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各國摩天輪經濟學的觀察和探討

工商時報【主筆室】 在九天連假的春節過後,接著是元宵節和二二八連假,各縣市莫不卯足全力「拚觀光」;而其中最受矚目的話題之一,就是高雄市長韓國瑜念茲在茲的「愛情摩天輪」。世界各國的摩天輪,所在多有,而位於高雄市的就有義大世界和夢時代兩座摩天輪,但為什麼韓國瑜市長提出的政見會如此引發輿情的熱烈討論,「摩天輪經濟學」值得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放眼國際,美國雖然有可以鳥瞰紙醉金迷的拉斯維加斯街景之「豪客摩天輪」(High Roller),但卻也有紐約華爾街南邊碼頭對面、史坦頓島所謂「紐約輪」(New York Wheel)的失敗案例。這座原本號稱要做世界最高、可以遠眺曼哈頓和自由女神像的巨型摩天輪,依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原定2015年開始營運的該計畫,紐約市政府在2018年9月因為建築成本大增、進度不如預期,認為該案投資風險過大,決定不要施以援手。 然而,儘管有半途而廢的失敗個例,卻也不乏成功創造財富的經典摩天輪。目前全球各地的摩天輪裡面,日文漢字是「大觀覽車」的摩天輪,在日本和中東(「杜拜之眼」)也都成為話題。但享有全球知名度的摩天輪,莫過於「因城市而偉大」的「倫敦眼」(London Eye),以及境遇特殊的巴黎摩天輪。 名聞遐邇堪稱是經典之作的「倫敦眼」觀景摩天輪,這座比維也納摩天輪晚超過100年所興建的「千禧之輪」(Millennium Wheel),在1999年底開幕,位於市中心的泰晤士河畔。 由於隔著河岸對面就是英國政府部門所在核心區域的「白廳」(White Hall)大街,斜對面則是英國國會與「大笨鐘」(Big Ben),因此從營運以來就成為倫敦的地標之一。但是在2015年與2016年為了取得兩年的商業贊助,而將夜間藍色的摩天輪改為「可口可樂紅」,該公司成為英倫航空和法國電力公司之後的第三家贊助商,引發社會輿情的不滿,以及諸多健康機構和慈善組織的撻伐。 而巴黎摩天輪之所以會成為特例,則是因為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協和廣場,「登高不用望遠」,就能看到眼下的凱旋門和羅浮宮。正由於各成一格,從1993年以來一直有爭議的原因就在於所處的位置,與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埃及方尖碑、以及周邊其他景觀名勝顯得格格不入。對於重視公共空間藝術裝置的巴黎市民來說,這個摩天輪過去二十多年經歷兩次拆建的關鍵,無疑是「歷史視覺景觀」的「違和感」。 從「霧都」倫敦、「花都」巴黎兩座歐洲名城的過往經驗觀之,從商業贊助到都市景觀規劃,都是摩天輪的興建和營運所不能忽視。值得注意的是,河川固然是摩天輪欣賞景觀的重要元素,但擁有「無敵海景」或「跨國美景」的摩天輪,則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只有在新加坡看得到。直徑150公尺的巨型摩天輪,新加坡地標之一的「觀景輪」(Singapore Flyer)在2008年開始營運,從填海造陸的用地取得到營運管理,乃至於同樣都是海灣城市,與高雄市目前的發展情境比較類似。新加坡從21世紀伊始,過去十多年來的重大發展契機,當屬2008年的摩天輪和「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新加坡大獎賽、2010年附設「博弈特區」的「整合型渡假村」(integrated resort)、以及2012年「阿凡達」景觀樹聞名的「濱海灣花園」,各種觀光振興對策的推陳出新,使其成為世界知名的城市國家。 與鄰近的新加坡比較,高雄市同樣擁有陽光、海岸、沙灘、「河港海」景觀,但其所伴隨的則是多面向發展、政府靈活的觀光發展之策略規劃;而在標的群體之區隔,聚焦於不同客群「人進得來」之餘,也必須要有「再來一次」的能耐。就此而言,矗立在填海造陸土地上、可以俯視市中心的新加坡「觀景輪」,可以遠眺數十公里之外毗連的馬來西亞柔佛州、以及有「新加坡後花園」之稱,印尼的民丹島和巴淡島,就像是在傳統「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之外,21世紀的另一個新地標。 所謂的「摩天輪經濟學」,事實上在營建商家的財務規劃以外,還涉及到政府和企業的協力關係,從地點的選擇、財務的融資、都市景觀規劃的完整性,都有賴政府的引導和支持。 地方行政首長的主觀意志和個人魅力,只能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如果要貫徹落實,需要的不只是企業界的投入,政府「招商引資」不能流於象徵性的政治口號。可長可久的摩天輪營運還需要所在城市推陳出新、吸引絡繹不絕觀光客到訪的強大能量,這些城市行銷方方面面的環節之扣合,會受到興建營運的時間考驗,也是決定摩天輪是否能成為城市的「浪漫意象」新地標的關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