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德國波昂氣候峰會看能源大國的崩壞

工商時報【主筆室】 在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1月上旬為期12天的亞洲行之後,當全球目光都集中在「印度太平洋新戰略」、「北韓核武問題」、以及美國和中國大陸簽訂超過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同和雙向投資協定之際,卻忽略了在地球的另一端,也發生一件足以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會議。與川普亞洲行幾乎是在同一期間,德國的波昂於11月6日至17日期間,舉辦第23屆締約國大會(COP23)的氣候變遷國際峰會。缺少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大國之參與,今年就任以來就以具體的宣示和國內的政策措施回應國際社會,明確表達美國在氣候變遷和國際貿易改弦易轍的川普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重申願意致力於溫室氣體減量和持續發展國際貿易,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回顧世界各國減碳政策的時空背景與政策環境,日本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率先在1998年施行「地球暖化對策推動法」之後,瑞士在1999年通過「聯邦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法」,美國的加州政府在2006年也通過自己的「加州全球暖化因應法」;此後,英國於2007年提出能源白皮書,並進而在2008年通過「氣候變遷法」,而歐盟也在2009年提出「氣候與能源包裹法」。歐美日本先進國家所引領的抗暖化、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立法,也蔚為全球性的風潮,最後的具體成果則見諸於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包括美國和中國大陸都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 然而,兩位老大哥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同時缺席此次波昂的世界氣候峰會,也凸顯出主辦國德國的尷尬角色。因為依據當地的非政府組織,成立於1991年的「德國展望」(Germanwatch)基於其所制定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在其所公布56個國家的減碳排名當中,前段班有英國(第8名)和令人感到驚訝的印度(第14名),中段班有歐盟(第21名)和德國(第22名),而在中國大陸(第41名)之後的後段班,則有日本(第50名)、俄羅斯(第53名)、台灣(第54名)、以及敬陪末座的美國(第56名)。 雖然美國在川普當選後敬陪末座固然不令人感到意外,做為1997年京都會議主辦國、率先在1998年施行「地球暖化對策推動法」的日本,在2011年福島核災之後,在2013年9月終結了日本全部的核電廠運作,進入所謂的「無核時期」。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後還是被迫在2015年8月決定,重新啟動核電廠的運轉,並再度擁抱核能發電;他當時的說法是,日本「是資源貧乏的國家,考慮到經濟、氣候變遷等問題,若要確保能源穩定供給,核電不可或缺」。 德國做為國際社會傳頌多時的再生能源模範國家,令人不敢面對的真相是,2014年透過再生能源的推廣、燃煤的減少雖然比2013年減少了6%的碳排放,德國201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2009年幾乎一樣。影響所及,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年就不得不接受,2020年溫室氣體的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40%,這項政策目標必然會跳票的結果,她也在此次氣候變遷國際會議上,光環盡失,而且成為眾矢之的,其原因有兩個。 首先,國內政治的選舉因素。梅克爾為了贏得選舉,允許前東德與萊茵河地區開採高污染的本土能源「褐煤」;9月底舉行的國會大選迄今,由於其所要結盟、合組聯合政府的綠黨和重商的自由民主黨,在「無核家園」和經貿與移民政策的立場南轅北轍,甚至可能形成她從政生涯以來最重大的政治危機。 對於要不要建立所謂「非核家園」的核能政策,從1990年代末期以來,一直都是國會大選左右派政黨無解的對峙原因,在1998年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和綠黨的聯合政府,確立廢核政策及相關的立法和訂定推動時程表之後,當時設定的政策目標是,在2015年、或最晚於2022年將核能電廠全部關廠。 其次,歐盟政治的角力因素。在此次波昂氣候峰會的期間,法國的環境與能源部長要求國營的法國電力公司提出「從核能轉型到再生能源過渡計畫」,並宣布法國將在15年內關閉目前58座核子反應爐裡面的35座;而該位部長在今年7月G20高峰會議前夕也曾經宣示,法國將在2040年禁止汽油和柴油車輛上路。 則相較於今年5月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宏,就前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之減碳排名觀之,歐盟排名第21名,而德國和去年一樣,排名第22名,目前意氣風發的馬克宏總統的雄心壯志,將會選擇減少碳排放的溫室氣體減量,以及強調社會融合的移民政策上,將自己和梅克爾做出區隔,以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關懷的格局與高度,做為他未來睥睨群倫、新的歐盟領導人之政策基石。而毫無疑問的,其對於歐洲政治和全球抗暖化的未來趨勢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