫希特勒而被稱讚,那麼希特勒也可以被提名。

儘管布朗德最後撤回提名,但在諾貝爾檔案中,希特勒仍是和平獎候選人。

幾年後,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也被提名,而且還被提了兩次,分別是1945年和1948年,理由都是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此外,在1935年,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被德國和法國的學者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諷刺的是,在此數個月前,義大利才入侵衣索比亞。

提名容易得獎難 別高興得太早

由於被提名並非難事。因此在過去20年間,和平獎的提名人數暴增,如今動輒超過300人,對於一些具爭議性的人出現在名單中,並不會太令人意外。

在報名截止後,諾貝爾委員會和其顧問開始檢視被提名者,只有一些人會留在不長的候選人名單中。

對於提名是否具爭議性當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川普被提名,似乎不必高興得太早,「因為被提名很容易,要得獎很困難」。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