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開放銀行將是金融生態系發展的重要樞紐

工商時報【主筆室】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上周宣布,推動國內開放銀行(Open Banking)將分三個階段進行,採「香港模式」,不透過修法,而是銀行與第三方服務公司(Third Service Parties, TSPs)直接進行合作。由銀行公會研議開放的範圍及自律規範,只要財金公司完成API共通標準報金管會核准,以及銀行公會自律規範獲得金管會同意,預計最快第一階段在7月即可啟動上路,後續兩個階段不明訂啟動時間,端視前一階段實施成效而定。在開放銀行實施之後,客戶資料將可被用於科技創新,由第三方服務公司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服務,但也將對銀行業者帶來衝擊。 所謂「香港模式」,是指香港金管局在去年7月18日提出的銀行業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四階段路線圖。第一階段開放銀行產品資料查詢,例如利率、匯率、信用卡利率等,預計6個月內推出;第二階段開放產品申請,例如信用卡申請、線上開戶、線上投保旅平險等,預計在12∼15個月內推出;第三階段開放帳戶資訊查詢,例如以客戶身份查詢其帳戶內的資訊,讓第三方業者可以為客戶開發更多量身定製的財務管理模式;第四階段則開放財務交易,例如簽發和處理 e-Cheque、繳交帳單、處理轉帳等;第三及第四階段預計在12個月內評估情況再公布推出時程。 台版的開放銀行雖採「香港模式」,但不是抄襲香港模式,而且只有三階段。第一階段開放銀行的商品公開資訊,如房貸利率、信用卡商品等。第三方公司(TSPs)透過財金公司整合完成的共通API,可以介接得到各銀行商品資訊,讓第三方公司的客戶透過App,就可輕鬆查詢各銀行的分行、ATM位置、利率及費用等,甚至比較各銀行房貸利率,決定房貸是否要「搬家」到另一個銀行。在第一階段裡,銀行打開的是銀行自身的商品公開資訊,金管會放行的是第三方服務公司透過API共通平台的公開資料擷取。 台版的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是開放客戶的帳務資訊。在客戶同意下,第三方公司透過財金公司的共通API提供帳戶整合(Account Aggregation)服務,例如將客戶在五家不同銀行的房貸、存款、基金投資等帳戶做整合與分析,提供帳戶整合後的專業財務規劃建議,讓客戶消極地節省不必要的費用或利息,積極地創造更多的財務收益。在第二階段,銀行打開的是允許第三方服務公司透過API共通平台取得的客戶的帳務資訊,金管會放行的是第三方服務公司對客戶提供的帳戶整合服務。 台版開放銀行的第三階段,是開放客戶在銀行的交易資訊;並讓第三方公司做完帳戶整合後,在取得客戶授權的前提下,使用交易資訊,進一步透過App直接連結客戶帳戶,進行繳交帳單、處理轉帳等服務,也可以協助客戶調整在各銀行帳戶間資金與交易項目,為客戶直接進行理財服務。在第三階段裡,銀行打開的是允許對第三方服務公司透過API共通平台取得客戶的交易資訊,金管會放行的是第三方服務公司對客戶提供的交易處理直接服務。 開放銀行的重要性在於改變金融數據資料所有權和使用權的主從關係。過去客戶的帳戶資料、金融數據,儼然是銀行獨自擁有的資產;客戶要查詢自己的信用卡帳單、存款往來紀錄等歷史數據,有些銀行動輒收取高額服務手續費,金融消費者只能忍痛接受。這個痛點將因為開放銀行的實施,只要在客戶授權同意下,第三方服務公司可以藉由共通平台的API,取得客戶資料,讓金融消費者取回自身資料的自主權,達成金融消費數據的可攜性。並且藉由第三方服務公司的協助,將金融消費者在各銀行的資料做帳戶整合分析,提供調整建議,使金融消費者可以做最佳資產配置、最適負債組合等最有利的理財規劃。甚至到開放銀行第三階段,消費者可以授權第三方服務公司提供價廉質高的直接理財交易服務。 開放銀行是全球金融生態的潮流,事實上在金管會於上周公佈開放銀行的三階段之前,凱基銀行已推出其個別銀行的API服務,包含Pi行動錢包和記帳應用APP 「CWMoney」都已採用「KGI inside」API辦理生活繳費。 開放API固然對傳統銀行經營方式帶來衝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銀行可以利用開放API,藉第三方服務公司的API串接,間接服務客戶,銀行更可以由第三方服務公司的服務種類及態樣,調整及提供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金融產品;第三方服務公司也能因快速串接金融資訊、節省開發成本,對整個金融生態系有所助益;這也將成為銀行未來經營的新主流模式,因為到了Bank 4.0的時代,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金融恆在,銀行不再),不分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未來的金融生態系,不同型態的業者,外觀看似競爭,功能實則互補,使整個生態系得以成長,開放銀行將成為其中重要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