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利利人 該是中國放棄開發中國家地位時候了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高調的在全世界展現其銳實力,但在此同時,卻又利用「開發中國家」地位,享有特殊優惠。中國在全球大撒幣,卻不願放棄「開發中國家」地位,引發質疑。專家認為,從「開發中國家」畢業,不僅對中國、也對其它國家有利,中國是時候考慮這麼做了。#請聽以下專題報導#

40年經濟發展 中國早非窮國

經過近40年高速、穩定的經濟發展後,中國早已不是窮國。儘管許多國家因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衝擊,經濟進一步放緩,但根據官方的數據,中國今年4到6月的經濟已經重回成長,擴張3.2%。今年初,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Per Capita Gross National Product)已首度超過1萬美元;而私人部門的統計則顯示,中國的億萬富豪人數早已超越除了美國之外的其它國家。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日前刊出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區大衛(David Ahlstrom)的評論指出,現在是中國考慮放棄「開發中國家」地位的時候了。

世界貿易組織(WTO)對開發中國家優惠待遇的設計初衷,是協助窮國脫貧、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更能夠融入全球貿易體系。這些國家與已開發國家談判協議之後,能夠享有較寬鬆條件以及執行緩衝期。

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認為,中國持續經濟成長,早該從「開發中國家」畢業了,不應再利用「開發中國家」地位,獲取不當優惠。

美國取消優惠 中國開始哭窮

中國在全球大外宣,宣揚國力,一帶一路大撒幣;對內則宣傳,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國;世界500大企業中,有120家是中國企業。此外,中國國防支出僅次於美國。

不滿的美國在今年2月份宣佈取消包括中國、香港在內25個經濟體的「開發中國家優惠待遇」,並要求取消WTO補貼優惠。此舉立即引起中方強烈反彈。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儘管中國位居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的人均GDP卻大幅低於歐洲聯盟、美國,要求一個經濟發展僅幾十年的國家與這些歐美國家「平等」,本身就是「不平等」。

中國大聲哭窮,並舉出數項指標,來說明在貿易和援助方式,仍應被視為開發中經濟體,包括嬰兒死亡率、成人文盲率,以及平均壽命等,都未達已開發國家水準。

中國的挑戰 不同於其它貧窮國家

的確,如果衡量國民平均所得、機構穩定性等,中國仍未達已開發國家標準。但中國面臨的幾項主要挑戰,和諸如緬甸、寮國等貧窮國家所面臨的並不相同 ,而是比較類似馬來西亞、土耳其等「上進型經濟體」(aspirant economies)。

這些國家正面臨發展更高附加價值、有區別性的產品的難題。他們希望不再依賴低工資、低成本的產品,而是創造具品牌度和高科技產品帶動經濟成長。這些致力於解決問題的國家,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也就是過去也曾發生在埃及、南非以及委內瑞拉等國民所得大約1萬2,000美元國家的情況,經濟成長可能放緩、甚至停滯。

發展本土技術 中國才能提升境界

中國經濟成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並非其規模,因為日本、南韓和一些亞洲經濟體,也曾經歷過相當強勁、長期的成長。在中國的案例,世人看到的是GDP不尋常的維持了持續40年的擴張,期間幾乎很少失足。

歐大衛指出,有許多證據顯示,「上進型經濟體」的政府可以在鼓勵創新和提升企業競爭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加速提升收入。政府可以協助移除創新和開發本土技術和品牌發展的障礙。

中國如今早已強力聚焦於提升價值和成為世界科技領導者。和部份西方國家不同的是,在取得以及改善外國技術來協助提升中國企業能力方面,與國家有關的實體負擔了大部份的任務。

在未來10年內,中國將進入1萬2,000美元至1萬5,000美元的「收入陷阱」中,中國企業必須發展更多本土的技術,並透過改進品質和服務,來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擺脫開發中國家優惠 有助北京展現領導力

「上進型經濟體」如果無法發展出高附加價值、有區別性的產品,將很難躋身至已開發經濟體。中國正面臨這種問題,可以參考類似日本、南韓過去的成功經驗。

中國早已不是新興經濟體,而且可能近十年前就已經不是了。美國貿易代表署在今年2月宣布將視中國為已開發國家,或許操之過急,但多邊國際機構也應該以新的角度來看待這類已經很久停止「新興」的國家。

在關於貿易優惠,以及氣候變遷協議中應盡的義務方面,中國以開發中經濟體取得利益。但中國也應體認,如果被視為「已開發國家」,也能為其帶來好處。

中國成功的在國內控制住COVID-19疫情,在幾天之內就建立方艙醫院、快速發展出新的病毒檢驗方式,以及處理區域地緣政治挑戰,在在都讓北京有機會展現其領導力,並建立其影響力。歐大衛表示,一個已開發的中國,展現負責任的領導力,對亞洲的穩定,以及對抗各地貧窮的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是時候考慮放棄開發中國家地位了。

#以上專題,由楊明娟編輯、播報,謝謝收聽#

原始連結