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過度諂媚習挨批 習近平贏了

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川習會」落幕,雙方聯合聲明避重就輕,偏重強調成果,以滿足川、習兩人的國內需求。美國多家大媒體同聲批評川普阿諛奉承,對習近平拍馬屁。中共19大後,習近平亟需給國人改善對美關係的重大外交成就印象,川普錦上添花幫他「達陣」,習近平贏了。而美中戰略競爭和分歧依舊,只能留待未來繼續磨合解決。

這輪川習會,形勢明顯是川普有求於中國和習近平較多,中國對美需求只要不太刁難敵對,就輕騎過關。無論北韓核武、美中貿易逆差,川普都期盼習近平協助解決,好落實競選諾言,拉高民調聲望。所以川普此行不提傳統的人權、侵犯智慧產權等爭議問題,刻意掩飾歧見、烘托彼此友好氣氛,表現商人拋棄原則、只求實利的本色。

北京深諳川普講排場、愛炫耀、重形式本性,也投其所好,基本不脫江澤民、胡錦濤任內的「送大禮」手法,川普拿到2535億美元創紀錄貿易大單。只是其中大部分是意向書、備忘錄等框架式文件,不是貿易合約,並不具約束力,將來能落實多少,要看中美互動情況而定。

其中,包括阿拉斯加州修建一條天然氣管道的協議,投資達430億美元;有關頁岩油氣總額就達837億美元,同時也在協助中國解決越來越大的能源需求;370億美元購買波音客機承諾書、120億美元購買高通晶片,都不具約束力,35億美元購買通用電氣飛機發動機較實在,但都是中國急需的產品。這些「安撫」川普、助兌現政見的大禮,川普都可大肆誇耀其成就,但對改善「中國搶走美國人工作」、增加美國工作機會,影響可能沒有想像中大。

北京深研川普性格,對急於向選民邀功的川普,給足甜頭和面子,確屬高招。而川普對習近平處處阿諛,除了檢閱儀仗隊時多次輕拍習近平背,聯合記者會還特意轉向習說,中國人現在很自豪,為中國人共同創建的成就感驕傲,「中國人以你為榮」。「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是「過分熱情的稱讚」,無視習近平統治下的嚴格限制言論及新聞自由集權體制。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左右派立場不同,也批評川普討好諂媚習太過分。回顧川普競選、就任兩年多來不斷大罵中國、責怪北京不公平貿易「強姦」美國,現在卻改口「美中貿易失衡不怪北京,是前任政府(歐巴馬)留下」「誰能責怪一個國家為了本國公民利益,而占另外一個國家便宜」,「中國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說法毫無原則,既不符外交慣例和禮儀,更有失國家尊嚴。

本報日前社論即指出,北京可能以「國事訪問+」(state visit plus)的高規格接待禮遇川普,掩蓋相對空乏的成果,以迎合川普性格,果然獲印證,北京的策略看來成功了。如站在中國或中美關係和諧立場,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壞事。透過訪問,川、習進一步強化兩人私誼,有助未來美中溝通,大幅降低摩擦衝突風險。

擺在眼前的現實,朝鮮半島無核化是美中共識,川普尤須寄望北京強化經濟施壓,迫使平壤棄核,但北京不會完全「聽命」華盛頓意旨行事。而南海、東海的潛在摩擦依舊,川普拉攏日韓,隨時會把砲口掉轉向中國。尤其川普政府的「印太策略」,有如歐巴馬「亞太再平衡」的擴大2.0版,都是衝中國而來,不致因川普個人態度就改變。這些大形勢使川、習都保留彈性,以觀後效。

這次國事訪問波瀾不興、平順過關,對習近平無疑將增加領袖光環和威望。新華社評論員文章就說,「這是收穫的季節」,中美關係正常化45周年,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未來。「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中美處於地球兩端,國情各異,難免存在一些分歧,但習川密切溝通,九次通話、兩國四個高級別對話,合作的「四樑八柱」日益鞏固,中美關係大局不能為一事所惑、不為一言所擾,要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這些表述顯示,北京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期待未減,只是並未說服川普接受而得分。川普善變,好話說盡,北京不會沒有提防。而台灣問題談得少,未必因台灣已是北京的囊中物或無足輕重了,雙方以「一中原則」帶過,留同存異,才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